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大气稳定度特征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大气稳定度特征


法) ; 另一类则需要边界层气象观测资料, 如理查逊 数法、 XD5758>NY3DO 法等 ( 曹文俊和朱汶, "**( ; 毕 雪岩等, $((% , $((# ) 。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大气稳定度分类做了研究, "*,$ ; ‘=V75, 提出了十几种稳定度分类方法 ( 1DRL4=, "*,* ; 徐大海和俎铁林, "*)% ; 李爱珍, "**, ) , 对不同 分类方法进行了比较 ( +4L4T7@5, "*)( ; XD3@5 a +7L8 L7U<7, "**) ) , 对稳定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 ( 李琼 等, "**’ ; 毕雪岩等, $((# ) 。采用不同稳定度分类标
换, 最后得到 ./ 8$# 平均通量数据。供分析的基础 ( 张一平等, 0//9 ) 。选取了 数据均为 ./ 8$# 平均值 0//. 年 + 月 + 日至 0//2 年 +0 月 .+ 日的观测数据, 对 0 种方法计算的大气稳定度的特征进行分析。 $" 计算方法 在 !"#$#%&’()"* 相似理论中, 认为决定近地层 湍流 交 换 有 . 个 外 部 因 素, 即显热通量参数 ( ’ $ !( ) ) ; 湍流 摩 擦 应 力 ( "/ * + ! 0 ! ) 和浮力系数 ( , $ -) 。通过因次理论分析, 得出唯一速度尺度、 湍 流温度尺度 ( -! ) 和长度尺度 ( !) , 表达式如下:
% 为观测高度; ! 为湍流混合的垂直尺度; -! 式中: 为湍流温度尺度; + ! 为速度尺度; -/ 为垂直风速和 超声温度的协方差; & 为零平面位移; 0 为卡曼常数 ( * /; 9 ) ; , 为重力加速度 ( * ,; - 8・Q R0 ) ; % $ ! 是大 气稳定度参数, 是表征大气稳定度状态的参数。 理查逊数可以用作判断大气动力稳定性的指 标, 其值通过温度, 风速等常规气象资料计算得到, 气温梯度和风速梯度可由对数内差公式比较精确的 确定, 即: #0 . #+ "# * %0 "# #1・D# %+ 20 . 2+ "2 * %0 "# #1・D# %+ (2)

", #
( "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 ’#($$%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 ;% 中国气象局北京城 市气象研究所,北京 "((()* ;& 云南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设计院,昆明 ’#($$"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 )
摘! 要! 利用 $((% —$((# 年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林冠上方的常规观测资料和涡度相关 观测资料, 对树冠边界层的大气稳定度频率分布进行了分析。分别计算了近地层尺度参数 和理查逊数, 并根据结果对大气稳定度类型进行了划分, 分析了大气稳定状态的时间变化, 对 $ 种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 种不同方法计算的稳定度变化趋势是 一致的, 但不同状态出现频次有所不同; 相对于近地层尺度参数法, 理查逊数法计算的大气 稳定度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明显, 而近地层尺度参数法则未表现出明显波动。 关键词! 大气稳定度;频率分布;近地层尺度参数;理查逊数;热带季节雨林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0 #& &"’ .*123#$0 *+ #&,*)-"’$’4&$*-(%#/ )’#)*2#/ $ $#(2+*$’)& %#2*-0 (2 5()"1#26.#22# *+ 7*1&"8’)& !"(2#9 /-01 2345", ,26-01 /78975:" , $ " ", # $ /; 1<78=<7 , +>01 ?75:83@7 , 1-> A<8B75: , +;0 C7@D8B75 , E>; A<58F7@% , 26-> # " ( !"#$%&’()&’’& *+,-".&/ 0,1&’". 2&+34’ ,5$"’4#4 6.&3478 ,9 +3<@5:8G<& ,H-0 2345:83D5:", :."4’.4#,;%’7"’( ’#($$% ,5$"’&;$ <’#1"1%14 ,9 24,(+&-$". :."4’.4# &’3 =&1",’&/ >4#,%+.4# >4? #4&+.$ ,5$"’4#4 6.&3478 ,9 :."4’.4#,04"@"’( "(("(" ,5$"’&;% <’#1"1%14 ,9 A+)&’ B414,+,/,(8, & 5$"’& B414,+,/,(".&/ 637"’"#1+&1",’, 04"@"’( "((()* , 5$"’&; C%’’&’ 0%"/3"’( B&14+"&/# 6.&34? # 78,;%’7"’( ’#($$" ,5$"’&; 2+&3%&14 A’"D4+#"18 ,9 1$4 5$"’4#4 6.&3478 ,9 :."4’.4#,04"@"’( "(((%* ,5$"’&) E 5$"’4#4 F,%+’&/ ,9 G.,/,(8 , $(() , :; (") : "%(."%&I <.)&$#%&:J@K4L D5 M34 =D<M754 DNK4=O@M7D5 L@M@ @5L 4LLP QD==4R@M7D5 L@M@ 75 $((% .$((# ,M37K 9@94= @5@RPS4L M34 T=4U<45QP L7KM=7N<M7D5 DT @MBDK934=7Q KM@N7R7MP @M M34 ND<5L@=P DT @MBDK934=48 M=D97Q@R K4@KD5@R =@75TD=4KM Q@5D9P 75 C7K3<@5:N@55@ DT +D<M3V4KM W375@I H34 @MBDK934=7Q KM@N7R8 @5L M34 =4K<RMK K3DV4L 7MP V@K 4KM7B@M4L NP XD5758>N<Y3DO R45:M3 @5L J<RY Z7Q3@=LKD5 5<BN4= , M3@M M34 Q3@5:4 9@MM4=5 DT M34 KM@N7R7MP 4KM7B@M4L NP M34 MVD 9@=@B4M4=K 3@L @ K7B7R@= M=45L,N<M M34 DQQ<==45Q4 T=4U<45QP L7TT4=4L V7M3 @MBDK934=7Q QD5L7M7D5KI H34 @MBDK934=7Q KM@N7R7MP 4KM78 B@M4L NP J<RY Z7Q3@=LKD5 5<BN4= 4F37N7M4L BD=4 TR<QM<@M7D5K 75 L7TT4=45M K4@KD5K @5L P4@=K, QDB9@=4L V7M3 M3@M 4KM7B@M4L NP XD5758>N<Y3DO R45:M3I =’0 8*$3):@MBDK934=7Q KM@N7R7MP;T=4U<45QP L7KM=7N<M7D5;XD5758>N<Y3DO R45:M3;J<RY Z7Q38 @=LKD5 5<BN4=;M=D97Q@R K4@KD5@R =@75TD=4KMI ! ! 在大气湍流扩散问题中, 常用大气稳定度作为 反映湍流状态、 扩散速率强弱的主要指标。如何客 观、 合理地确定大气稳定度是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研 究的问题。按照对资料的要求, 主要分为两类, 一类 是利用常规资料划分, 如 _@KU<7RR8H<=54= 方法 ( _8H
杨S 振等: 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大气稳定度特征
+.+
准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往往比采用不同近地层尺度参 数更大。对于在理论和应用中常用的近地层尺度参 数— — —!"#$#%&’()"* 长 度( ! ) 、总 体 理 查 逊 数 ( " $’ ) , 还没有统一的稳定度分类标准 ( 陈 泮 勤, +,-. ; 曹文俊和朱汶, +,,/ ; 范绍佳等, +,,, ; 殷达中 和洪钟祥, +,,, ; 靳建军和雷思维, 0/// ) 。 本文利用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森林通量 观测站的 观 测 数 据, 计算得到近地层稳定度参数 ( # $ !) 和理查逊数 ( " $’ ) , 对 0 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森 林冠层上大气的稳定状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 !"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 !" 自然概况 观测样地位于热带雨林北缘的云南省西双版纳 州勐腊县 境 内 的 国 家 级 自 然 保 护 区 内 ( 0+1 234 5、 +/+1+046, 海拔 327 8) 。该地区终年受西南季风影 响, 干湿季节变化明显 ( 张一平等, 0//9 ) 。分为雾 凉季 ( ++ —0 月) 、 干热季 ( . —9 月) 和雨季 ( 2 —+/ 月) ( 张克映, +,77 ) 。观测样地所在的热带季节雨 林距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定位研 究站的直线距离约 - (8, 林分平均高度约 .2 8, 郁 闭度 ,/: , 结构复杂, 分层现象明显, 藤本及附生植 物丰富, 板根及茎花现象显著 ( 任 泳 红 等, +,,, ) 。 研究样地的粗糙度 ( %/ ) 昼间为 /; ,+ < +; 2+ 8, 夜间 为 +9; 77 < 0+; +. 8; 零平面位 移 & 值 范 围 昼 间 为 .0; 9 < ..; 0 8, 夜间为 +2; / < 0/; + 8 ( 张 一 平 等, 0//7 ) 。 !# $" 观测仪器和资料处理 三维瞬时风速和温度及其脉动由安装在 9-; ( =>?@ . , =A8B% 8 高处的三维超声风速温度测定仪 ’CDD) 测量。=>?@ . 安装在铁塔 ( 3/ 8 ) 的逆风向, 这样受流场变形的影响较小。观测样地处于西南季 风区, 将探头固定于与正北的夹角为 0+/1 的 . 8 长 的铁臂支架上。仪器安装高度略高于树冠高度, 且 位于近地层内, 高于粗糙长度而小于边界层深。 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是自动的, 可以长时间监 测。数 据 采 集 系 统 包 括 2 个 数 据 采 集 器 (0 个 =E2/// , 0 个 =E+/F, + 个 =E0.F, =A8B’CDD ) , 数据 采集器通过同轴网络 ( !G, ) 与计算机连接, 从而可 获得原始数据。原始数据的记录和实时计算均由系 统软件 H"IICJ#CK ( =A8B’CDD) 完成。本文对 +/ LM 原 始数据采用常用的坐标变换法 ( 自然风系统 . 次旋 转, @J$BDC%J"KAK$"# K$DKCN ) 进行校 正, 并 进 行 OPH 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