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二)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写到:“科举考试制度还有另外一面,由于它是以只承认一家之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以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舰出现时中国陷人困境的一个原因。
”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科举制度的存在导致中国落后挨打B.独尊儒学始终禁锢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C.八股取士束缚了明清进步思想的发展D.儒家学说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顽固落后2.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
这说明A.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B.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C.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D.唐太宗废除了宰相职务3. 依据“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完善 B.地域辽阔人口众多C.民主范围有限 D.人民主权观念形成4.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
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 )A.古代希腊、罗马各个阶层都能参与政治B.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意图就是要建立社会的平等C.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D. 在古代希腊、罗马,不平等的思想才是正常的思想5. 18世纪末,当时的英国政治家埃蒙·伯克已意识到美国革命的意义:“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
”之所以说美国是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主要是因为美国实行①一党制②总统制③责任内阁制④联邦制⑤共和政体⑥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A.①②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6.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C.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D.《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A.1个B.2个C.3个D.4个7.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假如你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2009年,陈江第三次会议在南京正式举行。
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九二共识”的达成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D.“一国两制”的提出9.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说:“从……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共同基础”是A.社会制度 B.意识形态http:///C.联合抗击西方殖民侵略 D.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10.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
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二、简答题1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和美国作为历史上版图最大的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
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二、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些朝代开始实行的何种制度?图示二中的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各自的职责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示二这一制度进行简单评价。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政体?图中体现了美国政体的什么特点?总统、国会、联邦法院各自拥有什么权力?(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英国的民主政治发展完善的历程。
(4)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都体现了对权力的分割,结合所学谈谈它们实质上的不同。
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双方声明: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
——1978年《中美建交联合公报》材料三、(中美)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
——1982年《中美联合公报》材料四、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决定这样的期望......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总统或美国政府的任何机构同台湾进行的计划、交易或其他往来......设立美国在台湾协会。
--1979年签署《与台湾关系法》请回答:(1)结合你所了解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美国所持态度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有何明显的不同及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何重大发展?(3)《与台湾关系法》的签订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根据材料一、二、三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反对《与台湾关系法》?13.“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利于防止专制和腐败,但其能否实现与制度设计、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制以服膺皇权为最高原则;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是天子耳目之任等等。
——方兢《论中国古代监察制的不独立性》材料二、换言之,汉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而唐代则把相权分别操掌于几个部门,由许多人来共同负责,凡事经各部门之会议而决定。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是革命党人将权力关进牢笼的一次勇敢的、大胆的尝试。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材料四、在中国这样一个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家里,国家最高权力的所有者从皇帝变成了总统,民众都不太适应。
而国会的运作,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立制衡等西方话语,中国人也一直不是很清楚。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秦朝在中央设置的“监察官”是什么?据材料一,指出古代建立监察制度的根本目的。
(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该政治制度在权力运行机制方面有什么特点?(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革命党人是如何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尝试“将权力关进牢笼”的?(4)纵观上述材料,反思古代、近代的这些尝试,归纳要实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应该从哪些方面提供保障?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二)参考答案1.CACDD 6. CCBDC11.(1)图一:秦朝三公九卿制;图二:唐朝三省六部制;图三:元朝行省制。
职责: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中书省:起草诏书。
作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了办事效率;分割了相权,加强了专制皇权。
(2)美国的总统共和制;分权制衡;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
(3)《权利法案》颁布,王权受到限制,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责任制内阁逐渐形成。
(4)材料一通过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材料二、三通过分权为保障民主。
12.(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以便在亚太地区建立霸权,而此时美国却表示出不在亚太地区建立霸权并要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决心。
这是因为美国的国际地位相对削弱,封锁中国的政策已经宣告失败。
(2)美国从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含糊态度到"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的明确立场,是一个进步。
(3)美国签订《与台湾关系法》意味着美国政府还没有完全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和其他联系。
美国仍然继续向台湾提供所谓的"防御性武器",保持与台湾的各种往来,严重违背了中美联合公报等文件的精神,仍在干涉中国的内政,所以我们坚决反对。
13.(1)监察官:御史大夫;根本目的:维护皇权。
(2)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特点;分散相权,相互制约。
(3)明确主权在民;确立三权分立;实行责任内阁制。
(4)保持监察制度的独立;坚持制定创新;制订完善的法律;提高人民参政意识与能力。
(任答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