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意长安

诗意长安

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
《诗意长安》教学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巩英莉
教材分析:
这是立足于西安,自主开发设计的一节诗歌赏析课《诗意长安》。

学情分析:
探寻现代西安的美丽面貌,调动学生的实践体验,来品味长安的诗意之美。

教学目标:
品唐诗,了解盛唐景象。

寻访现代西安的诗意之美。

了解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西安人的文化自豪感。

课型:诗歌赏析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重点:通过品析唐诗,品味西安的诗意美。

教学难点:本课无课本依据,是从本地生活中开发的原创课型。

学生生活体验是否丰富,积累的关于长安的诗作是哪些,如何巧妙调度,是难点。

教具: PPT课件
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
学法:诵读法、交流法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西安航拍景象,有大雁塔、华清池、曲江等,渲染气氛,展现西安诗意之美,增强西安人的自豪感。

一、导入激趣
闻一多说“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说诗唐,诗唐者,诗的唐朝也。

”意思是唐朝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朝代,诵读唐诗就能欣赏到唐代的社会面貌和人物风情。

请看视频《唐诗》。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唐诗名句“终南阴岭秀”“碧嶂插遥天”“愿乘冷风去,直出浮云间”“秦岭愁回马”“心事两悠然”“行到水穷处”“月出孤舟寒”“云横秦岭家何在”“试登秦岭望秦川”等诗句,配以兵马俑、秦岭黄河等壮观画面、男女声高亢深情的演唱,雄浑的音乐,营造震撼感人的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奠定本课学习的感情基调。

二、品味唐诗之美,感受长安诗意
(一)同学们,你自己记得哪些描写长安的唐诗?你从这些诗中了解到唐朝的哪些情况呢?
1.唐诗中的京城面貌
“白居易的《登观音台望城》:“千百家如围棋局,十二街似种菜畦。

遥认微微上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内布局匀称、城坊整齐、皇宫官衙与市民住宅互不混杂的京城风貌。

参照长安城平面图,找找学校和你家所在位置。

2. 唐诗中的四季风光
长安的四季景色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背诵自己积累的相关诗句。

春夏秋冬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事变多丽人。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3. 唐诗中的山水名胜、文化景观
你知道西安哪些山水名胜、文化景观?
大雁塔、小雁塔、兵马俑、华清池、上林苑、乐游原、终南山、杜陵、少陵塬、香积寺、净业寺、草堂寺等,这些是唐代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物古迹和文化景观。

4. 唐诗中的国际交流
(1)兴庆宫
兴庆宫是李隆基作太子时住的宫殿,唐代就栽培牡丹,他和杨玉环在此赏牡丹。

沉香亭:
李白《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现在兴庆宫公园每年有牡丹展、郁金香展、菊花展,春节前后有梅花盛开。

阿倍仲麻吕纪念碑:
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在唐37年,回故乡前写了《望乡》:“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仲麻吕归国时,传闻他在海上遇难,李白挥泪写下了《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西安市兴庆公园“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的左右两面就刻着这两首诗。

李白的诗歌曾有这样的描述:“五陵少年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足见当时在长安去“老外”开的酒店饭馆“撮一顿”已是很平常的事了。

(2)乐游原
日本文字:和阿倍仲麻吕同年来长安的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用汉字楷书偏旁部首创造了片假名,空海和尚用草书偏旁部首创造了平假名。

看一看:かたかなカタカナ
当时的长安,不仅仅是驰骋四方的大唐游子们心中的温暖和骄傲,也是异国九姓百族们向往的文明中心,是当时整个东亚大地上煊煊赫赫的一轮太阳。

5. 唐诗中的雅士趣谈
唐代实行考试取士的科举制,这一制度极大地激发出普通读书人入仕从政、进入主流社会的热情。

王昌龄、高适、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商隐等人通过科举之路而通达仕途。

这些响亮的名字从中下阶层里脱颖而出,成为了这个时代的鲜亮标志。

成功者有雁塔题名的荣耀,有插花游街的风流,落第者也留下了雅谈趣话。

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轻,一日看尽长安花。


黄巢《不第后赋菊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表达了对长安、对权力的渴望。

6. 唐诗中的千古绝唱《长恨歌》
白居易的千古绝唱《长恨歌》,骊山华清池真山真水实景演出的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长恨歌》,运用现代舞剧好高科技艺术手段,再现了大唐盛世雄风。

曲江池遗址公园用巨大的石碑背面雕刻了《长恨歌》全诗,正面浮雕展示诗歌的意境场面。

《长恨歌》被打造成西安诗意之美的亮丽名片。

“…………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现在,华清池、东大、汤峪建有大大小小的温泉,“泡汤“这一古代贵族的享受,现在成了广大普通百姓喜欢的休闲养生方式。

7.人人能写诗,事事能入诗
武则天写了《腊日宣诏幸上苑》“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张打油写的《雪诗》“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7岁的骆宾王写了《咏鹅》,85岁的贺知章写了《回乡偶书》。

从封建帝王到底层农夫,从文人墨客到各行百姓,大家都爱写诗读诗,真可谓君能诗,民能诗;老能诗,少能诗;文能诗,武能诗。

——煌煌三百年,诗作万万千,真不愧是诗的唐朝。

诗成为唐朝人表情达意、人际交往最好、最普遍的工具,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写,就像我们现在写日记、发手机短信、织微博一样普遍。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积累的唐诗,了解唐朝的京城面貌、四季风光、山水名胜、文化景观、国际交流雅士趣谈、千古绝唱,师生一起品味唐诗之美,感受长安诗意,感受西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强西安人的文化自豪感。

(二)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安娃,你从西安找到了哪些诗意处所?
展示学生自己寻访拍摄到的有唐诗的照片,并介绍西安诗意景观,:有现在已经建成的大雁塔南北广场周围灯柱上印的,曲江池遗址公园地砖上凿的,有唐城墙遗址公园“吟诗坛”环形石壁上刻的,有大唐芙蓉园唐诗峡石头上和水边雕的,有环城公园墙壁上画的,有建筑工地围栏上喷涂的,有北郊融侨馨苑小区院墙上画的,有蓝田辋川村民房舍外墙上的画,有翠华山上巨石摩崖实物王维诗歌……有的是诗歌书法,有的是意境美妙的诗配画。

推荐同学们参观游览杜公祠、草堂寺、香积寺、青龙寺、大慈恩寺。

曲江在秦代就是皇家禁苑宜春苑,曲江到了唐代达到最辉煌的时期。

盛唐时的曲江,并不只是皇家独用的园林。

长安城里的市井百姓一样可以在此处赏春游乐。

每逢节日,此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诗人赋诗曲江和大雁塔的极多。

有兴庆宫、杜公祠、香积寺、环城公园文化墙、曲江南湖、大雁塔等景点。

【设计意图】利用西安是天然的语文大课堂这一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游览景点,拍摄美景,品味唐诗,加深理解西安景点与唐诗的密切关系,在广阔的生活中学习语文。

三、总结延伸
诗的唐朝,诗的长安,诗的西安。

诗意,折叠在秦岭的沟壑间,流淌在大小的溪涧里,闪耀在雁塔的灯柱上,镌刻的街边的石碑上,回响在吟诵的诗坛上,萦绕在西安的大街小巷,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诗意的栖居在西安这片土地上,踏着李白、杜甫、白居易曾经走过的路,走进文学殿堂,放飞文学梦想,说不定在座的你也会像莫言一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也许千年之后,有人会研读你的文学创作,就像我们今天品味唐诗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诗的唐朝,诗的长安,诗的西安激励学生踏着唐朝诗人的足迹,学好语文,创作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板书设计:
五、作业
1. 当堂练习 积累下列唐诗,欣赏唐诗里的长安风情。

《乐游原》·李商隐 《丽人行》·杜甫
《题都城南庄》·崔护 《寒食》·韩翃
《宫词》·张祜 《终南望余雪》祖咏
《胡姬词》·杨巨源 《长安古意》·卢照邻
2. 课后作业
西安娃,游西安,欣赏美景,了解文化。

充分发挥西安是天然的语文大课堂这一优势,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感受历史,在广阔的生活中学语文。

在周末、假期,迈开脚步,和父母家人一起,深度游西安,寻访诗意景点,拍摄照片,留存资料,写随笔记录自己的感受。

可以去杜公祠、香积寺、仙游寺、大雁塔、曲江池、唐城墙遗址公园等,长安 京城面貌
四季风光 山水名胜 文化景观 国际交流 雅士趣谈 千古绝唱 诗意 西安 上林苑 乐游原 终南山 曲江池
杜陵 少陵塬
韦曲 杜曲
大雁塔 小雁塔
香积寺 草堂寺
华严寺 净业寺
实地考察,拍照片。

可以去华清池看中国首部大型山水实景历史歌舞剧《长恨歌》,并拍照,留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