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不负有心人,看到自己通过初试的结果,总算是踏实了下来,庆幸自己这一年多的坚持还有努力,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其实在开始备考的时候自己也有很多问题,也感到过迷茫,当时在网上也看了很多前辈们的经验贴,从中也给了自己或多或少的帮助,所以也想把我的备考经验写下来,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文章也许会有一些凌乱,还请大家多多包涵,毕竟是第一次写经验贴,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大家可以给我留言,我一定会经常上来回复大家的!虽然成功录取,但是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很多懊悔,其实当初如果心态再稳定一些,可能成绩还会再高一些,这样复试就不会担惊受怕了。
其实,经验本是想考完研就写出来的。
可是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拖延症加上不自制。
所以才拖到现在才写完。
备考对于我来说最感谢的要数我的室友了,要不是他们的监督自己也不会坚持下来。
总之考研虽然很辛苦,但是也很充实。
想好了方向之后,我就开始想关于学校的选择。
因为我本身出生在一个小地方,对大城市特别的向往,所以大学选择了大城市,研究生还想继续留在这。
希望你们从复习的开始就运筹帷幄,明年的这个时候旗开得胜,像战士一般荣耀。
闲话不多说,接下来我就和你们唠唠关于考研的一些干货!结尾有真题和资料下载,大家自取。
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学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1)二外法语(619)新闻传播学基础(821)综合知识参考书目为《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当代新闻写作》周胜林著,复旦大学出版社关于英语复习的一些小方法英语就是平时一定要做真题,把真题阅读里面不会的单词查出来,总结到笔记上,背诵单词,在考试之前,可以不用大块的时间,但一定要每天都看最起码2小时英语,把英语当做日常的任务,真题一定要做,而且单词要背熟,我在考试之前背了3遍的考研单词,作文可以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在考场灵活运用。
我从开始准备考试起每天要背单词,不要一直往后背,可以第二天复习前一天背的然后再往下走。
我买的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这本书我觉得好的一点是,每一页底下都有这一页的单词回顾,方便第二天复习,我大概每天背两个单元。
如果开始备考的早的话真题可以先放一放,因为数量比较少很宝贵,可以先阅读模拟题或者经济学人之类,不用做题,每天认真阅读两篇即可。
我大概是八月份左右月份英语开始做的真题,开始的时候每天两三篇阅读,做完之后认真对答案和看错题找正确答案的思路,把有价值的句子和陌生单词都记下来弄懂背过。
没有停下一直在背,把之前背过但是后来看没有印象的单词(这些单词之前已经标记过了)再过一遍。
在做完阅读真题之后,后面开始做真题套卷,这时候可以买一本新的真题,防止自己之前做题的想法干扰自己。
我听同学们的买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回来发现老师讲的很有条理,比较适合基础薄弱的同学。
我认为完型其实不用特别抽出时间练习,完型翻译和作文在后两个月一起练练就可以,其实完型翻译这几年出的不是特别难了。
作文可以从机构或者老师出的模板和平时做阅读中的积累,挑出一些句子,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模板”,但是在练习时期一定要动手写,将不同的话题融汇到模板中,这样到考场上就算时间不够也可以不慌不忙随机应变。
真题如果你已经搞了三四遍了,思路也弄懂了,阅读中也没有陌生词汇了,我觉得那你可以开始做做模拟题,但是最重要还是真题,模拟题尽量少做。
做真题的要求:1、每天做1篇真题阅读,并分析。
不建议一次性做完4篇,每天分析一篇,因为刚刚做完时对自己读文章的思考还记忆犹新,趁热打铁分析文章效果更好。
2、分析文章主要靠翻译。
个人比较喜欢手译,一边写你的思路会更清晰,也能暴露出更多问题。
翻译的时候先找句子主干,然后找从句,结构理清楚再翻译每个部分,然后根据逻辑关系把每部分的中文译文串起来。
3、第一遍做题目分析不是重点,主要怕分析完记住答案,影响后面刷题。
但完全不看题目也不现实。
做完题简单对一下答案,然后根据原文的翻译分析一下每个选项对错的原因就好。
以上,就是我提高英语能力的方法,但是经验始终都只是经验,只可以参考。
还是那句话:方法有很多,但是原则不能变。
正如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你的方向必须要正确。
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要遵循那条原则:大量->总结->重复。
新闻传播学基础,因为我是文科生,所以主要的方法就是看书,看书,看书,和背,背,背。
学校给的主要的参考书目一定要细看,用笔在上面圈圈点点,标注重点,记得自己打笔记,对内容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
合上课本后,对知识体系从外到内,从粗到细都能快速捋一遍,切忌眼高手低。
还有所考专业的历年真题,这个很重要,有了真题就大致了解了出题的重点,能减少很多不重要的考点有针对性的再分出多的时间复习,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
最好能找到一个考上的学姐或学长进行指导,他们都比较了解学校老师的一些信息,可以给很多中肯的建议。
我虽然之前学过一点,但说实话看了一追之后还是感觉特别抽象,不太用白,也抓不到重点,好像讲得很杂很没条理。
后来到七月份时,结合学姐的笔记,自己也试着把整本书梳理了一遍,先把其中的理论摘出来,再填充例子,(比如:知识点)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这之前我把那本薄的书已经看了三遍了。
看懂之后就把真题泛泛地做了一遍,这样重点就突出了,接下来的复习就更有针对性了。
然后我就在复习比较累的时候看些扩展书目,这样一来就对这门课有了更深的理解。
然后我又开始再整理了一遍笔记,这本笔记比上一轮的薄了不少,把知识点和历年考点以问答题的形式按课本中的顺序整理了出来,比如:某知识点(相应扩充一部分内容)。
做完这些工作就已经到了十一月初了。
然后就开始了痛苦的背诵记忆过程。
果然是写笔记容易背笔记难,第一遍背的时候过程很痛苦,但我给自己规定一天一章的进度,也就痛苦了不到十天,后来再背的时候就轻松多了。
这样到考试前已经背了五六遍了,真的是要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
因为上了考场你就知道,题量之大,让你根本就木有思考的时间,基本都是下笔就写,而且是狂草的那种字迹。
前几年题型大变动,往年都有名词解释之类的题,今年没有这种题型了,第一题就给人当头一棒,所以必须牢牢掌握书上大大小小的知识点的,比如新闻事业的社会功能是指新闻事业对人类对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作用,即新闻事业满足社会需要的效能。
都是会考到的。
后面的题也以问答题和论述题为主,真的是考察知识的应用能力。
虽然题型有变,但还是建议大家一定要掌握基本的知识。
我后来做了真题才发现理论性强的科目更好复习,因为其中的知识是具有系统性整体,理解了之后,跟生活常见的语言现象实例一结合,就能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了,大题尤其要这么做。
比如消息,可以每周写一篇,注意是写,也就是在草稿纸上把一篇消息稿完整写出来,然后对比报纸上写得好的消息,自行修改。
评论也是每周练习,同时多看看经典的评论,收集一些评论素材。
采访策划和报道策划,自己要总结一个模板,模板要能考虑到多媒体协调配合,报道主题和报道方式新颖等。
公关要多搜集案例,比如海底捞公关是怎么做的,屈臣氏之前的公关是怎么做的,还有一些国外的例子,然后自己多加练习,总结一个模板。
广告方面可以适当练习广告策划,了解广告策划需要做什么,收集一些经典的广告案例和营销方法等。
综合知识我的建议是书一定要每个细节都看到,来来回回不停的看。
第一遍的话我是先看书,了解个大概,第二遍就开始结合书买来的资料以及看视频做笔记啦,这一轮比较慢,但是特别是看了视频,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新闻的本源和要素、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及新闻真实的含义、新闻选择的标准、信息的定义和特点、信息与客观性报道、宣传的定义和特点、构成宣传的元素及决定宣传效益的因部分真的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传播效果研究发展的三个阶段(具体时间、背景及主要内容)比较难且碎,我是自己做的笔记,记住做笔记时不要写的太紧凑,我是一页写字一页空着,留着以后补充,包括讲义里相关的知识都可以补充进去,比如康梁的办报实践及其新闻思想。
梁启超的报刊思想与"时务文体"(特征和作用),这样会成一个系统,但笔记最好还是自己整理更好,自己才熟悉自己的自体和风格。
如果暑假左右还在梳理知识点这个阶段,大家可以默背,默写出相关的框架和逻辑层次,整理笔记并不是单纯的抄写和誊写,而是加深记忆的好时机。
建议大家尽早背诵,多重复,更利于加深记忆和捋清知识点其实也不是死记硬背那种,就是看着看着知识就掌握了,还过了几遍资料里的练习题,然后再加上做了一些练习册比如研教新版习题集等不断的巩固知识,这些下来就差不多了。
除了这些基础的,这几年的真题涉及了一些出题老师论文里的东西,我印象中近三年都涉及到了,今年也有,但是我没仔细看论文哈哈哈想哭,后来我在去年买的电子资料里发现很多指导老师的论文,再加上我自己收集整理的论文,这些论文足够应付考试了。
除了参考书还有讲义,我还自己去图书馆借了一些书,恩怎么说呢,蛮有用的。
此外像密尔顿(《论出版自由》)、洛克(《论自由》)等为代表的早期新闻自由思想的主要观点,杰弗逊为代表的实践过程(在报纸国家间进行选择的着名言论)和各国法律形式的确认(《人权宣言》、《权利法案》)等这种我没事的时候也会看看,就算答题没用到,面试时候老师问你看过什么书你也可以用到哈~其实专业课这部分我觉得很有趣啊不知道为什么,第一遍看完书之后,第二遍我是结合书以及课件整理了笔记,大概就是把近代新闻通讯社(哈瓦斯、沃尔夫、路透)的产生、发展。
"三社四边协定"的兴亡。
当今世界的四大通讯社及其发展历程(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合众国际社)整理了一下。
第三遍是结合笔记背一本习题集,就是研教新版的习题,那个习题集很好,大题小题都有,我前后背了三遍,我觉得背完这个也没什么问题了。
专业课的内容其实并不难,很多理论听着迷糊,但用心想想都很简单的,或者说真的不理解,那就死记硬背下来,有时候死记硬背也是很有用的,背下来发现就容易理解了哈哈。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易考简答题)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易考简答题)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易考名词解释、简答题)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这些都要掌握,掌握的程度是重点每句话都要懂。
我一共过了三遍。
一些简单的章节后期才看,太细了也没什么体系,反正就硬着头皮看吧,答题的时候也没遇到什么大问题,专业课我买了配套的辅导习题集,里面每篇都有翻译和注释的,作为专业课的扩充和练习,挺适合的。
真题:专业课的考题复现率比较高,所以一定要吃透真题,但同时也不要局限于真题,复习要全方位、多层次,点线面结合。
谈到真题,需要注意很关键的一点是做真题要以能够理解考察的知识为主,比如通过逐词逐句学习《木糖英语真题手译》,把每一句话都理解透彻,达到知识无死角,这样就能把阅读想要考查的目的了解得一清二楚,还可以将类似的题型总结出规律,这样一来不怕在考试时拿不到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