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交礼仪礼仪基础知识
26
“ETIQUETTE” 法庭上的通行证
Courtesy:指谦恭有礼的言行、礼貌、风度 Etiquette:指礼仪、礼节和各种规矩 Protocol:指外交、军事等特定领域里的相处准则 Rite:指仪式、典礼;也泛指习俗中的礼仪行为
现代社交礼仪的涵义
现代社交礼仪的概念 现代社交礼仪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 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 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 仪表等。
应当说:与古代礼仪相比,现代礼仪更为关心的 是人际交往的成功,因此其核心内容就是人际交 往的行为规范,而不是象古代礼仪那样包罗万象
二‘西方礼仪的渊源
礼仪”一词最早见于法语的“etiquette”,原 意是“法庭上的通行证”。“etiquette”一词 进入英文后,便有了“礼仪”的含义,意即 “人际交往的通行证”。后来,经过不断的 演变和发展,“礼仪”一词的涵义逐渐变得 明确起来,并独立出来。礼节、礼仪、总称 规矩、成规、格式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礼仪的概念和功能。 教学难点: 礼仪发展到各个阶段时的特征。礼的相
关概念之间关系。
一、她们给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二、礼仪故事——吻别
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过社会生 活的个体,或者自以为不需要因 而不参加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 鲁莽就是上帝”
社交:个人的需要 社会的需要
项目一 礼仪基础知识
单元二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一、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我国礼仪的起源 (1)天神生礼仪 对神灵的敬畏 “ 礼立于敬而源于祭” 礼的繁体字 “禮”
(2)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 对家庭成员言行的规范
“尧舜之时,五礼兼备” 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3)礼产生于人的自然属性
10
项目一
礼仪基础知识
单元一 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在日常交往中人们所认同和必须遵循的 表示尊重和友好的一系列行为、道德、社会规 范和惯用形式。
(1)对个人而言,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 表现。
(2)对于社会而言,是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
和生活习俗的反映。
礼仪
礼
礼貌
礼节
项目一 礼仪基础知识
单元一 礼仪的概念
是人们在交往时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行为规范,
它体现了时代的风尚与道德水准以及人们的文化
层次和文明程度。
具体要求: 主要内容:
遵守秩序 言必有信 敬老尊贤 待人和气
诚恳 谦恭 和善 有分寸
仪表端庄
讲究卫生
项目一 礼仪基础知识
3、礼节: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特别 是在交际场合中,表达祝愿、相互帮助以 及相互交流表示尊重的惯用形式。
《现代社交礼仪》
项目一 礼仪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单元一 单元二 单元三 单元四
礼仪的概念 礼仪的起源与发展 礼仪的特点与原则 礼仪的功能与作用
项目任务
(1)掌握礼仪的基本概念 (2)了解礼仪的起源和发展 (3)掌握礼仪的特点和原则 (4)了解礼仪的功能与作用 了解内涵,基本原则 掌握行为准则,规范 形成意识 内化为习惯
(二)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差异
其一,二者基础不同。古代礼仪以维护封建等级 制度为基础,现代礼仪虽承认身份差异,但更强 调人格平等、社会平等,并且以尊重人作为自己 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其二,二者目标不同。 古代礼仪以维护封建等 级秩序为目的,而现代礼仪则重在追求人际交往 的和谐与顺利。
其三,二者的范围不同。 古代礼仪所讲究的是: “ 礼不下庶人” ,因而与平民百姓无关,而现代礼 仪则适用于任何交际活动的参与者。
间各种关系的道理。
13
在古汉语中,“礼”主要包含三层意思: 本谓敬神,表示尊敬和礼貌。 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式。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以及 与之相适应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 “仪”既指容貌和外表,又指礼节和仪式和
掌管礼仪的人。
14
项目一
礼仪基础知识
单元一 礼仪的概念
2、 礼貌:一个人是在人际交往中的言谈举止,
(4) 礼为人性的和环境矛盾的产物
(5) 礼生于理,起源于俗。
如人际交往沟通的需要 “握手礼” “碰杯礼”
当传统成为一种学习对象的时候,便成为 一种固定的仪式了,这就是所谓的礼仪。
(一)古代礼仪发展的四个时期
(1)古代礼仪的孕育时期
尧舜时期。成文的礼仪制度,即“五 礼”: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 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礼之事为 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项目一 礼仪基础知识
二、礼、礼貌、礼节、礼仪之间的关系
礼 一种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社会交往中行为规范。 礼、礼貌、礼节、礼仪 都属于礼的范畴, 礼貌 表示尊重的言行规范, 礼节 表示尊重的惯用形式和具体要求, 礼仪 由一系列具体表示礼貌的礼节所构成的完整过程。 三者虽然名称不同,当时都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敬 、友好的行为,其本质都是尊敬人和关心人。三者相辅相 成,密不可分。有礼貌之心而不懂礼节,容易失礼;知道 礼节而流于形式,充其量是客套。
一、礼 1、礼是人际间乃至国际交往中,相互表示
尊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
禮
礼仪”是原始人为祭祀天地神明,保 佑风调雨顺;祈祷祖先显灵、拜求降 福免灾而举行的一项敬神拜祖的仪式。
古代人把礼仪就理解为道理,讲礼就 是讲理,讲礼仪就是讲道理,就是谦 让、礼让之举。而这个道理不是其他 什么道理,而是专指正确的人与人之
7
引子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
宁。
——荀子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 一个人的成功,15%是靠专业知识, 85%是靠人际关系与处世能力 。
——安德鲁·卡内基
人的一生和礼仪有关
家庭、组织、单位、国家?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 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2)古代礼仪的形成时期 (3)古代礼仪的变革时期
尧舜时期指定的礼仪进过夏、商、周 这三个时代1000余年的总结、推广而 日趋完善。三部礼仪专著----《周礼》 《仪礼》《礼记》合称“三礼”。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礼仪 也产生了分化。
(4)古代礼仪的强化时期
秦汉到清末,纵观封建社会的发展历 程,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礼仪,自 秦汉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推崇儒家的 “礼制”。“三纲、五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