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私法 第13章 海事国际私法的几个问题

国际私法 第13章 海事国际私法的几个问题


否存在过失的制约。共同海损分摊解决的是共同海损损失和
费用能否分摊以及如何进行分摊的问题,其与当事人的过失
具有密切的关系。同时,船方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构成共同海
损行为也不是共同海损理算规则所能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共同海损理算只是共同海损制度中的一个具体的方面,与
共同海损其他法律关系之间是一种独立并行的关系。共同海
25
二、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国际公约
国际社会一共制定了三个关于船舶所有人的海事赔 偿责任限制公约:
(1) 《1924 年关于统一海运船舶所有人责任限制的 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
(2) 《1957年海船所有人责任限制国际公约》; (3) 《1976年海事索赔责任限制公约》。该《公约》
1986年12月1日生效,并适用于中国香港地区。
中,原告因被告拒绝承担共同海损分摊额而提起诉讼,北海海
事法院主张,可参照《海商法》第 274 条“共同海损理算适
用理算地法”的规定,对共同海损的成立以及有关共同海损分
摊的诉讼都适用共同海损理算地法律。
21
三、共同海损的法律适用
对于中国《海商法》第203条和第274条的关 系,由于第274条是规定在第十四章“涉外关 系的法律适用”中,应优先适用该条规定指 引准据法;如果准据法为我国法律,再根据 第203条规定,如果合同有约定的,适用约定 的理算规则,没有约定的,则适用我国《海 商法》第十章。
8
二、 发生在船舶内部的侵权行为
对于发生在船舶内部的侵权行为,无论该 船舶是处于公海或某国领海,多主张适用 旗国法。
但是如果船舶处于他国领海之内,并且该 侵权行为影响领海国的利益,则主张适用 领海国法。
9
三、 因海上运送事故致旅客死伤、 货物毁损所发生的侵权行为
关于在海上运送中致旅客人身伤亡或行李 毁损,因有运送合同关系存在,所以有的 主张依合同准据法来解决运送人的责任问 题。但旅客安全常受到许多国家的强制性 法律的保护,这种法律不得在合同中运用 法律选择条款加以规避。
经1992年修改的1969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被 称为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它于2000年1 月5日对我国生效,1969年《公约》同时对我国失效,截至 2014年6月30日,1992年《公约》共有130个成员。
中国《海商法》第265条规定了油污损害的诉讼时效,即: “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3年,自损 害发生之日起计算;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时效期间不得超 过从造成损害的事故发生之日起6年。
17
二、有关共同海损的国际规则
在共同海损中适用较广泛的国际惯例是 《约克—安特卫普规则》。现行有效的有 1877年、1890年、1924年、1950年、 1974年、1994年、2004年和2016年规则,
各规则独立并行,由当事人约定适用哪一 版本。
现今共同海损理算适用最多的是1994年 《约克—安特卫普规则》。
11
第二节 海难救助
一、 海难救助的概念 二、 有关海难救助的国际公约 三、 海难救助的法律适用
12
一、 海难救助的概念
海难救助(salvage at sea)又称海上救助, 是指对遭遇海难的船舶、货物和客货运费 的全部或部分,由外来力量对其进行救助 的行为,而不论这种行为发生在哪一水域。
海难救助是从纯救助(pure salvage)开始的, 后来发展成合同救助(contract salvage)。
海上侵权行为 海难救助 共同海损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2
第一节 海上侵权行为
一、 船舶碰撞 二、 发生在船舶内部的侵权行为 三、 因海上运送事故致旅客死伤、货物毁 所发生的侵权行为 四、 国际油污损害
3
一、 船舶碰撞
(一) 船舶碰撞的概念 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
可航水域发生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或者 虽然实际上没有同其他船舶发生接触,但 因操作不当或者不遵守航行规章,致使其 他船舶以及船上的人员、货物或者其他财 产遭受损失的情形。
中国《海商法》第275条规定:“海事赔偿 责任限制,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 律。”
6
一、 船舶碰撞
【案例13.1】“易迅”轮与“延安”轮碰撞案
原告利比里亚易迅航运公司所属巴拿马籍 “易迅”轮自天津港装货驶往香港途中,与
被告巴拿马金光海外私人经营有限公司所属 巴拿马籍“延安”号货轮在位于34°22N, 123°02E的公海发生碰撞。碰撞时,“易迅” 轮为让路船,“延安”轮为直航船。两船在
4
一、 船舶碰撞
(二) 有关船舶碰撞的国际公约 国际社会先后制定了5个有关船舶碰撞的国际公约,即: 1910年在第三届海洋法外交会议上通过的1910年《统一 船舶碰撞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我国1994年加入) 1952年《统一船舶碰撞中民事管辖权方面若干规定的国 际公约》 1952年《统一船舶碰撞或其他航行事故中刑事管辖权方 面若干规定的国际公约》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公约》(我国1980年加入) 1977年《统一船舶碰撞中有关民事管辖权、法律选择、 判决的承认和执行方面若干规则的公约》。
5
一、 船舶碰撞
(三) 船舶碰撞的法律适用 1. 适用侵权行为地法; 2. 适用法院地法; 3. 适用船旗国法。 中国《海商法》第273条第1款规定:“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 适用侵权行为地法律。”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7 条规定:“侵权行为地的法律包括侵权行为实施地法律和侵 权结果发生地法律。如果两者不一致时,人民法院可以选择 适用。” 中国《海商法》第273条第2款规定:“船舶在公海上发生碰 撞的损害赔偿,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 中国《海商法》第273条第3款规定:“同一船籍的船舶,不 论碰撞发生于何地,碰撞船舶之间的损害赔偿适用船旗国 法。”
因1994年《约克—安特卫普规则》与
《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相关,随着
《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的生效,其作用
必将日益突出。
18
三、共同海损的法律适用
各国立法和国际条约对于共同海损的法律适用主要 有以下三种做法: (1) 适用当事人自己选择的法律。 例如,中国《海商法》第203条规定:“共同海损理 算,适用合同约定的理算规则;合同未约定的,适 用本章的规定。” (2) 适用船旗国法。《布斯塔曼特法典》规定:“确 定为个别海损或共同海损以及船舶和船货各应分担 的比例额,适用船旗国的法律。” (3) 适用理算地法。 中国《海商法》第274条规定:“共同海损理算,适 用理算地法律。”
中国《海商法》第209条规定:“经证明,引起赔偿 请求的损失是由于责任人的故意或者明知可能造成 损失而轻率地作为或者不作为造成的,责任人无权 依照本章规定限制赔偿责任。”此规定与《1976年 公约》的规定在原则上是相似的。
26
三、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
有的主张适用法院地法,有的主张适用行 为地法或船旗国法。
也有学者认为,从中国《海商法》第203条和 第274条的规定来看,我国共同海损的法律适 用首先适用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当事人 没有选择准据法时,适用理算地的法律。 22
三、共同海损的法律适用
从立法技术上讲,这两条规定合并在一起会 更清楚一些,如果分两条规定,至少应该把 它们放在一起。为了准确表述共同海损理算 的法律适用问题,建议修改《海商法》时, 把两条合并,规定在第十四章中:“共同海 损的理算和分摊,适用合同约定的规则;合 同未约定的,适用理算地法律”。
23
第四节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
一、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概念 二、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国际公约 三、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法律适用
24
一、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概念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一般是针对一次事故所 引起的各种索赔的综合性的责任限制。它 是指在发生重大海损事故时,作为责任人 的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和承租人等,可根 据法律的规定,将自己的赔偿责任限制在 一定范围内的法律制度,是海商海事业务 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保障。
第十三章 海事国际私法的几个问题
国内国际私法学界有在国际私法中单独 划分出海事国际私法的做法。本章阐述了 海上侵权行为、海难救助、共同海损和海 事赔偿责任限制等海事国际私法问题。本 章要掌握的重点是: 海上侵权行为 海难救助 共同海损
1
第十三章 海事国际私法的几个 问题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共同海损的范围以及分摊标准等均有规定,即理算业务几乎包
括了有关共同海损的所有问题,因此应对“共同海损理算”一
词做广义解释,其准据法应适用于共同海损的各个方面,而不
仅仅限于理算程序。司法实践中也有法院持此种观点,在“海
南华联轮船公司诉广西国际合作经贸公司、中国人保共同海损
分摊纠纷”案(北海海事法院(2000)海商初字第 054 号)
1974年《海上旅客及其行李运输的雅典公 约》。中国于1994年3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 决定加入该《公约》及其1976年议定书。
10
四、国际油污损害
油污损害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1969年国际海事组织在 布鲁塞尔主持订立了《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并 于1980年4月29日对中国生效。
该《公约》还有几个议定书:1976年《特别提款权议定书》 (1981年生效,中国1986年加入)、1984年《议定书》(已被 1992年《议定书》替代)、1992年《议定书》(1996年5月30 日生效)及2000年《修正案》(2003年11月1日生效)。
19
三、共同海损的法律适用
对于《海商法》第274 条的“共同海损理算”的范畴究竟有
多大?我国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观点,主要观点不外乎“严格
解释”和“扩大解释”两种。持严格解释立场的学者认为第
274 条中的“理算”应作狭义的解释,共同海损理算和共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