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言语治疗康复技巧

言语治疗康复技巧

言语治疗康复技巧儿童语言发展一、游戏●从游戏中学习,可提升儿童努力尝试的动力、自我主导能力。

游戏是幼儿的工作,能促进多方面发展:智能、创意、体能、社交、情绪。

▲幼儿2岁前的游戏技巧与语言能力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游戏的种类:探索性游戏体能游戏建设性游戏;假想性游戏社交游戏规则性游戏(这三种游戏与社交沟通能力有最直接的关系)◆让儿童在游戏中掌握符号,间接帮助他们掌握语言和文字的概念。

二、语前技巧(0—1岁)1.物品概念(语意)物品的恒存性(寻找失物的游戏)物品的运用物品的关联物品/图画配对2.模仿能力(语形)动作声音(声音的模仿会较困难,可做些有趣的活动,比如唱儿歌)3.初期社交技巧(语用)沟通动机作出回应互动沟通三、口语理解(一)理解指令1.语前理解(多数靠环境因素理解)可理解不同语调,明白“不”,理解日常指令、手势指令可回应自己的名字2.单词明白:身体部位、衣服、日常用具、玩具、食物、动作、形容词等。

3.两个元素的指令如:切苹果拿橙子妈妈的眼睛宝宝的耳朵4.三个元素的指令两个步骤的指令如:切大苹果切菜,然后煮菜5.四个元素的指令三个步骤的指令如:放大的球在花前面切开苹果然后洗橙最后切橙6. 复合句式打开书前拿出手册(二)理解问句1.较简单的问句正反式:有没有,是不是,要不要两项式:要A还是要B 什么(WHAT)哪里(WHERE)2.较复杂的问句谁(WHO)谁的(WHOSE) 为什么(WHY) 多少(HOW MANY/MUCH)3.较抽象的问句怎样(HOW) 几时(WHEN) 如果(IF)PS:3岁—3岁半可以理解“为什么”的问题,具备因果关联能力4岁半掌握“几时”的问题,具备推测能力(三)理解概念(认知能力)位置(方位)词语:上/下、前/后/中颜色:红、黄、蓝。

形状:圆、方、三角。

尺寸:大/小、长/短、高/矮。

比较式(对比)PS:2岁—2岁半可掌握大小3岁可掌握基本颜色4岁—4岁半可掌握复杂颜色四、口语表达1.单字2.两词短句如:大皮球爸爸吃3.三词句子如:我喝牛奶4.扩充句式如:哥哥玩红色皮球我去公园荡秋千5.连接词和、接着、最后、但是、如果6.复合句式如:戴帽子的姐姐吃雪糕7.叙事说故事,描述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五、推理解释技巧(逻辑推理)●具备的因素:年龄段对应具备的思考认知能力基本语言能力生活经验常识(这一点非常重要)●技巧:1.作比较:找不同,归类2.批评性思维:找错处,找出问题所在3.找出事件的起因4.推理5.预测事情发展6.解决难题7.解释推理、选择语音发展●以普通话为主述:声母21个,韵母39个,声调4声(补充:在对稼蔚进行的语言评估中,老师指出对于唐宝的语音训练,应以韵母的发音为主,而不是声母)●口肌能力发展(一)舌头1.舌尖左右运动2.舌尖向上运动:d t l r3.舌面及舌根独立运动:z c zh ch sh j q x g kPS:多锻炼舌头,通过摆动舌头左右、上下、前后,帮助舌头灵活转动,然后就是锻炼舌根不动、只动舌尖。

(二)嘴唇1.伸出唇部:u w2.缩拉唇部:i e j q x z c s y3.下唇缩拉:f4.下唇伸出:zh ch sh r(三)下颚1.张口:a o2.合口—张口:ma pa 3.张口—合口:am语言评估语言评估的内容包括:一、影响语言发展的因素评估途径:访问、日常观察主要有:1.家庭背景及居住环境2.健康状况3.社交发展4.发展历程(肌能、感官、协调、认知、语言)5.行为和情绪表现6.生活流程7.喜恶8.家长对儿童的期望二、语前技巧评估途径:访问、日常观察、直接测试(按需要)主要有:沟通动机眼神接触轮次(游戏、发声、说话)专注力互联注意(回应/引发)视觉/听觉追踪发声手势模仿能力(声音、动作、使用物品)配对能力:实物/实物实物/图片图片/图片相关的物品三、语言理解能力评估途径:访问、日常观察、直接测试主要有:(一)对不同的声音作出反应包括:1.能否对声音作出反应 2.能否寻找声音的来源3.能否分辨熟悉成人的声音4.能否分辨不同的语调,如称赞或责备(二)理解不同的物品及词汇包括:1.能否对自己的名字作出反应 2.能否理解不同的身体部位3.能否理解不同的物品及人物(常见或较少见)4.能否理解动作词汇(常见或较少见)5.能否明白与物品功用相关名称6.能否明白否定词、代名词、类别词等不同的词类(三)理解不同的概念包括:1.能否明白较常用的概念:干净/肮脏干/湿2.能否明白较抽象的概念:大小、基本形状、颜色3.能否明白方位概念:上下、前后、里外、中间4.能否明白时间概念:昨天、今天、明天(四)理解不同的指令包括:1.能否明白简单带有手势的指令,如:给我2.能否理解简单的日常的环境性指令如:丢垃圾脱鞋子3.能否明白两个关联物品指令如:把勺子放在碗里,把袜子放在鞋子里4.能否理解包含不同词性词语的指令不包含其他词性词语包含其他词性词语,一部指令,起立举手拍手二部指令把刀给妈妈,把苹果放进冰箱,拿红色杯子,放桌子上面三部指令把杯子和碗给老师,把书包和帽子给妈妈把杯子放在门后面把大杯子给哥哥四部指令把大球放在车前面,把两个绿色球给爸爸评估示例:把大球放在车前面准备的工具有:大球、小球、大杯、小杯、车、船,让儿童从中选择5.能否理解不同步骤的指令1个步骤:帮宝宝梳头 2个步骤:与宝宝握手,然后取毛巾3个步骤:喂宝宝喝奶,接着帮宝宝盖被子,最后拍一拍宝宝6.能否有程序性/非程序性的指令练习:1.伸出手跟儿童说“给”包含动作提示的一部指令2.把红色书放到椅子上面包含不同词性词语的四部指令3.拍拍手,点点头,然后闭上眼睛非程序性的3个步骤指令4.拿三个大的苹果放进书包包含不同词性词语的四部指令5.准备出门时,跟儿童说“背上书包”环境性指令6.刷牙,洗脸,然后睡觉程序性3个步骤指令(五)理解不同的问题包括:1.能否理解较简单的问题:两项式、有没有、是不是、什么、做什么2.能否理解较复杂的问题:哪里、谁、谁的、为什么、多少、怎样3.能否理解抽象及假设性的问题:如果、何时、多久、多远、多少钱(六)排列程序图包括:1.能否明白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2.能否排列程序图不同数量不同抽象程度:照片、线条图不同功能性:日常、非日常3.能否理解时间词:之前、之后4.能否理解时态:还没有、正在、已经、完了5.能否理解时间关联词:首先、然后、之后、最后PS:排列程序图工具有二步、三步、四步、五步,逐步开展。

(七)理解故事能否理解一些简单的故事,并回答有关故事元素的问题:时间、人物、地点、故事起因、经过、结局、人物感受四、语言表达能力评估途径:访问、日常观察、直接测试主要有:(一)发声及动作包括:1.会否用哭叫表达基本需要2.能否用不同的语调表达情绪3.有否发出没意识的声音4.有否发出有意识的声音5.能否用声音表示需要6.用不同的动作表示需要(二)运用单字或词语包括:1.能否说出熟悉的人物名称:爸爸、妈妈等2.能否说出常见的物品名称3.能否说出动作的名称4.能否运用不同的词汇:否定词、形容词、数量词、代名词等(三)运用句子包括:1.能否说出不同词组的句子句子结构例子双词句子人物+动词我吃;动词+物品玩玩具;动词+位置放在厨房;形容词+物品红色衣服。

三词句子人物+动词+物品妈妈喝汽水人物+动词+位置婆婆去超市四词句子人物+位置+动词+物品小明在汽车上看杂志人物+动词+名词+动词爸爸坐汽车上班2.能否使用不同的句式复合句子:因为妹妹没复习,所以测验不及格。

被动句子:妹妹测验不及格,被妈妈责备。

3.能否运用不同的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如果、就、虽然、但是(四)发问问题正反式、有没有、什么、做什么、谁、谁的、哪里、为什么、何时、怎样(五)运用语言作解难及推理包括:1.能否运用语言推理及思考事件的原因2.能否运用语言预计事情的结果3.能否运用语言作抽象的思维活动如:扩散性思维、聚敛式思维、解难、比较、说出矛盾之处、对字词作出定义(六)说简单段落或故事包括:1.能否描述简单的程序图或生活程序2.能否运用完整句子及关联词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3.能否自行说出或复述完整的故事包括7个文法: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感受五、口腔肌能PS:口肌练习只是语音技巧的其中一种,并不是说做了口肌练习就能提高语音,一定要做语音练习。

评估途径:访问、日常观察、直接测试(按需要)主要有:(一)构音器官及其功能器官:嘴唇、牙齿、舌头、硬腭、软腭、脸颊功能:对称、张力、活动准确性、幅度、力度、协调能力、速度及感知能力(二)日常生活功能1.有否流口水、不正常的反射反应、不自主的活动2.运用口肌的能力如:能否咀嚼食物,食物会否从嘴唇漏出,吸吮,吹气六、发音能力评估途径:访问、日常观察、直接测试(按需要)主要有:(一)评估声母、韵母、声调等(二)评估工具:相片、图片、文字、实物、故事书(三)诱导儿童自行说出单字/词语/句子(四)与儿童对话(五)找出有问题的音节或声调七、玩耍技巧评估途径:访问、日常观察、直接测试观察及评估儿童已掌握的游戏模式:1.早期在怀中的游戏(双向性社交游戏)2.探索性游戏3.因果性/组合性玩具4.功能性/相关性玩具5.假想性/程序性玩具6.角色扮演7.规则性游戏促进口语表达的方法一、鼓励运用手势语言手势运用是语言发展的一部分,相关研究表明,运用手势语言能使儿童:1.较年幼开始说话2.有较多的词汇3.较年幼开始说出短句4.八岁时有较高的智能5.促进与照顾者的关系6.有较高的自信7.促进社交情绪发展二、留意儿童自行发出的声音,由与这些语音相近的字词开始作训练ba:爸、包、抱、波、杯de:灯、蛋、电(话)ma:妈、猫、帽三、儿童玩耍时发出的声音,把声音与当时的情境联系起来作训练各种拟声词对于手势语言的说明:有条件的小年龄段的家长们,赶紧去找baby signing time或者baby signs 的书本或DVD,赶紧学了教自己的宝宝,这是帮助他们学会表达的第一途径,而且通过动手能力能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对于口肌训练的说明:以往我对于口肌训练有误解,一直都以为只要坚持多做口肌训练,就一定能帮助孩子开口说话,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评估辅导,才恍然大悟:口肌训练,只是语言训练的一部分,而语言训练实际上包含了很多层面的东西,比如: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具备这一阶段的能力;家长平时对孩子的知识的积累;孩子对生活经验、常识的积累;认知的能力;口腔肌能;表达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