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超市配送模式的分析与改进研究文献综述学生:刘献军(东方科技学院09食科三班,学号200941905323)摘要: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效率高、商品齐全、购物环境舒适的超级市场正在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所以连锁超市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零售业的主流业态。
作为连锁经营的“神经中枢”物流配送显然已经成为连锁超市经营管理的一个重点。
目前我国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模式选择比较单一,统一配送率低,达不到规模效益。
已经有很多学者针对配送过程中的配送中心选址、配送路径规划、库存管理、分拣路径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作了相应的研究,物流配送体系已不断完善。
但是对连锁超市配送绩效起到很大影响的配送模式研究的较少,对于连锁超市配送模式的评判决策体系的探索和研究相对缺乏。
本文正是基于以上形势,针对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本文中连锁超市配送模式的改进建议和新的配送模式决策模型能为超市的经营管理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连锁超市;配送模式;分析;改进一、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自连锁超市行业在国外发展以来,造就了一大批的大型连锁企业,而以零售行业中的超市零售行业最为突出,世界零售业的巨头WAL-MART,CARREFOUR ,IKEA 等纷纷抢占市场,强大的企业销售量靠的是更为强大科学供应链管理,随着这些大型零售企业进驻中国的步伐,也给我过的零售业特别是超市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先进的企业必然有着科学的技术管理手段,其供应链管理技术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中在供应链管理末端中的配送模式研究也引起了国内外零售行业,学术界的重视,许多学者对物流配送模式从不同的方面,角度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大部分的学者的研究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企业运营管理的角度,专业技术,企业发展以及企业竞争,成本控制等角度对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进行了研究。
配送方法及模式的研究:文献[1]根据配送的途径不同将配送模式分为以下两类:(1)、直接配送模式(2)、间接配送模式;根据提供配送服务的主体不同,一般将其配送模式分为以下两类:(1)、自营配送模式(2)、外包配送模式。
文献[6]为我们介绍了现代物流系统的构建,根据商品的属性、运输距离、自己的运输能力以及季节等条件安排有关物流配送的活动。
文献[9]主要关注点在于对零售企业特别是连锁超市行业对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对于我国连锁超市的配送模式进行了客观的探讨,包括对于我们连锁超市在自身没有经济实力以及科学管理方法等不成熟的条件下也自建自营配送中心,从而导致配送中心根本不能达到超市配送的需求,效率低下,统一配送率不高,而且还浪费了很多的物流资源。
所以作者提出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能力来进行物流配送系统及模式的构建才是解决配送模式符合企业发展趋势的关键。
文献[10]比较宏观的提出了现代物流的概念,强调的是合理的物流配送一般会实现“最少的环节、最短的运距、最低的费用、最高的效率”。
连锁超市要想健康发展,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取胜,一定离不开先进的物流配送,以加强供应链的保障能力,快速响应顾客的需要。
文献[12]较之前的文献相比着重于对现有的配送模式进行优劣势上的分析比较,包括对供应商直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等配送模式进行其优劣势上的分析,提出它们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希望能够为企业经营者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此来使经营者在运营过程中注意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文献[15]从管理学的角度来对物流及配送进行管理分析,对物流配送过程中产生的配送管理费用,以及发生在配送过程中的个性化增值服务,包括储存,流通加工,包装等进行管理成本分析,帮助物流企业自身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并且也使所服务的连锁企业对不同商品,不同服务水平的要求得到满足。
文献[16][17]都主要从企业联盟的角度对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国内外)进行分析,并且焦点在于物流配送过程中信息流的收集利用,对于整合超市企业在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为企业联盟间的物流信息沟通提供方便提出了管理的建议方法。
连锁超市的配送:文献[2][3]为我们全面的介绍了连锁超市配送的特点及发展趋势,而这些特点在某一程度上决定了配送模式的建立,配送的范围,配送的线路,配送的频率以及效率等指标,因此,连锁超市的配送活动处于社会大物流系统的支线或末端,是靠近消费者的物流活动,是连锁超市的管理控制的关键环节,不是简单的储存与运输。
文献[4]将国外连锁配送与物资管理结合在一起,还涉及了国外连锁超市的发展状况,从配送规模上、配送功能上、技术装备上以及服务质量上为我们系统的介绍了配送在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比较完善的地步。
文献[5]着重于提出国内外连锁业配送模式的发展现状比较,对国内外的配送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特别是对国外连锁超市配送体系经历的三个阶段(传统分工格局型配送体系、支援店铺型配送体系和共同配送体系)进行了阐述分析,总结出国内外配送模式的优缺点,并对我过现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客观的建议。
文献[7]主要是讲述关于日本7-11便利店的配送体系,而从这个案例来分析我国连锁超市开展配送的实际情况,而7-11依托强大的物流配送系统,以其对物流配送中心的科学管理来降低产品,资源,人员成本,而对比来看我国连锁超市企业,虽然配送中心已近2500 家,其中连锁企业自建的就达1500 多家,但是造成大量配送中心资源的浪费和人员的闲置,使得配送中心的费用和物流运营成本偏高。
所以阐明并不是自建配送中心就一定好,一定科学的道理。
文献[8]主要着重于介绍建立连锁经营企业配送中心应该主要注意哪些关键问题,对于超市建立自营配送中心需要从配送频率,批量大小,商品的运输时间要求,节能环保,企业自身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的考虑。
文献[11]集中分析中国连锁超市物流的现状及其模式,对于中国连锁行业的几种主要的配送模式的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很多自建配送中心规模小,统一配送率不高;配送技术、设备落后,物流配送效率低下;配送功能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等都是中国连锁行业目前存在的严重问题。
文献[13]比较抽象的讲述的是物流工程的一些含义,包括从供应链的角度对物流配送模式进行分析,以及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分析配送模式的建立在一个供应链上的重要地位。
文献[14]主要专注于分析物流配送模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三方物流配送,从其概念,产生背景,发展趋势到其整个的配送模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从中发现了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是一个配送模式发展的大趋势,正在逐渐的被各种行业所采用,得到了广泛的提升,当然从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一些企业会慢慢的依赖第三方物流企业,久而久之会造成很多衍生出来的问题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解决。
文献[16][17]都主要从企业联盟的角度对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国内外)进行分析,并且焦点在于物流配送过程中信息流的收集利用,对于整合超市企业在供应链上的信息流,为企业联盟间的物流信息沟通提供方便提出了管理的建议方法。
二、对配送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应注意的问题:1、出发点问题对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应该明确其出发点是根据企业实际的自身情况,国内外现有的技术设备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企业现阶段发展的配送模式,而不能一味的照搬国外大型连锁企业的配送模式,这样只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2、评价指标问题对于一个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模式不应仅仅从它的规模大小,配送能力方面来考虑其是不是一个合理的物流配送模式,而要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资金预算,成本控制,产品构成,发展目标及趋势,市场现状,行业特点等等方面进行综合客观的指标评价,才有可能设计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配送模式来帮助其进行的运做。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从第一部分对国内外的研究可以看出,国际大型零售业特别是连锁超市企业正在向全世界进行战略扩展,而在亚洲的中国正是各个零售业巨头争先恐后想要占据的庞大市场,而我们自身的连锁超市行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没有走出自己的民族品牌,更没能走向国际市场,一般都是一些小型的零售连锁超市, 远杂诖笮偷牧闶哿 械纳 锪髋渌脱芯恳约跋喙氐墓芾硌芯空 迤鸩奖冉贤恚 乇鹗窃谖锪髡庖豢樯希 颐歉 敲挥惺裁淳 椋 谑导视τ弥猩婕暗暮芏辔侍猓 训仁 值耐怀觯 ⑶宜孀盼夜 尤?/span>WTO之后,市场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企业的竞争从市场,价格的竞争慢慢的转变为了成本的竞争,管理水平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而物流配送环节正好处在一个连锁超市行业能否正常,流畅的进行营业的关键地带,也是控制成本,科学管理的关键一环。
对于国外的技术模式,在我国这种特殊国情的环境下不能够完全的照搬,照抄。
所以对此方面的研究将会更加的变的深入,复杂。
因此对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模式方面的研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也还存在着很多的研究空白,尤其是在我国现有环境条件下已经用于实践的配送模式是否适合我国的连锁超市行业的发展方面,以及对现有的模式进行分析改进方面的研究。
总结如下:由于对物流配送方面的研究者的研究角度及着眼点不相一致,所关注的行业范围和领域的也有所不同,因此从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出发点的分类上,各位研究者存在很大区别,关注的点也不一样。
目前从比较宏观,理论抽象的角度,对此的研究涉及到了对现代物流系统的抽象概括,对于物流工程的理论设计,有比较笼统的对物流模式的构建等;也有从行业的角度出发,从地域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国内外比较典型的物流配送案例,从典型的连锁超市行业对物流的配送特点进行分析,并且探讨国内外的物流配送发展现状;还有比较微观,技术性的分析,比如就单个物流配送模式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世界上一些大型的物流配送系统进行研究,创造性的提出一些新型的物流配送模式等等,但都缺乏相应的实践证明其有效性。
各位研究者对与物流配送模式的分析特别是连锁超市行业的配送模式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但这些方法的可行性还有待于实践的进一步验证,现有的这些方法都还是一些比较宏观性的,没有个别针对性的方法,对于我国目前已经产生的配送模式问题可能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加之我国的连锁超市企业在综合实力上不能说换就换成另一种没有经过实践的证明的新型配送模式,就算是经过了实践证明,但是我国这样的特殊市场环境中没有实践过的模式也是不可靠的。
所以要找出一条比较实际有比较实用而且对企业不会造成巨大动荡,帮助其快速,正常,高效的配送模式是我国学者还需要继续关注的课题。
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空白,本论文的研究将首先立足于我国连锁超市行业的现状,对其已经套用的物流配送模式进行评估分析,从企业的自身实际能力,市场环境,成本控制,管理科学性,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以及本着对资源的节约,对环境的保护方面来进行尝试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