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ppt
2013-7-25
9
第一部分:认识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的学科建设 教育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思考
什么是教育技术?
2013-7-25
10
第二部分:教育技术和教育改革
教育技术能做什么? 教育面临的挑战 教育技术的作用 技术改变教育的可能性和局限 性 改革的策略
2013-7-25
小结
• 通过几十年的个别化教学实践,形成了一 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学习效果 是教学目的和衡量标准的指导思想和个别 化教学模式。 • 形成了初步的系统分析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2013-7-25
29
1.1.4 系统化设计教学
• 系统化设计教学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 和评价学与教全过程的方法,亦称作为教 学系统方法。其实质是一种设计和改进教 学的一种经验主义方法(实验方法)。 • 整体的思想、系统解决问题的思路
2013-7-25 6
教育技术进入教育领域的发展历程
发展阶段
功能
初级 阶段 录音 电影 发展 阶段 投影 电视 程序 教学
起步 阶段 无声电影
数字化 系统化 阶段 阶段 多媒体 虚拟现实 录像 人工智能 虚拟社区 卫星 因特网 CAI
虚拟化 阶段
20
2013-7-25
30-40 50-60
70-80
2013-7-25 22
小结
• 视听教学的发展,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发展对教育改 革的要求,同时亦可以看到它是与新的视听技术、 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开发出的 媒体和传播手段相密切联系的。
• 从传播理论来认识教学过程,媒体已成为教学传播 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而形成了促进有效教学 的一种模式——依靠教/学资源来促进有效教学的 思想和媒体辅助、传播的教学方式。 • 视听教学的基本原理 从具体的应验开始,模象直 观的重要性
2013-7-25 26
– 完善了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的功能 – 辅助教学过程的控制 – 辅助教学活动的管理 – 实现教育管理自动化 – 是教育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013-7-25
27
• 课件的意义和作用
著作 系统
媒材 工具
管理
开发 平台
媒材 库
课件
教学 平台 工具
资源
2013-7-25
28
2013-7-25 37
ET 2*3模型
发展阶段 传统教育技术(手工技 术时代) 视听媒体教育技 信息化教育技术 术(机电技术时)
幻灯、投影、广播、多媒体计算机、人 电影、教学机器、 工智能技术、校园 电视、录像、卫星 网、虚拟现实技术、 电视等 数字化技术等 经验之塔原理、教 网络课程开发的理 育目标分类学、标 论、基于认知的教 准参照评价、程序 学设计、基于建构 教学、先行组织者 主义的以学为主的 理论、基于行为主 教学设计、绩效技 义的教学系统设计、术、知识管理技术、 系统方法、细化理 整合技术 论、成分显示理论
90
2世纪
年代
7
•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英文是 IT in Education或ICT in Education)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 段:
– CAI(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计算机辅助教学)阶 段
• 约从6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后期
– CAL(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
2013-7-25
20
语 言 直 观
言语符号 视觉符号 录音 广播 照片 电影 电视
模 象 直 观
展览会
•从认识理论的角度为教育中应用 野外旅行 媒体技术提供了支持
观摩演示 戏剧化的经验 制作的经验 有目的的直接经验
2013-7-25
具 象 直 观
21
戴尔 --经验之塔
• 视听教学向视听传播学发展(1955-1965) • 苏联卫星上天,大规模教育改革,教育反思 • 传播理论、早期的系统观和学习理论的发展, 给视听教学带来新的理念和视野 • 从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的角度重新认识视听 教学 • 1961成立定义与技术委员会,标志视听传播 的成立,“视听信息的演示”→“视听信息 的传播设计”
2013-7-25 33
• 60年代后期,教学系统方法把行为主义、传 播理论、学习理论、系统方法等有机地结 合到一个过程论的构架中,构成一个新的 知识体系----教学系统设计理论。这是教育 技术最具有创新的知识体系。
2013-7-25
34
回顾:三条线索的发展和交融
认识论
视听教学
强化论
交互 影响
教育技 术形成
2013-7-25 32
AECT 70定义:过程定义和系统思想
• 教学技术委员会于1970年给美国国会递交的 报告:《改进学习;给美国总统和国会的报 告》中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的表述: • “教学技术的第二个定义鲜为人知,它不是 任何特定的媒体或设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教学技术整体大于其部分之和。它是一种根 据具体目标来设计、实施和评价整个学与教 过程的系统方法,它以人类学习和传播理论 为基础,结合应用人力和物力资源,来促进 更有效的教学。”
2013-7-25
3
什么是教育技术
• 只缘身在此山中 • 教育技术本身发展不成熟 ,年轻学科的特点 • 其实教育技术无所不在
• 乌鸦喝水:石头和吸管 ,工具和工具的使用 • 教育技术谋求技术的有效的教育应用
2013-7-25
4
制高点和突破口
• 教育部提出:“现代教育技术”是面向21世 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现代教育 技术”是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 为什么选择了教育技术?
2013-7-25 23
1.1.3 个别化教学思想和方法
• 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 特点的教学。
• 学生个别自学,在方法上允许学习者自定 目标、自定步调、自己选择学习的方法、 媒体和材料。
2013-7-25
24
• 程序教学的发展 27 • 1926,普莱西的自动教学机,能自动起到刺激-反应 -强化作用的机械装置 • 1954,斯金纳发表《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 •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 小步子、积极的反应、自定步调、技术反馈 • 直线式和分支式
2013-7-25
5
教育技术
• 教育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积极引入技术到教 育领域的过程 • 随着科技手段的引入和有关理论,如传播 理论、系统理论、学习理论的影响,形成 了以对教学过程的设计、评价的技术,教 学媒体的开发和利用的技术为基本内容的 教育技术 • 教育技术人的信念:新的技术的应用将促 进教育的革命性变化
纵深 发展
程序教学
系统论
系统化教 序设计
20世纪初
2013-7-25
50~60
60末~70初
35
AECT(1972):《教育技术的领域:定义的描述》
融合
• 50年代中后期,传播理论引入,影响传播多 要素的认识 联系和制约 • 程序教学:要素分析和量化的重要性 • 呼唤系统方法:1948 贝朗塔菲 • 视听教学部----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 • 三种模式:利用更广阔领域的学习资源、 个别化与个性化教学、利用系统方法
2013-7-25
30
– 系统方法的步骤:
• • • • • • • • 阐述、分解既定目标 分析满足目标所需的教育任务和内容 根据学习者特征制定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 安排教学顺序 选择教学媒体 开发、确定必要的学习资源 评价教学策略和学习资源的效果 修改策略、资源直到有效
2013-7-25
31
• 通过程序教学运动的实践使人们真正认识 到影响或决定学习效果的变量如此复杂, 需要对教学过程作系统分析才能获得有效 学习,这是前提性的工作。 • 行为科学为教学系统发展提供了包括任务 分析、行为目标、标准参照测试等一系列 重要理论概念。60年代初期,加涅等人将上 述概念与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系统开 发”、“系统化教学”等教学系统方法模 型。
• 福禄培尔主张一切教育都应是令人愉快的,教育
中思想和行动两者不应相互割裂。
2013-7-25 17
词语 图解 地图 平面画像 幻灯 立体图形 电影 模型 实物 完全实景
抽象
具体
2013-7-25
18
• 视觉教学(1918-1928) • 教育技术的发端 • 工业化发展促进教育的改进 • 新技术的产生和运用(照相、幻灯、无声 电影) • 1923年成立全美教育协会“视觉教学部”
2013-7-25
36
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型
• 人类文明史上 ,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 发展阶段 ,即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 ; 以机械和电气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和当代 蓬勃发展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 • 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划分为三个阶段 : 以手工 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 ; 以机电技术为 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 教育技术体系, 并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分别 简称为传统教育技术、视听媒体教育技术和 信息化教育技术。
物化形态的 竹筒、粉笔、黑板、印刷 材料、实物、模型等 技术
教育技术学
东华大学媒体制作与传播(教育技术学) 张红军 zhjun77@
2013-7-25
1
戏说目标
• 速成与浓缩 • 教育技术和电化教育不完全是一回事
• 教育技术真的可以在教育改革中大展身手: 突破口和制高点 • 能够为教育技术辩解:传播者
2013-7-25
2
推荐
• 《教育技术导论》 • 《教育技术学》 • 南国农 何可抗 李克东 丁兴富 桑新民 祝智 庭 黎加厚等.
• 约从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后期
– IITC (Integrating IT into the Curriculum 信息技术与课程 整合) 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