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儿佝偻病的防治PPT课件

小儿佝偻病的防治PPT课件


.
3
小儿佝偻病的常见原因
一、维生素D和钙摄入不足(最主要)
二、户外日照时间少
三、生长发育过快,需要的钙及维生素D较多,而 补充不及时
四、人工喂养 或过早添加谷类食物
五、体弱多病,经常腹泻,呼吸道感染等也影响 钙பைடு நூலகம்维生素的吸收。
.
4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
孩子在发生佝偻病后,早期表现为多汗、好哭、 睡眠不沉、易惊,由于头部的多汗而使头部发痒,
给 蔬菜水果及蛋黄等食物。加强户外动,接受 日光照射。
.
19
佝偻病的治疗
(2)维生素D治疗: ①普通疗法:口服维生素D浓缩制剂 ②突击疗法:晚期或重症患儿或有长期泻痢、黄疽 以及其他迁延性疾病的患儿,必要时可用浓缩维生 素D制剂作大量突击治疗,口服或注射均可。用大 量维生素D时须注意防止中毒,应当在医生的指导 下使用。
.
20
佝偻病的治疗
(3)钙剂治疗: 在给维生素D的同
时,可服适量的钙剂或 骨粉。
.
21
维生素AD滴剂
葡萄糖酸钙口服液
.
22


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引起全身各 系统产生病变的一种小儿常见病 。
主要表现为:多汗、吵夜、易惊、枕秃、肋外 翻、肋串珠、乒乓颅、方颅、鸡胸、漏斗胸、手镯、 脚镯、X形腿、O形腿、出牙延迟、动作发育迟缓等。
.
23


预防佝偻病要做到:
1.准妈妈多做户外活动,多摄入含维生素d、钙和磷 等的物质。
2.新生儿从出生后1个月每天给予400国际单位的维 生素d,可有效预防佝偻病。
3.多晒太阳。即使婴儿全身包裹,只露面部,每天晒 太阳2小时,也可产生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如果母乳喂养,母亲多晒太阳也可增加母乳中维生素 d的含量。
交界处膨大如珠,称为肋串珠;并可出现胸廓畸形如
胸骨前突呈“鸡胸”和肋缘的外翻。由于四肢和背 部
肌肉的无力,孩子的坐、立和走路
都晚于健康的孩子,且容易跌跤。。
.
14
不同年龄阶段的佝偻病表现
到了1岁以后会走路可出现两下肢向 内
或向外弯曲的畸形呈“0”型腿或“X”型 腿。
此外,孩子的出牙也延迟,且容易发
4.6个月后及时添加辅食。人工喂养的小儿,可以给
予含维生素d的强化奶粉或一定量的钙剂。
.
24
佝偻病防治中的误区
一、佝偻病是缺钙引 二、多喝骨头汤可以 起的,只要补钙就可 补 钙。 以预防佝偻病。
.
25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 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谢谢
.
26
No Image
/10/29
.
小儿佝偻病的防治
7/19/2020
.
1
什么是佝偻病?
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缺乏,涉及全身各系统产生 病变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它还可引起小儿并发症(如肺炎)和 后遗症(如O形腿、X形腿、鸡胸等)。
佝偻病多见于3岁以下的小儿,以婴儿最常见。
.
2
为什么会发生佝偻病?
小儿骨骼的生长发育主要依靠钙质,而钙的吸 收和利用必须靠维生素D的帮助,当体内维生素D缺 乏时,就会造成体内钙磷代谢障碍,影响食物钙质 的吸收和成骨作用,从而造成佝偻病的发生。
孩子常摇头而致头枕部秃发。
.
5
好哭、易惊
枕秃
.
6
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孩子的肌肉松弛无力, 特别是腹壁及肠壁肌肉的松弛,可引起孩子的肠胀
气,而致腹部膨隆犹如蛙腹。
.
7
佝偻病患儿最主要的变化是由于骨骼 病变所出现的症状 ,这是佝偻病的特征表现 。
主要骨骼体征有:
乒乓颅、方颅、囟门迟闭、肋串珠、肋外翻、 鸡胸、漏斗胸、手镯、脚镯、 “X”形腿、“O”形腿等。
.
8
肋外翻
肋串珠、蛙腹
.
9
方颅
手镯
.
10
鸡胸
漏斗胸
.
11
“X”形腿
“O”形腿
.
12
不同年龄阶段的佝偻病表现
6个月以下的孩子,用手指轻压其枕骨或顶骨, 犹如乒乓球有弹性感。
8~9个月的孩子头颅呈方形,前囟门也偏大, 至18个月前囟门尚不能闭合。
.
13
不同年龄阶段的佝偻病表现
在1岁左右的孩子,胸部则可见到肋骨与肋软 骨
27
维生素D是治疗佝偻病的有效药物
其来源有两种:
(1)内源性:人体皮肤内含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 紫外线照射后变成维生素D,这是最好的来源。
(2)外源性:即食物中的维生素D。它在肝脏、蛋黄
等食物中含量丰富。
.
17
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
7/19/2020
.
18
佝偻病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包括喂养、护理和加强体格锻炼。并多
7/19/2020
生蛀牙。
.
15
预防婴幼儿佝偻病的方法
1、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及钙、磷 比例适当的婴儿辅助食品。
2、多晒太阳,平均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应在二小时 以上,并多暴露皮肤。
3、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节户外活动受限制时,可
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800国际单位。
.
16
什么是维生素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