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贾生》优课创新教案设计

《贾生》优课创新教案设计

课题 课时
教 学 目 标
课外古诗词诵读《贾生》
1 课时

上课时间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人李商隐及其作品。 (2)在多层次的朗读中感知诗歌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歌抑扬结合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理解咏史诗托古讽今的含义,以及诗人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怀 才不遇的感慨,借讽汉皇来揭示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 的社会现实。
二.知人论世
1. 李商隐
【PPT 2】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 “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生逢末世,却在晚唐的诗坛上大放异彩。他胸怀远大抱负,对皇帝昏聩、宦 官专权、藩镇割据深为不满,志欲革除积弊,却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 排挤,一生沉沦下僚,困顿不得志,最终成为朋党之争的牺牲品。唐宣宗大中十二年, 四十五岁的李商隐郁郁而终。他的挚友崔珏在得知他去世的消息之后,悲痛万分,写下 了两首《哭李商隐》,当中有一句“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说的就是李商 隐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一生。
【明确】先扬后抑。先褒扬汉文帝看似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爱才,从而更加 突出他只顾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昏庸。
2. 【PPT 4】抑扬结合
清代诗人袁枚曾说过:“文似看山不喜平”,说的是诗文要讲究曲折之美。平铺直 叙、一览无余的作品,一般不会引人入胜。运用抑扬结合可以避免诗情直白呆板,变 直抒其情为波澜起伏。
三.整体感知 1. 全班齐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师: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诵读时要注意节奏和停顿。例如:“宣室求贤访逐臣”一句, 依照音节可划分为“宣室/求贤/访逐臣”;按语意可划分为“宣室求贤/访逐臣”。我 们按节奏齐读一遍,注意读出诗歌的韵味。(教师可范读) 2. 自主品读,理解诗歌内容。 师: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及赏析自主品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
后两句笔锋一转,“可怜”是“可惜”的意思,“虚”是徒然的意思,表达了作者 对汉文帝不顾百姓疾苦的批评之情,揭露了上文当中“ 圣主求贤爱才 ”的真相,其 实是“昏君求仙访道”,辛辣地讽刺了汉皇的昏庸。
4. 领悟诗歌主题。
师:请同学们进一步思考,李商隐写这首咏史诗,只是为了吊贾谊,讽汉皇而已吗?
【解析】这是一首托古讽今的咏史诗,讽汉皇实则刺唐帝,诗人借汉文帝宣室召见 贾谊,夜半倾谈鬼神的情节,讽君主昏聩,悲自身不遇。
教 材
教学重点
(1)领会诗歌抑扬结合的写作手法。 (2)理解诗人托古讽今的情怀以及怀才不遇的感慨。


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抑扬结合的写作手法。
教学策略
教法:(1)创设情境法;(2)任务驱动法;(3)点拨法。 学法:(1)自主探究法;(2)讨论法;(3)延伸阅读法。
教学过程(内容及步骤)
教法与学法
一.情境导入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注】汉文帝为了求贤曾在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里召见被逐之臣,论那贾 谊的政治才能,确实是十分脱俗超群。可惜的是谈到三更半夜徒然向前移 席,他问的并不是天下百姓,而只不过是鬼神的事!
宣室召见贾谊 夜半倾谈鬼神
3. 再读诗歌,分析人物形象。
圣主求贤爱才 昏君求仙访道 讽汉皇
刺唐帝 托古讽今 讽君主昏聩 悲自身不遇
【板书】
教学过程(内容及步骤)
教法与学法
贾生 李商隐
宣室召见贾谊,圣主求贤爱才(扬)
讽汉皇——→刺唐帝
夜半倾谈鬼神,昏君求仙访道(抑)
(托古讽今)
5. 【音乐】配乐诵读。
讽君主昏聩 悲自身不遇
四.研讨探究
1. 这首诗歌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译文】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梳妆, 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她后悔当初不 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解析】这首诗本写“怨”,而一二句却欲抑先扬,突出少妇登楼远眺春光时,天真 无忧不知愁,后两句笔峰陡然一沉,忽见杨柳色而勾起情思,一个“悔”字,写出少 妇内心的离愁别恨,世俗荣华不如朝夕相爱。全诗先扬后抑,耐人寻味。
师: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诗歌,抓住关键字词,分析诗歌中的汉文帝形象。
【解析】首句“求”“访”(咨询、征求意见),仿佛热烈颂扬汉文帝求贤若渴、虚怀 若谷,次句更表达了文帝对贾谊的赞叹之情。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 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 贤颂。
抑扬关系具体可分为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举例方仲永和长妈妈)。所谓“先扬 后抑”,就是欲贬损则先赞颂、欲表今日之衰则先写昔日之盛、欲抒苦闷哀愁则先写 激昂欢乐(以乐景写哀请)……说到底,先抑后扬是为了更加突出“扬”,而先扬后 抑则是为了更加突出“抑”。
抑扬
五.【PPT 5】拓展延伸(学生分四大组讨论) 1.【PPT 6】《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视频】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小视频去了解一下李商隐屡受排挤的仕宦生涯。
2. 贾谊
教学过程(内容及步骤)
教法与学法
【视频】我们再通过另一段视频去认识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 【PPT 3】贾谊(前 200—前 168),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 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 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 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 33 岁。司马迁对 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 贾”。 贾谊的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过秦论》是其散文代表作,辞赋以《吊屈 原赋》最为著名。
课前板书课题
说起李商隐,我们信手拈来就能背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无题》当中的“春 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又如《乐游 原》当中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再如《锦瑟》当中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 是当时已惘然”……他的爱情诗写得缠绵真挚,而咏史诗大多抒写时代离乱之感、怀才 不遇之悲,以及命薄运厄之慨。那么,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贾生》就是其中的一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