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建筑设计原理-场地分析

景观建筑设计原理-场地分析


地形图
地形图
坡度与侵蚀分析图
安息角
场地对于坡度的要求
The end
•侵蚀平原:风化物因重力,流水的作用而使地 表逐渐被剥蚀,最后形成的石质平原。一般略有 起伏状。
•构造平原:因地壳抬升或海面下降而形成的平 原。
地形
山地:一个众多山所在的地域。 地表形态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 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 •褶皱山是地壳中的岩层受到水平方向的力的挤 压,向上弯曲拱起而形成的。 •断层山是岩层在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力,使岩层 发生断裂,然后再被抬升而形成的。
景观建筑设计原理
第二讲场地分析
Site Analysis
• 场地的研究、分析及合成对景观设计有着 重要作用。
• 场地分析应考虑天然和人为的所有现存的 特征,以确定对场地
• 风水、堪舆
• 相地
场地分析的目的
• 在总体范围内考虑供选择的场地,并选择 最适合的场地。
• 场地的位置已经确定,需要对场地的各种 有利条件进行利用,各种不利条件进行处 理。
地形
盆地:四周高(山地或高原)、中部低(平原或 丘陵)的盆状地形称为盆地。
•构造盆地: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盆地。新疆的 吐鲁番盆地、江汉平原盆地。
•侵蚀盆地:由冰川、流水、风和岩溶侵蚀形成 的盆地。西双版纳景洪盆地,主要由澜沧江及其 支流侵蚀扩展而成。
地形
地貌:地表形态。
形成地表起伏形态的主导营力,分为气候地貌、 构造地貌。
气候
世界气候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 热带气候 • 亚热带气候 • 地中海气候 • 温带气候 • 寒带季风气候 • 山地气候 • 极地气候
场地分析的内容
• 小气候是因下垫面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 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内的气候。在一 个地区的每一块地方(如农田、温室、仓库 、车间、庭院等)都要受到该地区气候条件 的影响,同时因下垫面性质不同、热状况 各异,又有人的活动等,就会形成小范围 特有的气候状况,小气候中的温度、湿度 、光照、通风等条件,直接影响作物的生 长,人类的生活环境。
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 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顶面较平坦的高原 •地面起伏较大,顶面仍相当宽广的高原 •分割高原,流水切割较深,起伏大,顶面仍较 宽广。
地形
平原:海拔较低的平坦的广阔地区。
地势低平,起伏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50米, 坡度在5°以下 。
•堆积平原:沉积物补偿性堆积形成的平原。洪 积平原、冲积平原,海积平原。
场地分析的内容
• 下垫面 ( underlying surface) 是指与大 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
地形
地形:地球(或是其他星球)表面高低起伏 的形态,通称地形。
•陆地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海盆(海 洋盆地)和大洋中脊 。
地形
高原:地势高而平坦的地形。
•褶皱一断层山、火山、侵蚀山 。
地形
丘陵:高度差在平原和山地之间,由众多小丘连 绵而成的地形。
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相对高度 一般不超过200米,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 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的地形。
•构造丘陵、剥蚀-夷平丘陵 、火山丘陵、风成 沙丘丘陵、荒漠丘陵、岩溶丘陵及冻土丘陵
场地分析的第一步
• 制定场地评价清单Fra bibliotek自然因素1. 地质 2. 地貌 3. 水文 4. 土壤类型 5. 植被 6. 野生动物 7. 气候
场地分析的第一步
• 制定场地评价清单
人文因素
1. 区位 2. 交通 3. 产权 4. 历史 5. 现存建筑和设施 6. 经济 7. 环境……
场地分析的第一步
• 制定场地评价清单
•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影响的地貌与地貌组合。断层地貌、 褶曲地貌、火山地貌、熔岩地貌、丹霞地貌等
•气候地貌: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地貌与地貌组合。冰 川地貌、冰缘地貌、喀斯特地貌、峰林地貌、风积地貌、 荒漠地貌。
物质成分划分:石灰岩地貌、黄土地貌、花岗岩 地貌等。
地形
地形分析 •坡度: 稳定感 •将建筑物安置在不稳定或者潜在不稳定的坡地 上。 •建筑对于坡度稳定性的影响导致水土流失。 •机械挖掘,森林砍伐,排水方式改变
审美因素
1. 自然特征 2. 空间模式 3. 人工形态
场地分析的第一步
• 场地评价与分析
1. 矩阵图 2. 优势图 3. 约束图 4. 适宜图
场地分析与景观设计
•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 内因外借
• 佳则收之 • 俗则屏之
借景原则
场地分析的内容
•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 般状态 ,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 现。气象要素(温度、降水、风等)的各种 统计量(均值、极值 、概率等)是表述气候 的基本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