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三 刺激和肌肉收缩的关系
实验三 刺激和肌肉收缩的关系
实验十二 刺激和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含单收缩与强直收缩)
一、目的要求
• 1.学习肌肉实验的电刺激方法及肌肉收缩 的记录方法 • 2.观察刺激强度与肌肉收缩反应的关系; • 3.观察骨骼肌单收缩的过程,分析单收缩 的三个时期; • 4.了解骨骼肌收缩的总和现象; • 5.观察不同频率的阈上刺激引起肌肉收缩 形式的改变
五、注意事项
• 1.不能使动物皮肤分泌物,血液等污染神经和肌肉, 但也不要用水冲洗,以免影响组织机能。 • 2.制备标本时,标本不能用自来水冲洗,要随 时用任氏液润湿神经和肌肉,防止干燥。 • 3. 在制备标本时,避免过度牵拉神经,不可用手或 金属器械触碰神经干。 • 4.分离神经时,一定要把周围结缔组织剥离干净。 • 5.实验要迅速,以免时间过长影响标本活性(兴奋 性)。
二、基本原理
• 蛙类动物的某些生命活动,如神经的生物电 活动、肌肉收缩等与哺乳动物相似。其离体 组织所需的生活条件比较简单,易于控制和 掌握,而且动物来源丰富,因此在生理实验 中常用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和坐骨 神经标本来观察组织的兴奋性、刺激与反应 的规律以及骨骼肌收缩的特点。
• 腓肠肌由许多肌纤维组成,当刺激支配腓肠肌 的坐骨神经时,不同的刺激强度会引起肌肉的 不同反应,当使用阈下刺激时,不引起肌肉发 生收缩反应,而阈刺激可引起少数肌纤维发生 反应,顶刺激引起所有肌纤维发生反应,一次 单收缩可分为潜伏期,缩短期和舒张期三个时 期。当同等强度的连续阈上刺激作用时,出现 多个收缩反应的融合,称为强直收缩。
(二)连接仪器 , 记录肌肉收缩曲 线 • 1. 连 接 仪 器 并 打 开
• 2. 从强度 0.02 开始输出单刺激并逐渐增加, 寻找阈刺激及顶刺激,找出刺激强度与肌肉收 缩反应之间的关系; • 3.以顶刺激刺激神经,描记并分析骨骼肌单收 缩曲线; • 4.以顶刺激刺激神经,分别改变刺激频率(从 1Hz 开始逐级增加),直到肌肉出现不完全强 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曲线,分析骨骼肌收缩 的总和与强直收缩,并找出临界融合频率。
毁髓1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2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3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4 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5
腓肠肌
完整的标本
股骨头 坐骨神经
半截脊柱骨片
左手用镊子轻轻提起结扎神经线,右手用经任氏液沾湿的锌铜弓短 暂轻触坐骨神经,如腓肠肌发生迅速的收缩反应,则表明机能完好。 将标本置于任氏液中,稳定其兴奋性15-20 min,即可进行实验。
• 5. 连续• • • 1.如何保持标本在实验中机能正常 2.何为标本的最适刺激强度 3.实验结果说明骨骼肌有哪些生理特性 4.分析讨论肌肉发生收缩总和的条件和机制 5 .分析讨论不完全强直收缩和完全强直收缩的条件 和机制
实验结果图例
三、动物与器材
• 蟾蜍、常用手术器械、蜡盘、蛙板、玻璃 针、固定针、锌铜弓或电刺激器、培养皿、 滴管、纱布、粗棉线、任氏液
四、方法与步骤
(一)制备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 • • • • • • • 1、双毁髓 2、剪去躯干上部及内脏 3、剥皮 4、分离两腿 5、分离坐骨神经 6 、保留股骨头(1-1.5cm) 7 、游离腓肠肌 8、检验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