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笔记
第一章有理数
1. 有理数的定义:能够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称为有理数。
包括整数、分数。
2. 数轴:一条直线,每一个点对应一个实数,反之亦然。
用于表示有理数和无理数。
3. 绝对值:一个数到0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例如,|x| = a,当x ≥ 0时,
a = x;当x < 0时,a = -x。
4.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加、减、乘、除。
需要注意运算的顺序和运算的法则。
5. 有理数的乘方:将一个数自乘多次,用指数表示。
例如,a^n表示a自乘n次。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 单项式与多项式:由数字、字母通过有限次乘法得到的式子称为单项式;由有限个单项式通过加减得到的式子称为多项式。
2. 合并同类项:将多项式中相同或相似的项合并在一起。
3.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直接去掉括号;括号前是“-”号,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都要变号。
4. 整式的加减:将同类项合并后,进行加减运算。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 方程的基本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方程有解,是指方程中所有含未知数的项都能通过四则运算得出确定值。
2.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 + b = 0 (其中a、b为常数且a≠0)。
一元一次方程只有一个解。
3. 解方程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和合并同类项等。
最后求解出x的值。
4. 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5. 解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6.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通过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方程得出实
际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