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五章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模块4)
第五章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模块4)
第一节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四、动态指标
(2)动态相对数 动态相对数是同一事故现象在不同时期的两个数值之比,动 态相对数指标主要有事故发展率和事故增长率。 ①事故发展率 是本期数值与基期数值之比值,用以表明同类型事故统计数 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程度。事故发展率又可分为定基发展 率和环比发展率两种。
第一节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四、动态指标
(3)动态平均数 动态平均数包括平均增减量、平均发展率和平均增长率。
(1)平均增减量是环比增减量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可 用简单算数平均数计算。
(2)平均发展率是环比发展率时间序列的序时平均数,采 用几何平均算法。 (3)平均增长率可视环比增长率的序时平均数,它是根据 平均发展率计算的,而不是直接根据环比增长率计算的。
(1)发现事故隐患;预测、分析可能的危险。
(2)制定和选择交通安全措施、方案,进行安全决策。 (3)组织并实施安全措施、方案。
本章概述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
(4)对交通安全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5)改进安全措施,得到更佳效果。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的内容:
(1)安全系统分析(核心) (2)安全系统评价 (3)安全系统管理
表明事故统计数以基期或前期为基础净增长的比率。增长 率分为定基增长率和环比增长率。
定基增长率:是定基增减量与基期统计数的比率。 环比增长率:是环比增减量与前期统计数的比率。
由表中数字可以看出,6年来事故次数虽有起伏,但升幅不 大;而死亡人数发展却很快,1996年是1990年的1.495倍。 这就告诉我们,我国目前重、特大交通事故具有逐年增多趋 势,且增幅较大。
第一节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四、动态指标
为进一步认识事故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需要一些 动态分析指标。统计分析中,常采用的动态分析指标有动态 绝对数、动态相对数和动态平均数。 (1)动态绝对数:包括动态绝对数列和增减量。 ①动态绝对数列
就是将反映事故现象的某一绝对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不同数 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形成的数列。如表中第二行和 第九行中的数值。
第一节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二、相对指标
即部分数与总数的比。通常在事故质别分组中,用以表明各 类构成占总数量的比值,说明各构成的比例。 例如:某地某年交通事故的总数为208起,其中机动车事故 131起、非机动车52起、行人25起。那么它们的结构相对数 分别为63%、25%和12%。
(1)结构相对数
某地2006年交通事故月分布情况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事故次数 受伤人数 死亡人数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某地交通事故周分布情况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第二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一、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依据能够客观反映事实的数据资料(例如交通 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损失、原因、地点、时间、 道路、驾驶员、行人等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推理、判断, 从而将包含在数据中的规律揭示出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缺点:大样本量;要求样本有很好的分布规律;计划工作量 大;可能出现量化结果与分析结果不符的情况。 (参看课本北京模型和美国定量研究成果)
第一节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二、相对指标
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密切联系的绝对指标间的相互对比值, 用以表现事故总体中某一方面的严重程度。例如事故死亡人 数与机动车保有量之比、事故死亡人数与人口数之比等。后 面将要介绍的亿车公里事故率(次/亿车公里)、百万辆车事 故率(次/百万辆车)等即为强度相对数指标。
第六章 道路交通安全系统分析
交通学院 范东凯
本章概述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道路交 通系统中的安全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评价和预测, 并采用综合措施予以控制,使道路交通系统产生交通事故的 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系统最佳安全状态的技术 和方法。
交通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
2004年死亡10.7万人,发生事故567753次,伤451810人, 直接经济损失27.7亿元。
Hale Waihona Puke 例2:2003年山东省共发生RTA 56818 起,死亡9167人,
伤47510人,直接损失1.76亿元。
第一节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二、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是应用对比的方法,反映道路交通事故与某些相关 实物之间数量联系程度的综合指标,如万车事故率、万车死 亡率、亿车公里事故次数、十万车死亡率等。相对指标是用 相对数表示的。 事故统计中常用的相对指标有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和动态相对指标。
第一节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四、动态指标
①事故发展率
定基发展率 是本期的统计数与基期统计 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环比发展率 是本期统计数与前期统计数 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Fc Kg 100% FE
Fc Kb 100% FB
第一节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四、动态指标
(2)动态相对数 ②事故增长率
我国目前在交通安全管理上采用的绝对指标有:交通事故次 数、受伤人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即交通安全四项 指标。
第一节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例1:截止2008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169887744辆, 其中,汽车64672053辆、摩托车89537775辆,私人汽车 41733867辆;机动车驾驶人180660736人,其中汽车驾驶 人122092132人。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就是对事故进行预测和分析的方法,它是 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基础上的分析技术,主要有三种形式:
(1)从已知的中间事件(或工艺参数的变动),推测可能 导致的后果,并找出其原因。 (2)对既定的灾害事故,按系统的构成逐项分解展开,以 探明发生灾害事故的原因。
(3)从基本的故障类型或各种失误(原因)中推测可能导 致的灾害事故(结果)。
第一节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指标主要有: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平均 指标和动态指标。
一、绝对指标(总量指标)
绝对指标是用来反映事故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 总体规模和水平的统计指标。其表现形式为绝对数。绝对指 标的数值随着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加或减少。如:事故次数、 死亡人数、经济损失、机动车拥有量等。
(3)强度相对指标
第一节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二、相对指标
是事故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同一指标对比的比值,用以表明 交通事故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动的状态和趋势。例如近10年 万车事故率的比较,近6个月的交通事故率的比较等。
(4)动态相对指标
第一节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三、平均指标
平均指标,即平均数,是说明事故总体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通常用以表明某地或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事故状况。平均数 可以使总体各单位之间的同类指标数的差异抽象化,将共同 性因素显现出来。 其计算形式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 数等,在实际工作中多采用算术平均数。
第一节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各项事故分析指标中,绝对指标是基础,相对指标、平均指 标和动态指标都要通过绝对指标来确定;反过来,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和动态指标更确切地反映了通过绝对指标难以反映 的事故规律。通过采用事故指标,研究事故分布的特征和规 律,达到减少事故次数、降低事故严重程度的目的。
第二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第一节 交通事故分析指标
二、相对指标 (2)比较相对指标
即同一事故现象在同一时期内的指标数,在不同地区之间的 比较值或同一总体中有联系的两个指标值的相对比。例如某 年中国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力73655人、美国为41907人, 二者的比较相对数是:中国是美国的1.76倍。再比如某年 美国交通事故负伤人数与死亡人数的相对比(比较相对数, 常用来反映事故的严重程度)为81:1、英国为82:1、法国 为21:1、德国为59:1、中国为2:1,显然中国交通事故 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国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
第二节 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三、事故树分析法(FTA) 事故树分析是将导致事故发生的所有基本原因事件(基本事 件)找出,把它们通过逻辑推理方式用逻辑门连接起来,运 用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的方法得到导致事故发生的基本事件 的最小组合及预防事故发生的各种有效方案,这对事故的预 防工作提供了较为全面、可靠的依据。 它能对各种系统的危险性进行辨识和评价,不仅能分析出事 故的直接原因,而且能深入地揭示出事故的潜在原因。用它 描述事故的因果关系直观、明了,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既 可定性分析,又可定量分析。
1、矩形符号。用它表示顶上事件或中间事件。将事件扼要记 入矩形框内。必须注意,顶上事件一定要清楚明了。例如“交 通事故”,“爆炸着火事故”,对此人们无法下手分析,而应 当选择具体事故。如“机动车追尾”、“机动车与自行车相 撞”,“建筑工人从脚手架上坠落死亡”、“道口火车与汽车 相撞”等具体事故。 2、圆形符号。它表示基本(原因)事件,可以是人的差错,也 可以是设备、机械故障、环境因素等。它表示最基本的事件, 不能再继续往下分析了。例如,影响司机了望条件的“曲线地 段”、“照明不好”,司机本身问题影响行车安全的“酒后开 车”、“疲劳驾驶”等原因,将事故原因扼要记入圆形符号内。
3、屋形符号。它表示正常事件,是系统在正常状态下发生的 正常事件。如:“机车或车辆经过道岔”、“因走动取下安全 带”等,将事件扼要记入屋形符号内。 4、菱形符号。它表示省略事件,即表示事前不能分析,或者 没有再分析下去的必要的事件。例如,“司机间断了望”、 “天气不好”、 “操作不当”等,将事件扼要记入菱形符号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