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土高原》2019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

《黄土高原》2019年中考地理真题汇编

《黄土高原》2019年中考真题汇编(2019年济宁学业考)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在改善本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发展本区经济是一个重大课题,据此完成1、2题。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有()①减少土壤肥力②淤塞河道③破坏农田④生态环境恶化A. 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黄土高原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的优势有()①自然资源丰富②名胜古迹众多③工业基础雄厚④国家政策、资金扶持A. 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1选D,2选B。

第1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农田破坏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淤塞河道并形成“地上河”;植被覆盖率减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恶化。

第2题,黄土高原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国家政策支持,重点扶持能源工业的发展;黄土高原历史文化悠久,开发早,名胜古迹众多。

考点: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发展经济的优势。

(2019年苏州学业考)地坑院也称“天井院”、“地窖”,是黄土高原古人穴居方式的遗留。

这种村落在地上看不到房舍,家家户户掩于地下,构成了独特的地下村庄(图5)。

据此完成2、3题。

3.下列关于地坑院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夏季多雨,易于蓄水②窑顶平坦,便于耕作③冬暖夏凉,调节气温④就地取材,造价低廉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图6中的省K有地坑院分布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解析】3选B,4选C。

第3题,黄土高原的地坑院位于黄土塬,这里形成地下村庄的原因,一是地下冬暖夏凉,调节气温;二是造价低。

窑洞顶部不是为了耕作。

地坑院需要排水,目的不是夏季蓄水。

第4题,地坑院分布在黄土高原,陕西省北部是黄土高原,即丙。

甲是贵州省,乙是辽宁省,丁是青海省。

考点:考查黄土高原传统民居及黄土高原包括的省级行政区域。

(2019年连云港学业考)读我国北方地区某地地形景观图,回答5、6题。

5.该地位于()A.华北平原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原6.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有()①土质疏松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植被茂密④河道淤积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答案解析】5选C,6选A。

第5题,黄土高原的地貌景观有塬、梁、峁,图示是梁。

第6题,这种地貌景观的形成与黄土的特性土质疏松有直接关系,夏季降水较多多暴雨加剧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导致这些特殊地貌景观的形成进程。

考点:考查黄土高原地貌景观的特点以及形成原因。

(2019年威海学业考)今年,《周恩来回延安》剧组到延安取景拍摄,向黄土高原深处走了300多公里,都没能找到一片没有植被只有黄土的塬。

三北防护林工程40年的建设,使黄土高原由“黄”变“绿”。

读黄土高原坡面示意图(图8),完成7、8题。

7.长期以来,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草场退化D.滑坡和泥石流8.在黄土高原综合整治过程中,下列措施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A.在甲处修建挡土坝和护坡B.在乙处发展林果业C.在丙处修建梯田发展农业D.在丙处退耕还林、还草【答案解析】7选A,8选C。

第7题,长期以来,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第8题,读图可知,丙处为黄土高原陡坡地,水土流失严重,应退耕还林、还草以保持水土。

考点:考查黄土高原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建设。

(2019·菏泽学业考)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河流经该高原,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完成9~10题。

9.关于黄河流经省区的说法,错误的是()A.①省的行政中心是西安B.②省是湖北省,拥有小浪底水利枢纽C.③省位于黄河的下游,简称鲁D.④省煤炭资源丰富10.有关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水土流失严重,地表破碎,沟壑纵横B.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水资源缺乏C.植被遭受破坏,石漠化现象严重D.生态环境脆弱,应禁止开发矿产资源【答案解析】9选B,10选A。

第9题,读图可知,②省是河南省。

第10题,黄土高原是黄土地貌,水资源缺乏;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应合理开采矿产资源,注意采取多种措施避免破坏环境。

考点:考查黄河流经的省区和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

11.(2019年衡阳学业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列不是其形成原因的是()A.黄土结构硫松,裂隙较多B.气温低,降水少C.缺乏植被保护D.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答案解析】选 B。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是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土壤疏松、破面水土易流失;加之人们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植被、地表。

考点: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2. (2019年定西学业考)图9为黄土高原示意图(阴影部分)。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l0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东到山脉,南抵山脉,北部以长城为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2)图示区域为我国第二长河流经区,该河流最终注入海。

请简述该河泥沙含量高的自然原因。

(3)为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请你对当地生产发展建言献策。

【答案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黄土高原东到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南到秦岭,北到长城。

第(2)题,黄河主要流经了黄土高原,最终注入渤海;因黄土高原植被稀疏、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所以黄河含沙量很高。

第(3)题,治理黄土高原的措施主要有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兴修梯田、打坝淤地等。

答案:(1)太行秦岭(2分)(2)黄河渤(2分)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气候干早、植被稀疏、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导致该河含沙量大(3分)(3)退耕还林、还草、兴修梯田、打坝淤泥等(3分)考点:考查我国黄土高原的范围、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以及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治理等。

13.(2019年淄博学业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2分)材料一:延安地区由于长期无序垦荒、放牧,造成土壤贫瘠,粮食减产,居民生活贫困。

近年来,当地人们在梁、峁等黄土坡地退耕并种植苹果等经济林木,使过去沟谷秃山,变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

2019年5月7日,陕西省政府发布公告,延安市所有贫困县脱贫摘帽。

材料二:黄河水系图(图13)(1)黄河A河段所在的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的认为原因主要是和。

(2)延安及附近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经过调整农业结构,当地生态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

(写出两种即可)(3)据材料可知,延安实现整体脱贫的措施之一是适当降低了当地农业部门中业的比重,增加了业的比重。

(4)随着黄河B河段的流经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黄河中下游水文特征可能的变化有,。

(写出两种即可)(5)黄河B河段流经地区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风民俗。

下列文化艺术能体现该地特色的是,。

(填序号)①维吾尔族木卡姆②川剧③秦腔④信天游⑥蒙古族呼麦【答案解析】(1)黄河A河段所在的自然保护区是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和乱采滥挖。

(2)延安及附近地区为黄土高原,其主要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经过调整农业结构,主要包括植树种草、修建堤坝、修建小型水库等措施,使当地生态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有清水长流、土不下坡、河流含沙量减少等。

(3)据材料可知,延安实现整体脱贫的措施之一是适当降低了当地农业部门中种植业的比重,增加了林业的比重。

(4)黄河B河段流经地区为黄土高原,其生态环境的改善,使黄河含沙量减少,黄河中下游泥沙沉积少了,河床抬升的速度减弱,黄河三角洲地区增长的速度也将减弱。

(5)黄土高原有独特的民族风情秦腔、信天游、跳秧歌等等。

答案:(1)三江源过度放牧乱采滥挖(2)水土流失清水长流土不下坡/河流含沙量减少等(3)种植林(4)含沙量减少河床抬升的速度减弱(5)③④考点:考查黄河流域地理概况。

14.(2019年聊城学业考)读某时我国局部地区若干水文观测点观测数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从河口到陕县的直线距离约为千米。

(2)图示地区分布的气候类型主要是,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3)图示阴影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区。

该地区在月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从气候角度简述其原因。

(4)与河口相比,陕县年平均输沙量较大的原因是。

(5)图示地区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答案解析】(1)地图上缺少比例尺,无法用比例尺计算两地的直线距离。

河口和陕县的经度相当,可以利用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的方法计算。

图中两地纬度相差约5.5—6°,直线距离约为611-666千米。

(2)图示地区分布的气候类型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该气候类型的特点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

(3)图示阴影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该地区在7、8月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原因是该地区降水集中于7、8月份,且多暴雨。

(4)与河口相比,陕县年平均输沙量较大的原因是该河流流经了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区。

(5)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答案:(1)611-666之间即可(1分)(2)温带大陆性气候(1分)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2分)(3)黄土 7、8(2分)该地区降水集中于7、8月份,且多暴雨。

(2分)(4)从河口到陕县,该河流流经了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区(1分)(5)煤炭(1分)考点: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地理特征。

15.(2019年邵阳学业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受纬度位置和河流流向的影响,初冬和初春时节,黄河某河段出现凌汛。

材料二黄河水系及流域图(1)黄河A处附近河段出现凌汛现象,据此推断黄河B、C、D三处附近河段中有凌汛的是。

(2)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哺育了中华民族。

流域内资源丰富,银川以上河段(能源)丰富。

(3)与长江相比,黄河下游流域面积较小,试简析其原因。

(4)黄河自古多忧患,为减轻黄河对沿岸人民生命威胁和财产损失,人们针对不同河段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你认为黄河中游的治理应采取哪些措施?【答案解析】(1)凌汛发生的条件是①河流有结冰期,②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黄河的D河段符合上述两个条件。

(2)银川以上处于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黄河中游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下游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汇入,所以流域面积较小。

(4)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在黄河中游可以通过植树种草;坡耕地改梯田;打坝瘀地等措施减少泥沙流失。

答案:(1)D(2)水能资源(3)黄河下游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汇入(4)植树种草;坡耕地改梯田;打坝瘀地考点:考查黄河的相关知识。

16.(2019年枣庄学业考)读黄土高原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