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功利主义对罗尔斯批评的回应——从密尔的功利主义正义观看

功利主义对罗尔斯批评的回应——从密尔的功利主义正义观看

过 程 中可能会 忽视 个人 之间 的利益 分 配 问题 , 即可
功利本身的价值层面的争论 , 这种争论也只是来 自
于世界本 性 的复杂性 , 而不是功利 主义本 身 的缺 点 。甚 至罗 尔斯 本 人 也不 认 为 这 是 问题 的关 键 所
在 , 承认 即使 能够 做 出令 人满 意 的人 际 比较 , 他 这
收 稿 日期 :00—1 21 2—1 5
作者简介 : 晋运锋 (9 3一) 男, 18 , 河南许 昌人, 吉林 大学哲学社会 学院博 士研究生。
晋运锋 : 功利主义对罗尔斯批评 的 回应——从 密尔的功利主义正义观 看
哲学研究
列手 段来 最 大 限度 地 满 足这 些 欲 望 _ 。 以这 种 方 2 J
种比较也难以反 映出那种使对正义的追求具 有意 义的价值 , 因为真正的问题是是否应该从一开始就 要 求增加 幸福 的总额 u 。所 以 , j 功利 比较 的问题 不
是本文 所要关 注 的重点 , 密尔功 利主 义正 义 观 的 对 论 证 可以在 预设 能 够 对 功利 进 行 有 效 的人 际 比较
罗尔斯认为 , 功利主义判断现行制度对与错的唯一 标准就是功利最大化 , 其不但在个人的一生中可以
要求其为了未来更大的功利而损害眼前的 益 , 和 而 J
且, 它也把人与人间的交换机制与个人 自身内在的 交换机制看作是相似的, 可以要求某人为了其他人
的更 大 的功利 而牺 牲其 当下 的利 益 。这样 , 利 主 功

、பைடு நூலகம்
罗尔斯对 功 利主义 正义 观的批 评
而 不关心 功利 的 总量 如 何 在人 与人 之 间进 行 有 效 分 配的 问题 。罗 尔 斯认 为功 利 主 义 是 一 种典 型 的 目的论 体 系 , 把功 利 定 义 为理 性 欲望 的满 足 , 它 把
1 由于人 际比较 的 困难 , . 导致 功利 主 义难 以对
度正确与否的最终标准 , 但是在实行制度的具体过 程中, 并不 应该 把对 功利 最大化 的追 求作 为 直接 的 标准 , 而应该建立判断制度 正确与否的独立标 准。 密尔认为“ 我确实未曾动摇过我的固有信念 , 即快 乐是 所有行 为 规 则 的 检验 标 准 和 生 活 目的 。但 是
义 就直 接把个 人 的理 性 选 择 理论 扩 展 为 社会 的理
密尔把功利最大化作为至上的道德原则 , 认为 “ 接受功利或最大幸福原理为道德的根本 , 就需要 坚持 旨在 促进 幸福 的行 为是正 当的 , 之是 不正 当 反 的这一信条 , 福是指快乐和痛苦 的免除 , 幸 不幸福 是指 痛苦 和快 乐 的 丧失 ” 。但 是 , 尔 同 时也 意 密 识到了只是单纯地强调功利最大化 , 而忽视其他道 德要求的简单功利主义的不足 。他试 图提 出一种 新 的 、 够容 纳其 他 道 德 要 求 的 、 为庞 杂 的功 利 能 更 主义思想 , 并且试图在其功利主义的框架 内建构正 义理论 , 以求在功利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调和功利最
现在 我认 为这 个 目的 只有 在 不 把 它看 作 直 接 目的
时才能达 到”8 _ 。当眼前 的功利被直接 用来评 价 J 制度的好坏时 , 可能会损 害更加长远的利益, 以 所 判断制度好坏的标准应该是独立于功利的, 只有在 这些具体的标准发生矛盾或冲突时 , 功利才可 以作 为最后 的评价标准发挥作用。由此我们可 以把密 尔称作“ 制度功利主义者” 。这就为其赋予正义原
法为基础 , 功利主义就会把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看作 是相同的, 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差别性。所 以, 对于功利主义理论来说 , 正义原则 只适合于在 般经验条件下限制人们的不正义倾 向和损害社 会 的行为 , 但是在追求社会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所

有 成 员 的功 利最 大化要 求 的过程 中 , 它可 能会 忽 视
密 尔的功利主义及其 正义理论进行 分析 , 我们发现 , 不但 可 以追 问密尔功利主义正义观 的合 理之 处 ,
而且可 以探 究密 尔的正义理论如何 能够在功利主 义的理论框 架之 内避 免 罗尔斯 的批评 , 即在追 求功
利 最大化的 同时很好 地兼顾到正 义的要 求 。 关 键词 : 尔; 密 功利主义 ; 正义观 ; 尔斯 罗 中图分类号 :5 5 B 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1— 7 1 2 1 )1— 04— 5 17 6 0 (0 1 0 0 2 0
同情只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 , 把它作为正义 层面的要求太过强烈 ; 另一方 面, 即使 可以产生 出
足够多的同情心, 功利主义也可能会 以功利最大化
则 以充分的重要性留下了余地。
2 5
晋运锋 : 功利 主义对 罗尔斯批评 的回应——从 密尔的功利 主义正义观看
哲学研究
2 密 尔功利 主 义的方 法论原 则是 经验 主 义 的 。 .
的基础 上展 开 。 2 功利 主 义只 关心对功 利 最大化要 求的 满足 , .
能会为了更大的利益而损害一部分人 的利益。对
于功利 主义 正义 观 是 否 能够 在 坚持 功利 主义 的 同 时很好 地 回应罗尔 斯 的批评 的 问题 , 们可 以通过 我 对 密尔 功利 主义正 义观 的研 究来 寻找答 案 。
理 由认 为密尔 的功 利 主 义正 义 观 可 以避 免 罗 尔 斯
的批 评 。 二、 密尔 的功 利主义 及 其正义 观
另一些人的较少损失 , 或更为严重些 , 以为 了使 可 很 多人 分享 较 大利益 而剥夺 少数 人 的 自由”3。 l J
3 功利 主 义没有认 真 对待人 与人 之 间 的差 别 。 .
大化 与 正义之 间 的矛 盾 。对 于 密 尔 的功 利 主义 思
性选择理论 , 把个人的功利直接扩展成 社会功利 ,
而个人的独特特质却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因而可能 会没有“ 在人与人之 间做出严格 的区分 ”4 _ 。功利 ]
主义在这种由个人 向社会整体 的过渡过程 中, 只把 功利最大化作为其理论追求的 目 , 标 而取消了个人 独立 的地位 , 这就容易使其不能把对个人权利的保 护作 为根 本 目标 , 而 导致其 在实 现功 利 最大 化 的 从 目 标时侵犯某些人的权利 , 造成对个人权利的不平 等对待。所以,虽然功利主义试图平等待人 , “ 但却
为 “ 些社 会 的功 用 , 整 个 类来 说 ( 则 就 特 例 有 就 虽
德领域 内都无法要求高度的精确性 , 人们只是在经 验中通过不 同的中介假说把基本原则与经验法则 联系起 来 , 以经 验 和 中介 法 则 并非 一 成 不 变 , 所 而
人类 经 验知 识 的变化是 这 种发展 过程 的基 本 原 因 。 密尔在 论述 正义 的 问题 时 , 这种经 验 主义 的方 法得 到 了很 好 的应用 。他认 为 , 虽然正 义原 则在 所 有德 性 当中是最 重要 的 , 是在 某 些 特 殊情 况下 ( 但 比如
“ 功利” 一词作 出准确的判 断。功利主义不仅要求
对每一个 人 的功利 都有 一个 基本 的判 断标 准 , 而且 要 求这 些标 准必 须 可 以在人 与 人 之 间 进行 有 效 的
比较 ,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评估相关利益
的能力 。但 是 , 利 或 利 益本 身 颇 为 复杂 , 对 不 功 它 同 的人 会显 示 出不 同的效用 来 , 而每一 个 人所 掌握
为借 口侵犯某些人的利益 , 实现功利主义原则 而“ 会破坏 失败者 的 自尊” , 自尊 被损 害的情况 在 下, 就很少有人会 自觉地遵守正义原则。所 以, 与 罗尔斯 的两个 正 义原则 相 比, 功利 主义 无法 为 基 于 功利主义建立起来 的正义原则提供足够的稳定性
基础。
功利最大化看作是功利主义最根本的要求 , 无需参 照其他 任何 正 当 的标 准 就 可 以判 断 制 度 的正 确 与 否 。罗尔斯 认为 , 功 利 主 义来 说 , 要 的道 德 原 对 首
则是功 利最 大化 , 而并 非正义 的原 则 。功利 最 大 化
必然会要求公平观察者和同情理论 的存在 , 公平观 察者是公平并且富有同情心的 , 他们 自己的功利值 与其他每一个人的功利值都是可以相互比较的, 这 个公平观察者可以恰 当地评估一个欲望体系中的
各种 欲望 的强度 , 且 通 过 立 法 、 策 调 节 等 一 系 并 政
的信息都是有限的, 要准确地进行人际比较是 比较 困难的; 而且 , 功利本身是主观的, 我们很难对主观 性 的事 物进 行有效 的衡 量 。所 以 , 尔斯认 为 应该 罗 以基本善来代替功利。但是我们认为 , 即使存在对
4 功利主义不能培养 出足够的维持社会基 本 . 结 构稳 定 的正 义 感。 以某 种 正 义原 则 为 指导 的社 会基本结构需要其成员有充分 的 自觉遵守此结构 的情 感 , 即正 义感 , 否则 , 这种社 会基 本结 构 就 是不 稳定 的。功利主义要求人们具有仁慈的同情心, 并 基于 同情来重视每一个人的利益 , 从而可以培养出 充分 的正义感 。罗尔斯认为功利主义不 能产生 出 足够 的正义感来维持社会基本结构 的稳定性。一 方面, 现实社会 的基础是个人对 自身利益 的追求 ,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 1 0 1年第 1期( 总第 19期 ) 0 Ju a ot aySho o C CZeg o uip o mteN ., 1(u 19 or l fh Pr colf P hnz uM n i Cm ie o12 1 Sm, ) n e t h ca l t 0 0
可能会侵犯个人的权利和损害人 的 自尊等批评提
供 了坚实 的基础 。
密尔反对直觉主义的必然真理观 , 为“ 认 全部知识 来 自经 验 , 一切道 德和 智慧 的性质 主要 通过 联 想 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