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 反渗透水处理岗位作业指导书1岗位设备及工艺流程1.1 设备流程1.2岗位设备一览表1.3工艺流程1.4工艺控制要点2.1.1进入车间前换上工作服,带上工作帽。
2.1.2 检查车间及设备卫生情况,保证生产场地清洁卫生。
2.1.3 检查设备情况是否正常,情况正常才能开机。
2.1.4 检查化学药剂是否准备充足,若不够,领取补足。
2.1.5 检查电源、电压、水源、水压是否正常。
2.2 启动2.2.1正常启动时首先打开进水阀1和排气阀6,待排气阀6中气体排尽,有持续水 流出时打开下排阀4,然后关闭排气阀6,调节进水阀1和下排阀4,使进水流量控制 在正常流量,运行3分钟后打开出水阀5和下一级设备的进水阀,关闭下排阀 4,过滤 器正常运行2.2.2 正洗和反洗2.2.2.1正洗时打开进水阀1和下排阀4,时间约为5-10分钟,当阀4出水变澄清 时正洗结束,打开出水阀5,关闭下排阀4,转入运行。
2.2.2.2反洗时利用原水泵提供反洗用水,打开反洗阀 3和上排阀2,可同时打开排气阀6。
反洗流量以滤料不被冲出为控制点,反洗时间约为5-10分钟,以出水澄清为终点。
反清洗结束后逐渐减少反洗水直到停水进水。
等滤料沉淀稳定后,既可转入正 洗一运行。
注:反洗过程中,可采用突然关小阀门后再突然开大阀门来增加过滤器反洗力度, 加强反洗效果,但要控制流量不要过大,防止冲出太多滤料和使滤料乱层。
2.3 停机停机时先停止水泵,打开排气阀6,然后关闭进水阀和出水阀5。
二、活性炭过滤器1正常启动时首先打开进水阀1和排气阀6,待排气阀6中气体排尽,有持续水流出 时打开下排阀4,然后关闭排气阀6,使进水流量控制在正常流量,运行 3分钟后打开 出水阀5和下一级设备的进水阀,过滤器正常运行。
2正洗和反洗 2.1正洗时打开进水阀1和下排阀4,当阀4出水变澄清时正洗结束,打开出水阀5,以及下一级设备的进水阀,关闭下排阀 4,转入正常运行。
一、多 介质 过滤 器2起停机操作控制程2.1启机前的准备工作2.2反洗时利用原水泵提供反洗用水,打开反洗阀3和上排阀2。
反洗流量以滤料不被冲出为控制点,反洗时间约为5—10分钟,以出水澄清为终点。
反清洗结束后逐渐减少反洗水直到停水进水。
等滤料沉淀稳定后,既可转入正洗一运行。
注:反洗过程中,可采用突然关小阀门后再突然开大阀门来增加过滤器反洗力度,加强反洗效果,但要控制流量不要过大,防止冲出太多滤料和使滤料乱层。
3停机停机时先开排气阀6,然后关闭进水阀1和出水阀44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精密(保安)过滤器1、当精密(保安)过滤器的进出口压力差上升到0.07 —0.1Mpa时或连续运行3 个月后,更换滤器内滤芯。
2、滤芯更换程序:1)确认设备所在的系统水泵停止。
2)打开顶部取样阀(排气),泄掉顶部压力。
3)打开排水阀,排掉桶槽内的所有水。
4)打开过滤器的盖子,取掉所用固定滤芯的弹簧。
5)如果有需要的话,清洗过滤器内壁。
6)更换滤芯。
7)装上弹簧,盖上盖子并锁紧。
8)确认所有阀门都关闭。
9)启动原水泵,保证精密(保安)过滤器前段所有设备都运行正常。
10)打开精密(保安)过滤器进水阀少许,小心打开顶部阀门(排气)。
11)当水从顶部阀门(排气)流出,缓慢打开出口阀门(如果有的话),关闭顶部阀门。
12)新的滤芯更换后,要冲洗1到2小时,并且直到出水透明无色无味才合格。
四、反渗透系统1 启动运行1.1预处理运行正常,RO进水达到指标:Fl i5<4.0和余氯< 0.1mg/l等。
1.2高压泵进口阀开启。
1.3高压泵出口阀置于规定升度。
1.4产水阀开启。
1.5浓水出口阀在适当升度。
1.6加药(酸)筒液位正常。
1.7预处理水低水压冲洗装置至无保护液,保安滤器、浓、产水流量计无气泡。
1.8动力柜电源合上。
1.9开计量泵开关至自动位置。
1.10开启高压泵开关,装置开始工作。
2操作参数调整和运行2.1改变高压泵出口阀、浓水出口阀的升度来调整装置的产水量和回收率。
2.2改变药(酸)泵的冲程和(或)频率控制加药量,以得到所需的值(pH)。
3正常运行3.1待进入运行后,按专用表格记录有关数据,并将产水通向灌装线。
3.2运行 1 小时和换班前按专用表格测试、记录和计算有关数据。
3.3定期或有异常情况时,对装置所有取样、测试、记录和计算有关数据。
4停机4.1切断高压泵启动开关。
4.2预处理水低水压冲洗数分钟,使进水与浓水电导率接近。
4.3切断预处理增压泵电源。
4.3切断动力柜电源。
5反渗透装置的维护保养R0组件是决定装置性能的关键部位,保持其完好无损才能保证装置的固有性能。
5.1R0膜元件的清洗和消毒方法无论进水的条件是否合乎反渗透的要求,当膜元件的产水量下降达10%,产品水的导电率升高,或系统压差增15%时,适当的化学清洗便需要进行。
清洗时,每支膜的压差不应超过12PSl(0.83 公斤)或每支压力容器应该不高于50 PSl(3.4 公斤)的压差。
5.1.1长期保存消毒方法当反渗透系统需要长期超过 3 天,系统里的膜元件便需要作适当的保存程序。
一般停机3至5天,可以用1%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来保存。
如需停机超过一星期以上,便要用福尔马林来保存。
5.1.2保存的程序在停机之前,首先用化学清洗,保证膜元件完全清洁,然后再进行以下消毒。
1)用系统容量三倍的预处理水冲洗。
2)在预定的化学桶内,加入亚硫酸氢钠固体和适量的软水,配制1%浓度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溶液的容量要按系统的总容量算定)。
3)用泵将溶液循环30 分钟,排掉首先出来20%的溶液。
4)排掉在化学桶内多余的溶液,但保留系统内的消毒液体直到再开机为止。
注:在从新开机时,必须将所有的液体冲掉,冲洗时间最少需1至2小时。
5.1.3RO组件的停运保护1 )短期停运(停运5至30天称为短期停运), 在此期间作如下保护措施:a)以RC进水低压冲洗,逐出组件及其连管中的气体;b)当组件充满水后,关闭进、出口有关阀门,防止气体进入;c)每5天重复上述一次。
2)长期停运(停运30 天以上的):a)化学清洗RC S组件;b)无余氯的RC透过(产)水配制灭菌剂冲洗组件;c )当充满这种溶液(确保完全充满),关闭进、出口有关阀门;d)当温度小于27C时,每30天重复上述b)c)一次,当温度大于27C时, 每15 天重复上述各步一次;e)当RC组件重新启用时,在开启产水阀,使之通向地沟的情况下,以RC 进水低压冲洗约1小时,然后高压冲洗5—10分钟,待RC产水中剩余灭菌剂后,才能投入正常运行。
6运行控制、维护和保养6.1正常工作保养6.1.1正常工作运行24小时,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器都要清洗 1 次,清洁程度为水清澈6.1.2每天检查过滤器压差是否过大,若压差过大,可能被阻塞,应打开保安过滤器清洗或更换滤芯。
6.1.3工作运行 6 个月及以上,参数如无重大变化,不需要清洗。
反渗透装置的反渗透膜清洗 1 次,纯水冲洗 1 次,冲洗时间约10—20分钟。
6.1.4每年对所有仪表校验 1 次并记录。
6.2停机保养6.2.1每隔 1 天对多介质过滤器进行大流量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30分钟。
6.2.2每隔 1 天对活性炭过滤器进行大流量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30 分钟。
6.2.3反渗透装置停机保护参考渗透设备停机保护说明。
6.2.4系统其它设备每隔 1 天运行一段时间(10-20 分钟)。
6.3填料、滤芯、反渗透膜的更换:6.3.1多介质过滤器经过多次反洗出水仍然达不到要求,则需要更换滤料。
6.3.2活性炭过滤器经过多次反洗出水仍然达不到要求,则需要更换滤料。
6.3.3精密过滤器滤芯更换。
6.3.4反渗透膜的更换。
7运行控制7.1设备运行后,要定时观察各仪表和显示器各参数变化,定期检测各有关指标,并做好有关生产运行记录。
7.2当仪器仪表的显示值发生变化,超出正常运行条件范围或检测指标超标时应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7.3原水水质:原水应符合饮用水国家标准,若发现原水水质太差,给后续水处理带来困难,且经过处理后到保安过滤器后难保证以下条件(浊度w 5, SD K,则应停机处理。
7.4反渗透进水水质标准:(SD K4, pH=6.0—8.0,余氯O.Oppm,温度5-- 25°C,Fe<0.1ppm, C0D<1.5ppm若进水水质指标超标,则通过调整预处理措施,待水质合格后方可进入RO系统。
7.5反渗透系统各点压力:保安过滤器进水压力大于0.15Mpa,滤后压力应在0.05--0.15Mpa,若反渗透操作压力大于1.8Mpa,为了保护反渗透膜及压力容器,系统应停机。
7.6微生物的控制,每周对原水、炭滤出水、R O产水、臭氧混合塔出水进行微生物(细菌、霉菌)二次化验。
反渗透装置在做CIP 清洗及管道杀菌后正常运行两小时的出水、臭氧水:细菌=0、霉菌=0。
7.7微生物的控制方法7.7.1尽量使设备连续运行,减少染菌机会。
7.7.2周期性对容易滋生细菌的设备进行杀菌消毒处理。
7.7.3保证生产车间清洁卫生,上下班要打扫卫生,擦洗设备表面。
7.7.4定期用二氧化氯或异氰尿酸消毒液对地面进行消毒。
7.8运行监督7.8.1每隔半小时检测各个设备的运行情况。
7.8.2每隔 2 小时记录各压力表的读数、反渗透装置的流量表。
7.8.3每隔4小时记录反渗透进出水的电导率、pH值;记录反渗透的加药量。
7.8.4记录多介质过滤器的反洗时间和频率。
7.8.5记录活性炭过滤器的反洗时间和频率。
7.8.6记录反渗透的清洗时间,所加药剂的种类、浓度、次序,清洗前后反渗透装置的运行参数变化。
7.8.7记录臭氧混合塔出水臭氧浓度的变化。
7.8.8发现水处理系统的异常情况,及时解决,并记录问题及处理办法。
反渗透膜的开机顺序:1.系统进入开机启动程序前,在确保原水不会进入元件的条件下,彻底地清理预处理部分,冲掉杂质和其他污染物,按开机前的检查内容表进行。
2.检查所有的阀门并保证所有的设置上正确的,给水压力控制阀和浓水控制阀必须完全打开。
3.采用低压、低流量赶走膜元件内和压力膜壳内的空气,冲洗压力为0.2—0.3Mpa,冲洗过程中的所有产水和浓水排入合适的排放水收集处。
4.在冲洗操作中,检查所有管道连接处和阀门是否有渗漏点,需要时再次紧固连接处。
5.系统冲洗至少30 分钟后,关闭进水压力控制阀。
6.再次确认浓水控制阀是处于打开位置。
7.缓慢的打开进水压力控制阀(进水压力必须低于0.4Mpa)。
8.启动高压泵。
9.慢慢的打开进水压力控制阀,增加进水压力和进水流量值至设计值。
但升速率必须低于0.07MPa秒,继续让所有产水和浓水排入合适的排放水收集处。
10.缓慢的关闭浓水压力控制阀直至产水和浓水之比接近设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