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
个人到群体的心理变化看似 难以理解、难以置信,实则有 迹可寻。今天,《乌合之众》 以其对大众心理的精辟剖析, 已成为众多理财专业人士荐阅 的书籍。
24
弗洛伊德认为,群众
聚集的向心力,是其成员 对于领袖的忠诚感。我们 对于群众领袖的感受,是 源自于孩童时期对于父亲 的观感----这是由信赖、权 威、害怕、 寻求肯定与潜
行为金融学
Behavioral Finance
主讲人:
姓名
陈文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2
课程结构
1 概论 2 证券市场异象 3 前景理论 4 认知偏差 5 心理偏差与偏好 6 金融市场中的个体心理与
行为偏差
7 金融市场中的群体心理 特征与金融泡沫
8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与组 合理论
9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与行 为投资策略
3
引导案例:跌宕起伏的股票市场
案例目标: 标准金融学认为有二个经典的假说:理性人和
有效市场。然而行为金融对此提出了质疑: 市场真的完全有效? 人真的完全理性? 在本章的开始,以股市的跌宕起伏作为案例,
从本案例中可发现,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市场 也并非完全有效。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中会表现出 非理性的因素,而股市由于受投资者各种认知偏 差和心理偏差的影响,也往往是非有效的。
,同时也受利率、汇率、通胀、国内外政治经济
环境、市场买卖力量对比、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
影响。股市的这种波动与实体经济的波动相比,
往往更为剧烈、更为频繁。
5
6
从1929年的股市大萧条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石油危机”,再到1987 年美国的“金融地震”,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7年的美国次贷 危机,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加强。每次危机周期中,股市上的股票指数都 经历了一个先节节攀升,进而急剧下滑的曲线。从2000年到2008年美国 标准普尔指数的季度涨跌幅变化图中我们看到美国股市所经历的剧烈震荡 。源自大癫狂描述了人类历史上最愚
昧、最癫狂和最可悲的几个可怕错 觉和几个群众狂热的事件,包括:
1634年发生于荷兰“郁金香狂热”; 1720 年发生于英格兰的“南海泡沫”
23
《乌合之众》对理解今天仍 不失现实意义:
• 日本普通民众为何曾变成战争 机器;
• “文革”青年为何曾变得丧失理 性;
• 入市股民又为何会变得群情激 亢?
4
案例内容:
•
证券市场自诞生就是一震荡不安的地带。作
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股市也是经常风云变幻、
起伏不定的,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上下波动。
股市有自身的特殊性。与一般商品市场不同,股
市是一种虚拟经济。在股市上买卖的不是普通的
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商品,而是可在未来获得收
益的金融资产。股价不仅取决于公司的经营状况
在叛逆等需求混合而成。 当我们加入群众之后,思 考模式将退化到孩童时期 的水准。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Sigmund Freud (1856—1939)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一个假设,认 为病人把曾经有的情绪经验排除到意识之外 ,由此阻碍了许多心理能力;通过催眠回忆 后,情绪发泄了,病就痊愈了。由此逐渐发 展了精神分析技术。
早期阶段
(19世纪-1960)
心理学 行为金融阶段
(1960-1980)
金融学 行为金融阶段
(1980-)
21
《The Crowds》 《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
1.早期阶段 19世纪Gustave Lebon
7
• 在中国,股市更疯狂。2005年4月股权分置改 革政策的提出为导火线,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 下,股市迎来了又一轮大好牛市。在经历了数年 的萎靡不振之后,2006-2007年股市峰回路转,一 路飙升。尤其是自2007年初以来,上证综指从 2700多点攀升,一度突破6000点大关。截止到 2007年11月22日,沪深两市账户已新增5600万, 达到13500万户,与2006年相比几乎增加72%。
12
13
14
15
第1 章
概论
2011年11月7日
本章结构
1.1 行为金融的历史与发展 1.2 行为金融的相关学科基础
1.3 行为金融学的内涵 1.4 有效市场假说
17
“股票市场波动印 证的并不是事件本身 ,而是人们对事件的 反应,是数百万人对 这些事件将会如何影 响他们的未来的认识 。换句话说,最重要 的是,股票市场是由 人组成的。”
-----华尔街的“投资奇才”Bernard Baruch
18
巴鲁克的“股票市 场是由人组成的”这 句话已深入人心,以投 资者心理和行为为研 究对象的行为金融学 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的 经济学家的关注,并 逐渐成为国内外金融 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9
1.1 行为金融学的历史与发展
20
行为金融学发展 三个阶段
8
然而,进入2007年11月份以来,中国股市出现了调整性的下跌,上证综指还一度 跌破5000点关口。2008年股指持续走低,甚至年底已跌破2000点,市值严重缩水。 从05年到08年沪深300股指的涨跌幅变化图中可明显地看到以07年6月为转折点前后 巨大的反差。中国股市神话般的“跌宕起伏”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尤其是金融界关注的 焦点,中国的股市怎么了,股市一路飘红的背后是否隐藏着虚假的繁荣呢。
的“群体”和Mackey 的“非凡的公众错觉 和群体疯狂”是两本 最早研究投资市场群 体行为的经典之作。
22
郁金香狂热始于郁金香 花球的多头市场,长期的 大多头行情,使荷兰人相 信郁金香价格将持续上涨 。许多人舍弃原来的事业 转而从事郁金香的种植、 交易或经纪工 作。银行接 受郁金香做为抵押担保, 更进一步增长投机活动的 热度。最后,恐慌性的卖 出浇熄了群众的狂热,许 多人因此而破产,整个国 家为之撼动。
9
10
• 跌宕起伏的股票指数在传统金融理论下 已无法得到充分的解释。
• 很多专家开始了新的研究视角,对投资者 包括散户和机构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并逐 渐构建起了行为金融学的框架!
11
• 案例思考: 投资者在投资行为中表现出哪些非理性
的因素?他们到底是如何选择证券进行投资 的?投资者的这些非理性的行为因素会对股 市波动和资产定价产生怎样影响?通过对行 为金融的学习,大家会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有 一个很好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