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0第23卷第6期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Y unyang T eachers C ollege Dec.2003Vol.23No.6中英日常生活禁忌比较朱 光(江汉大学外语部,湖北武汉430056)①② [摘 要]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禁忌,这些禁忌会妨碍人们之间的交往。
为了国际交往的正常进行,必须了解这些禁忌,才能在交往中回避它,若触犯了这些禁忌,便显得唐突无礼,令人生厌。
禁忌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外交等等,文章主要介绍跨文化交际中的一些日常生活禁忌。
[关键词]禁忌;中国;英语国家 [中图分类号]G112;TS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72(2003)06—0122—02禁忌(taboo)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文化现象,所谓禁忌就是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禁止或忌讳人们做某种事情或说某种话,在跨文化的交往中常常会遇到这一敏感的问题。
不同的文化中存在着不同的禁忌,这些禁忌会妨碍人们之间的交往。
为了国际交往的正常进行,我们必须了解这些禁忌,才能在交往中回避它,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禁忌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外交等等,这里主要介绍跨文化交流中的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日常生活禁忌。
一、饮食禁忌饮食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自古以来都认为“民以食为天”。
每个国家或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而饮食禁忌便是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饮食禁忌既包括饮食的内容,即忌吃哪种食物,也包括饮食方式,即进食时忌讳某种行为或方式。
我们都知道伊斯兰教徒忌吃猪肉,印度教的教徒忌吃牛肉,佛教徒忌吃各种肉类,也就是忌荤。
另外,我们还知道进食时有各种规矩,西方人用刀叉吃饭,东方人用筷子,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也有各种禁忌,比如西方人进食忌刀叉出声,中国人也忌用筷子敲打盘子或饭碗。
英语国家的人们忌吃肥肉、粘骨和鸡鸭类的皮(烤鸭、烧鸡的皮除外),忌食各种动物的头脚、内脏做成的食品,忌吃某种特殊动物做成的肉类食品,如狗肉、蛇肉等。
忌食中国的臭豆腐、酱之类浓味食品,忌食大蒜或某些酸辣味道,忌食中国的奇异的汤类或菜类。
在饮食规矩方面,他们也有许多禁忌,比如,喝汤时忌出声;进餐时,忌大吃大嚼,狼吞虎咽;用刀叉取菜时忌叮当作响;尤其忌讳刀叉弄响了水杯。
如果弄响了水杯而又不中止,便会带来不幸。
自己不喜欢的饭菜要少要或不要,忌自己的菜盘剩下食物不用;餐毕,刀叉要在盘中按规矩放好,忌乱放;饭后忌当众剔牙;忌弄撒了盐;口中满嘴食物时,忌说话。
虽然中国人忌吃的东西几乎没有,但饮食规矩却很繁杂。
在这一点上,中国人又超过了西方人。
中国吃饭座位很有讲究,有上座下座之分。
上座是留给主宾或年长者的,入座时,尤其是宴请,不可不分主次乱坐。
如果宴请时有人陪客,陪客者忌异性。
当然西方人也有他们入座的规矩。
中国人吃饭时忌用筷子敲空碗,因为这是讨饭者的行为;忌把筷子悬在空中,眼睛搜索自己爱吃的菜肴;忌把筷子插在盛满米饭的碗中,因为那是死人的倒头饭。
吃饭前忌把空碗反扣在桌上,因为那是咒人生病。
吃饭时忌贪食;忌当众打嗝;忌当众松腰带;忌吃饭中途入厕。
在山东一带,迎客忌用水饺,因为规矩是“送客饺子迎客面”。
中国人过年、过节必须有鱼,取“年年有余”的吉言。
但有的地方在婚宴上,上鱼餐时,忌吃鱼头、鱼尾、忌动鱼骨。
这样做是为了祝新婚夫妇白头偕老,有头有尾。
在不少地方,吃鱼时忌把鱼翻过来,如果这样做即寓意翻船,给人带来厄运,在以打鱼为生的地方人们尤其忌讳这一点。
在饮食禁忌中,还应该提到喝咖啡、喝茶的某些禁忌。
在英语国家,咖啡和茶是两种常用的饮料。
有人喜欢浓咖啡,什么都不放;有人在咖啡里加奶和糖。
加入茶勺搅拌,然后端起杯子饮用,但忌用茶勺向嘴里送饮。
咖啡或茶一般在休息或饭后饮用,忌饭前或吃饭时饮用。
中国人虽然也在学喝咖啡,但更普遍的是喝茶。
中国人喝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人喝茶讲究“清冽淡香”,不论是北方人喜喝的花茶,还是南方人爱喝的各种绿茶,都以水洁茶香为追求,喝出茶的味道来,忌讳将其他佐料,如牛奶、糖之类的东西放入茶杯内。
中国人喝茶讲究小杯慢啜,忌讳大杯豪饮。
当然,中国人还忌喝隔夜茶或浸泡时间过长的茶,据说喝这种茶不利于身体健康,因为茶浸泡时间长了会溢出少许微量毒素。
除了以上这些关于饮茶方面的中西禁忌之外,东西方都认为茶具有某种预示的意义,听起来虽然迷信色彩较浓,但在民间流传已久,也算是一种习俗知识。
中国人喝茶时如果发现有茶梗在茶水中树起,喝茶人便十分高兴,这预示着有贵客临门。
但西方人发现的种种饮茶现象所具有的预兆意义却是截然不同的。
不少西方人,尤其是英国人,在饮茶过程中都很注重自己的一举一动,以防触犯禁忌,同时也十分留心观察杯中的茶叶。
他们认为如果不留神将茶壶的盖子盖上,那表示不速之客将要登门。
如果两个女子同在一把茶壶中倒茶,那将预示着在这一年结束之前,她们两人中将会有一人,或他们家族中将会有人生孩子。
如果有人摇晃茶壶中的茶水,那会预示着马上会有一场争吵。
他们还认为,如果茶杯的水面上漂浮着单独的一枝茶叶梗,那也是不速之客将要登门的预兆。
如果漂浮①②[作者简介]朱 光(1967-),女,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外语部讲师,主要从事中外文化比较研究。
[收稿日期]2003-05-19YY SZX B122的茶叶梗是硬的,说明来者将是男人;如果是软的,来者将是女的(《西方禁忌大观》)。
二、送礼禁忌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各国人民都有送礼的习俗,但都讲究送礼要得当,这就产生了有关送礼的禁忌,如果不了解这些禁忌就有可能弄巧成拙。
英语国家的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尤其是在他们的传统节日圣诞节,朋友同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送些小礼品是常有的事,但忌送重礼。
因为送重礼花费较多可能被认为是一种贿赂行为;另外,重礼意味着还礼时也要重礼,但他们没有这种习惯,也不想这样做。
其实中国人送礼也是主张“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
但社会上也流行一种陋习,这就是礼越送越重,钱越给越多。
这种送礼的方式已经成了贿赂他人的代名词、打通关系的敲门砖。
英语国家有用鲜花送礼的习惯,以花送礼是一种高雅文明的礼仪行为,但须明白什么场合中什么人需送什么花,千万不可弄错。
首先,送花忌送双数,因为双数的花被认为不吉利,因此,人们送花时总是送单数(除开数字13外)。
另外,花的颜色也有讲究,送花忌送白色的花,如白色的百合花,因为这种颜色被看作是厄运的预兆或死亡的象征。
由此,给医院的病人送花忌送白色或红白相间的花。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红色花象征生命力和炽热的爱情,粉红色的花象征忠诚的爱情,桔黄色象征蓬勃和朝气,紫色象征敬意和良好的祝愿,黄色花象征轻蔑,白色花象征死亡等等。
因此,送花时一定要注意赠送的对象和赠送的场合,不可按自己个人的意愿行事。
在美国,送礼还有一些特殊的禁忌习俗,比如,忌讳业务交往中送礼,以避免行贿的行为;忌讳送有自己公司标志的便宜东西,好像你是在为公司做广告;忌讳男士给女士送香水、衣物和化妆品(头巾和手绢除外);忌讳在公共场合送礼;忌讳在众人面前只给你一个人送礼,而使别人感到难堪;忌讳送了些不值钱的项链之类的物品,使受礼者感到你瞧不起她。
最后,我们还应注意,送礼一定要有缘由,忌讳毫无意义送礼。
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在婴儿出生、个人生日、男女结婚、相互拜访、重要的节日等情况下才送礼,中国人有大致相似的礼俗。
毫无缘由地送礼常使受礼者感到莫名其妙,弄不清送礼者的真实意图。
在中国,给老人送礼时忌送钟,因为“送钟”一词会使人联想到“送终”,送终即是为老人处理后事,那是不吉祥的,要绝对避免送此礼。
此外,也应避免给新婚夫妇送雨伞和梨,因为“伞”同“散”谐音,“梨”同“离”谐音,容易让人联想到分离,不能天长地久。
给香港人送礼时忌讳送单数,他们认为两个能给人带来好运气。
三、对节日禁忌世界上每个国家或民族都有共同的节日,如新年,也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如中国的春节、西方的圣诞节、伊斯兰民族的吉尔邦节等等。
不管是共同的节日还是各自传统的节日,人们都怀着不同的心情和愿望来庆祝它们。
元旦和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人们怀念过去一年的成就,祝愿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圣诞节是举国欢乐、合家团聚的西方节日。
当然,也有些节日是让人悲痛的,如西方的耶稣蒙难日。
不管是在哪种节日里,人们都想创造一种节日的气氛或欢乐祥和,或悲痛哀切。
正是出于这种良好的愿望,人们在过节时又不得不对自己的某些言行加以约束,以防不当的言行破坏了节日的气氛,带来晦气,冲走好运。
于是,节日禁忌也就由此而生。
圣诞节是西方的大节日,但这个节日的禁忌主要和圣诞布丁联系着。
英美等西方国家在圣诞节时做布丁就像中国人过春节包饺子一样。
不少西方人认为,搅动圣诞布丁能使自己在未来的一年中万事如意。
因此,在做圣诞布丁时,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至少要搅动一下布丁,并许下一个心愿,并相信这个心愿极有可能实现。
但禁忌是,搅动布丁只能按顺时针方向,不能逆时针方向,自己许下的心愿不能告诉任何人。
元旦是中西方国家共同庆祝的节日。
西方人十分重视这一天,因为这是一岁之首。
所以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人们在这一天言行格外小心,并以最恰当的方式开始这一天,以确保新的一年中的好运气。
他们相信,元旦的第一个访客是一个怎样的人,将奠定一年里是走运还是倒霉的基本格局。
在这一点上他们认为最吉利的第一个拜访者应是一个黑发的陌生人。
其次,则是黑发的朋友或熟人。
而长着红发,或长着斗鸡眼,或眉毛连在一起的人则被认为是厄运的使者。
第一个来访者若是女子也被认为是不祥之兆。
显然,在元旦这一天他们忌讳碰到一个会带来厄运的拜访者。
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他们常会做一些安排,比如,邀请一位男性朋友做自己家里的第一位访客;邀请一个人做几户人家、甚至整整一条街的第一位拜访者;邀请自己家族中合适的成员充当第一个来访者。
根据安排,新年钟声敲响之后,这个拜访者就应及时登门,以确保那些所谓不吉利的人先他而到。
如果第一个拜访者是家庭成员充当的,那么,在午夜之前,则要先将他打发到屋外去,以做好准备。
第一个拜访者还应携带一些礼物,不必昂贵,但要有象征意义。
比如可带面包,它象征着丰衣足食;可带煤块,它意味着温暖;可带硬币或盐,它们预示着财运亨通。
与英语国家一样,中国也有不少节日禁忌,但它们主要和我们的传统节日———春节联系着。
比如春节期间忌说不吉利的话如“死”、“病”、“杀”、“完了”、“没了”等;忌打破器物,如果打破了,忌说“破了”,而应立即说“岁岁平安”(“岁”与“碎”谐音),方能转凶为吉;忌正月初一这一天扫地倒垃圾,因为人们迷信这样会把运气和财气扫出倒掉;春节期间孩子忌多说话,因为孩子的嘴没有遮拦,大人们怕他们说出不吉利的话,带来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