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护理-2019年文档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护理-2019年文档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护理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发病急、致盲率高,常双眼先后或同时发病、伴有全身症状的常见眼病。

主要治疗措施是应用药物降低眼压后,早日行小梁切除术,是减轻眼损害,促使视力恢复的最佳治疗方法。

现将42 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2 例,男18 例,女24 例,年龄34~83 岁,平均59 岁,平均住院15 天,其中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9 例,单眼14 例,合并双眼闭角型伴左眼视神经萎缩1 例。

实行双眼显微小梁切除10 例。

42 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2术前护理
2.1术前用药的观察与护理:青光眼主要症状是眼压急剧升高,降眼压是术前治疗的重要措施。

在临床护理中,严密观察病情,耐心听取患者的心声,遵医嘱用药,加强用药监护。

给药途中,严格遵循“三查八对一注意”的原则,用药前后要加强对患者的解释工作和监护。

手术前禁用扩瞳孔眼药水,以免诱发青光眼急性发作。

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通常用缩瞳剂降低眼压及缩小瞳孔,缩瞳剂能开放房角,改善房水循环因而降低眼压。

常用的缩瞳剂有:1%~2%匹罗卡品,前5 钟,滴1 次/ 分钟,1 滴/ 次,滴5次,从第六分钟开始,1次/5min , 1滴/次,滴5次;最后
30 分钟,1 次/15 钟,1 滴/ 次,滴2 次。

滴药过程中注意观察瞳孔变
化,滴眼药次数时间与间隔时间。

临床护理中,慎用安定、颠茄酊类药
物,以免引起瞳孔散大、睫状肌麻痹和扩张致眼压升高。

在使用高渗剂如:20%甘露醇静脉滴注时,对年老体弱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注意使用前询问病史,使用中密切观察有无胸闷、气喘、心悸等不适,以便早期发现心衰、肺水肿。

输液过程中有无乏力、头痛、恶心等症状,避免出现脱水过度或低钾现象发生。

使用后患者应平卧,勿立即起床,防止发生意外。

2.2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中的主要对象,心理学知识帮助改善和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1] 。

手术给每例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尤其对青光眼患者。

术前常担心视力,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及眼压控制程度而表现出焦虑、紧张、不安等症状。

护理人员应针对每例不同的性格特点,与患者交流,克服恐惧心理,保持心理平衡,并将青光眼发病原因、治疗及护理知识,术前、术后配合注意事项,详细向患者介绍,消除悲观心理,帮助熟悉环境,介绍医护人员情况,从而减轻陌生心理,稳定患者情绪,避免或解除导致其发病的社会心理刺激,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

同时向患者介绍青光眼治疗的基础知识、手术方法及效果,解释术前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利于手术的成功。

2.3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护理:术前3 日开始给患者滴抗生素眼
药水3~4 次/ 日,如氧氟沙星以冲洗结膜囊。

对使用多种眼
药水者,防止错滴或交叉感染。

术前1 日,术眼备皮、冲洗泪道、结膜囊。

指导患者练习面部盖布及眼球转动方法以配合手术,备好术中用药,对眼压不稳定者,术前30 min 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促进
房水循环降眼压。

术日晨再清洗术眼,然后无菌纱布覆盖,以保持局部清洁,减少术后感染。

术前可给予鲁米那0.1 g 肌肉注射,以加强麻醉效果。

3术后护理
3.1一般护理:患者术后术眼包扎及眼部不适,生活能力下降,希
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同情、帮助、关怀,护理人员应在生活上给予细心照
料,如进食、洗漱、大小便等,避免发生跌伤。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心理、
热情主动、耐心细致地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安慰[2] ,并重点向患
者介绍术后的治疗、护理的相关知识。

在护理治疗操作中,动作轻稳,使
患者有信任感和安全感。

3.2术眼的护理:患者术后给予术眼加压包扎,使用塑料眼罩或纱
布加以保护术眼,让患者平卧,头部制动4〜6h,避免术
眼受压。

瞩其切勿揉术眼,术后注意术眼有无渗血、渗液,敷料是否松动
或移位,有无眼肿、头痛、伤口剧烈痛者。

检查包扎的绷带是否过紧,
有无眼压增高迹象,遵医嘱使用镇静剂或止痛剂。

术后1 天开始揭开术
眼敷料,动作轻柔地清洁眼周皮肤和分泌物,避免碰撞手术切口,观察术
眼眼睑有无红肿,有无刺痛或剧痛。

及时正确地滴眼液、涂眼膏,一般
情况下3〜5 天后撤去敷料,1 周后拆除结膜缝线,若伤口未愈或渗水则
应延长拆线时间。

3.3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术眼前房有无出血。

如有出血现象即给予
半卧位或高枕卧位,使积血沉积于前房下方,并与医生联系,采用止
血、抗感染药物。

一般前房积血1 周内可逐渐吸收。

眼眶淤血是正常现
象,异物感多因眼内缝线所致,不需处理。

术眼疼痛是常见不适症状,一
般术后3〜4h最多见,如过后仍有疼痛,应警惕眼压升高和前房积血。

因此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疼痛原因,根据情况给予合理解释和精神鼓励,以增强疼痛的耐受性。

必要时通知医师,应用止痛剂,一般常用消炎痛25 mg口服,对止痛、降眼压有一定作用。

如头痛伴恶性呕吐,应测眼压,眼压升高,给予利水降眼压。

术眼前房浅及前房消失,常因滤过口引流过畅和手术创伤致房水生成抑制,虹膜晶状体隔前移所致,应卧床休息,术眼滤过区加一条状纱布卷,然后绷带加压包扎。

青光眼术后可有程度不同虹膜炎,患者术眼应给予散瞳药,1% 阿托品扩瞳,局部或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防止虹膜粘连,但应注意排除视网膜脱离、晶体损伤、异物或全身疾病。

滤过泡不形成,常因虹膜嵌顿及瘢痕闭塞滤过口引起,应遵医嘱应用5-FU半球后注射,每日1次。

拔针后,压迫局部数分钟,以防出血致眼睑水肿。

如出现眼睑水肿,可局部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术眼水肿。

4健康宣教
4.1 饮食护理:饮食要有规律,多食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纤维素的食物,多食蔬菜和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
食物,不暴饮暴食,禁烟酒,不要大量饮水,每次v 300 ml,每日不超过2 000 ml ,饮水过多,导致眼压升高。

4.2用眼指导:不能用手揉眼睛,术后3 天擦脸,禁止洗脸。

出院后,1 个月患眼绝对不能进生水、污水,有眼痒感时可滴一些滋润角膜的眼液,睡眠时枕头适当垫高,以免头部充血而引起眼部充血加重睫状体痉挛而引起眼压升高导致再次发病。

5出院指导
5.1 对术后视力较差的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嘱其按医嘱用药,注意眼及视野的变化,定期来院复查。

如发现看灯光有彩虹圈、眼痛、视力模糊或减退应立即来院就诊。

5.2滴眼药水的方法指导:滴眼药水前清洗双手、查看药水、清洁眼睑及眼睫毛,滴药水前先挤掉一滴冲洗瓶口。

体位取仰卧位或坐位时头后仰眼睛转向正前方,滴药时眼药水瓶要靠近眼球但不能触及眼睑及睫毛,以免污染瓶口。

轻轻分开上下睑,暴露下结膜囊,在囊中央滴
1~2 滴药水,不要滴在角膜上,以免增加不适感或迅速反射性闭眼睑使眼液挤出和损伤组织。

5.3出院后保持乐观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增强体制,预防感冒、咳嗽、打喷嚏等诱发眼压升高因素的发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