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不是伪科学

中医不是伪科学

中医不是伪科学中医是否为科学,是近年来争论的焦点。

其中,不少受过高等教育的在医学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人断言:中医就是伪科学。

不过,也有很多这样的声音:中医博大精深,讲究标本兼治,从源头治疗疾病,并且没有西药的毒副作用,更胜西医一筹。

对于中医的‘真’‘伪’之说,还要先来说一下“科学和伪科学”。

科学是暂时可被知而还没有被推翻的知识;是揭示事物真相的学说;是崇尚真理和真实的人们的,永无止境地探索、实践,阶段性地趋于逼近真理,阶段性地解释和揭示真理的阶段性、发展性、历史性、辩证性、普遍性、特殊性、信息性等特点,尽可能不包含自相矛盾的知识体系,且是一项成果的绝大部分有利于造福人类社会的高尚事业。

科学的特点是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

伪科学是指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维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论、李森科的无产阶级遗传学等。

伪科学不同于一时的科学错误,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要害在于,它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冒充科学,把已经被科学界证明不属科学的东西当作科学对待,并且长期不能或者拒绝提供严格的证据。

那么该如何辨别科学和伪科学呢?一般来说,伪科学经不住科学常识(及科学方法)的检验,可以经过以下的特征进行判断:1)没有实验证据就进行断言;2)在存在矛盾实例的情形下进行断言;3)不能进行重复性实验;4)断言不合逻辑;5)在存在多种可能解释的情况下仅取其一。

根据以上内容,可以断定为的生活中的伪科学的有:脑白金的宣传中将药理作用仍有争议的褪黑素进行无限制的吹捧,并将其命名为脑白金,将分泌褪黑素的松果体命名为脑白金体,以达到误导公众推销产品的目的。

那么,中医是不是也是伪科学呢?有人说:中医是最大伪科学。

因为中医不符合科学的可重复验证、可证伪、自身没有矛盾等的这些特点。

具体表现在:同样的病人不同的中医来看会有不同的方子开出来,同样的方子不同的中医会有不同的解释,同样的病情不同的中医也会有不同的诊断。

中医科学说的反对者正是抓住了科学的理性客观、可证伪、存在一个适用范围和普遍必然性这四个基本特性,认为中医并不具有科学的这些特性。

但是我想说的是,科学究竟是什么,也许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绝对正确的定义。

我不想说的那么抽象,通俗一些,我认为科学并不能代表一定正确,不是只要带上了科学的帽子就是绝对的真理,也不是说不科学的东西就是错误的,应该被公众批判的。

西方医学被大家认为是科学的,只是因为在当今世界,它以一种可验证的系统知识存在着,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系统之外的因素,这些因素是现阶段人们没有能力看到的。

所以西方医学也不是绝对真理。

而中医诊断之所以有这样的多样性,那可以解释为世界万物本本来就是在不停的运动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不同的中医会有不同诊断等这些东西正是因为中医讲究整体性,而且中医在其积累经验的方面也是不同的,难道只有一成不变才可以说是科学吗?再者说很多中药材的功效是可以替换和互补,这在西医里不是也有这种情况么?同样是炎症,也可以用不同的消炎药来治疗。

不管中医是否是科学的,它绝对不是伪科学。

在我看来,如果一定要用以上的科学伪科学定义说中医不科学,那么好,中医没有被现代科学所认可,没有像现代医学一样的固定指标。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说中医是伪科学呢?中医本无所谓科学,为什么一定要把它和科学关联的到一起呢?这就好像甲醇本身不是假酒,但你非把甲醇当成酒卖,甲醇就成了假酒了。

中医本不是这样的科学,但是有人非要把中医说成是科学,中医也就成了伪科学了。

科学是一种方法,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合乎这个方法的就是科学,不合乎这个方法的就不是科学,很简单的事。

科学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逻辑+实证。

而中医是没有逻辑学的,用的是玄学(阴阳五行)做指导,“医者,意也”讲究的是牵强附会。

比如以实践著称的李时珍,就在《本草纲目》中说春雨治不孕,取“春主生发之意也”,还说“验之如神”。

这就是中医的“意也”,还有大量的什么孕妇吃兔子生子会豁唇之类的,都是同样的意也出来的。

这种方法不可能是科学的方法。

有人可能觉得现在中医已经不用这些方法了,其实不然,央视《中华医药》栏目一个中医嘉宾说:鸽乃合鸟,吃鸽子蛋可治性冷淡,鸽子在天上飞,吸收的天之气多,吃鸽子肉能补人的天元志气。

这中说法和春雨治不孕是一样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中医到现在还在用,怎么可能成为科学?但是能因为他在某些问题上不科学就能说它是伪科学吗?就能把它全盘否定吗?当然不能。

中医作为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几千年来解除了众多人的疾苦,而时至今日,中医遭到很多人的歧视,认为是伪科学。

随着现代微观科学,比较科学的发展,很多人开始不相信中医,包括一些西医甚至中医工作者,这无疑是中医的悲哀,国人的悲哀。

中医不是伪科学,中医是属于中国哲学范畴的。

对于中西医学的科学碰撞,可以说是中西方的思维方式的不同。

东方的思维是系统整体思维,而西方则正好相反。

学术界和社会上所谓的中医存废之争并不是第一次,而是多年来存在的问题,争论了好几十年。

应该说本来这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不成问题的问题,可为什么几十年来争论不休?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方克立说:“我想关键是在哲学理论上出了问题,在思维方式上出了问题,就是把西方重分析、重实证的思维方式,看作是唯一科学的思维方法,而把东方的系统整体思维、阴阳平衡理论看成是非科学的,甚至是伪科学。

”那么,什么是东方的整体思维?讲到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任继愈老先生打了一个有意思的比方。

他说,比如,中国人写通信地址通常是从大到小,先写国,再写省,再写什么市、什么县、什么村,最后是什么人收;而西方人写通信地址,则习惯从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

再比如,买东西找零钱,国外的商店习惯先找给你分,然后是元。

而我们喜欢先找整钱,从百元到十元最后是几角几分。

中医的思维方式,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它和中国哲学的思维方式一样,强调一个整体的观察。

国家社科基金中医典籍研究与英译工程首席科学家罗希文指出,中医学整体相关的理论是用非常辩证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看待人体,这种观点不被西方所谓的正统医学承认。

所以,我们中国人有责任向全世界说明真相,如果不这样的话,人类的科学发展真的要进入一个非常不科学的状态。

近一百年来,中国医学为什么会遭到如此重大的打击,实际我们想起来也并不奇怪,历史上中国战败以后中国人的自信心没有了,认为中国所有的东西都是不好的,但是以医学为代表的情况正好相反。

现在我们保留下来的不能被西方医学彻底压倒的中医学,是因为它科学,所以它才不能被伪科学打倒,这是真理。

反对中医的观点基本属于无知,过去一般人常常认为,中医就是个医学问题,中国哲学家为什么要把中医归类在中国哲学里?对此,方克立分析认为,中医哲学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黄帝内经》是中医哲学的原点,也是中国哲学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过去有一种认识是很片面的,就是认为中国哲学主要是社会政治学、道德伦理学,中国哲学疏于对自然界的认识,没有很高的自然科学要素。

其实中国古代的农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数学等等,都归属于中国哲学的认识理念。

中国哲学特有的究天人之际、看阴阳之责的自然哲学和生命哲学;就中国的医学对人体的研究,对天人关系的研究,对人体身心内外关系的研究,几千年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医病延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我们过去对这一块的理论研究还远远不够,就是没有把老祖宗这些好东西继承下去。

所以我认为中国哲学研究的领域还要扩展,不能把中医哲学这重要的一块疏忽了。

罗希文说:中国哲学主要分为儒、释、道,但这三个方面并不代表全部,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天人相关的生命观和相关医学,这些道理也是中国哲学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现在认识到这么一个情况之后,就应该马上做一些挽救的工作。

中国哲学史应该是包罗万象的,如果不把“医”这个最重要的问题包括进去,怎么能称为哲学史?我们现在面临的任务是,要重新认识一下中国哲学整体的情况。

现在有人反对中医学,我把这个问题的现象归结到一点,就是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尤其在认识人自身的方面应该说是很不成熟的;一些人提出反对中医的观点,基本是处于无知状态,反对中医就意味着反对五千年文化的历史,这是毫无道理的。

如果从哲学角度来定义科学,那么我认为科学可以定义为科学是正确解释和反映自然本质与规律的一种人类思维和逻辑,或者是人类对某种可以探求到自然真谛的方法的评价。

中国古代哲学就是一种宏观的科学。

古人们用其高超的智慧,参悟自然大道,发现自然规律,演算出农历,二十四节气等至今沿用且十分准确;现代人太多的强调微观,强调眼见为实,认为这才是科学,其实自然界是很复杂的,人类的感官也是有限的,很多东西其本质是看不见的,不等于不存在,不等于不科学,如经络。

另外,物质到底是什么?分子?原子?中子?电子?是不是还能分下去?分到底究竟是什么?还能看得见摸得着么?还是物质么?很多现代科学真的是他们所谓的科学吗?我举个例子:万有引力可以推出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从而进行发明创造,而万有引力又是怎么来的?就是物体和物体之间有相互吸引的力存在,没有为什么,就是这么回事!怎么样?科学是不是不讲道理了,强加于人了?所以说,自然界就有它的客观规律存在,没有为什么,人类的思维总要问个为什么,其实是永远得不到完美答案的。

无论是中国古代哲学,还是现代科学,都一样,都应符合自然规律,都无法最终用人类‘为什么’来解释。

哲学是高于自然科学的科学,哲学是探讨宇宙中最基本的问题,是一切科学的统帅,很多人认为哲学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其实它才是与你最息息相关的。

人活着的最大目的应该是如何获得幸福和快乐,而这些是自然科学所创造的物质享受所不能真正给予的,正确的处世哲学才是带给人快乐的根本。

没有正确的哲学指导,科学研究就会失去方向,甚至会给人类带来灾难。

如最近网上沸沸扬扬的"敬畏自然与否的问题",本身就是哲学问题,方周子、何祚庥等人没有很好的哲学观念,只知道大谈科学,实际已经走入误区,他们认识不到,其实和别人辩论了半天,辩论的就是哲学问题。

哲学问题解决不了,自然科学的研究也就失去了意义。

中医理论根源于中国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总的来说是一种人生观、自然观,其理论直指事物的本来面目,即本质,从而使我们对自然对自我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与自然相合,与道合真,达到极乐境界。

按宗教大致分为佛教、道教、儒教,正所谓三教归一,殊路同归。

古人倡导"天人合一",为何?人乃自然造化,从精卵结合到分裂成人,无不是接受了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也是自然规律运化使然。

人身就是一个小宇宙,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天有四时寒暑,人有湿寒燥热,地有山川河流,人有五官百脉,古人讲人与自然相合,以保其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