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教学目标】1.能通过各种途径查阅自己想要的资料;会制作资料卡;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信息传递的发展历程。

2.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会给人类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变生活。

3.知道从古到今人类社会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方法途径;了解电子芯片技术;认识科学技术在人类的信息传递中所起到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从古到今人类社会传递和交流信息的主要方法途径。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科学地认识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生活的利与弊。

【教具、学具】学具准备:课前搜集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分类整理)。

教师准备:手机、有关信息传递的的图片、文字、影视资料,网络、计算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你有QQ吗?你平时用它干什么?生交流汇报(和同学、亲戚聊天,视频对话,请教问题,玩游戏,看新闻,发邮件......)导入课题:QQ是一种现代的便捷通讯工具,通过它我们可以快速的知道远方亲人朋友的现状、世界各地发生的大事,还可以把自己的心情与大家分享。

近几十年来,信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改变,还有很多像QQ一样方便快捷的信息传递工具。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究第十九课《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活动一:探究从古到今人类社会传递和交流信息的方式、途径。

1.师:从古到今人类想出来很多传递信息的办法。

聪明的人类利用哪些工具传递信息呢?把你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和收集方式给大家分享一下。

方案1:通过网上查阅资料的形式收集资料。

(课前完成)方案2:通过查阅图书的形式收集资料。

(课前完成)方案3:通过询问的形式收集资料。

(课前完成)2.小组内交流分析总结搜集到的资料,谈谈自己的认识。

活动二:探究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

1.提出问题:分析“电话通讯的发展情况统计”表格,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2.小组内分析数据、交流讨论。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根据学生的探究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

让学生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汇报自己的发现。

1.分组汇报,师引导学生分类汇报(古代、近代、现代)并根据汇报板书。

预设1:学生汇报古代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

汇报1:我国古代用烽火狼烟传递信息。

师补充烽火传递信息的相关资料(文字、图片)。

资料:远在周代我国就有了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烽火作为一种原始的声光通信手段,服务于古代军事战争。

从边境到国都以及边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内储柴草,当敌人入侵时,便一个接一个地点燃起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马上派兵相助,抵抗敌人。

每逢夜间预警,守台人点燃笼中柴草并把它举高,靠火光给领台传递信息,称为“烽”,白天预警则点燃台上积存的薪草,以烟示急,称为“燧”。

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以便远远就能望见,还常以狼粪代替薪草,所以又别称狼烟。

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燧,各路诸侯必须马上带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敌人。

汇报2:古人骑马送信。

生补充有关邮递员来历的资料。

师补充有关驿站的资料(文字、图片)。

资料: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虽长达3000多年。

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4里设有一个驿站,驿站中备有马匹,在送信过程中可以在站里换马换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够一站接一站,不停地传递下去。

我国驿站制度经历了春秋、汉、唐、宋、元的各个朝代的发展,一直到清朝中叶才逐渐衰落,被现代邮政取代。

汇报3:古代人还用信鸽来传递信息。

师介绍有关信鸽的资料(文字)。

资料:信鸽亦称"通信鸽",是生活中普遍见到的鸽子中衍生、发展和培育出来的一个种群。

它经过普通鸽子的驯化,提取其优越性能的一面加以利用和培育,人们利用信鸽是因为鸽子有天生的归巢的本能,人们培育,发展,利用它来传递紧要信息。

现在信鸽的主要用途是比赛。

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补充:古代还用风筝、旗语、竹筒、青鸟、鸿雁等来传递信息。

并简单简绍。

(课件)预设2:学生汇报近代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

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在战争年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呢?学生继续汇报。

汇报1:战争年代用手摇电话传递信息。

(师补充相关资料:图片)。

资料:手摇电话是人工接线,就是手摇之后,电话会接通到呼叫中心,然后有人接电话,你告诉他你要往哪里打电话他再帮你接!后来就有了程控电话,也就是现在的拨号电话,通过拨号程控交换机自动接入你想要呼叫的电话。

汇报2:古代还用无线电报传递信息。

(师补充相关资料:文字、图片)。

电报的发明是人类通信史上革命性变化,是从把电作为信息载体后发生的。

2.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预设3:学生汇报现代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

师:我们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现在的通讯方式更是灵活多样,谁知道有哪些?生汇报:打电话,发短信,发电子邮件,QQ聊天,发微信,飞信,互联网,传真,看电视,卫星。

1.师根据学生汇报在黑板上板书。

简单介绍传真机的的使用。

2.师出示有关卫星的资料供学生了解。

(气象卫星)3.以电话为例介绍通信技术的发展史。

师:在人类信息传递演变的过程中,电话在人们传递信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课件出示:课本45页“电话通讯的发展”。

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小组内分析数据,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师参与到小组内,指导学生从电话的诞生时间、主要功能、技术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

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发现,互相补充完善。

预设生1:电话发展很快。

预设生2: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预设生3:电话的功能越来越多。

预设生4:中国越来越强大。

师出示手机的发展历史:1973年世界上第一部手机诞生。

发明人是美国的马丁·库帕。

从1984年中国第一台大哥大面试,到后来的翻盖、侧滑盖,再到后来的音乐、蓝牙、摄像,直到最近的智能、双核,经历了非常多的阶段,每个阶段都尽量过无数次的研发才取得成功。

4.交流小结:电话通信技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强大,通讯技术的发展演变体现出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预设4:学生汇报电子芯片的有关资料。

1.师课件出示:芯片的诞生与发展。

2.师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3.生阅读45页有关电子芯片的资料卡,结合课前搜集资料,交流芯片在生活中的应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讨论汇报。

预设:生1:芯片很早就诞生了。

生2:芯片体积很小。

生3:很多电子产品中都有芯片。

……4.师小结: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变,特别是电子芯片的诞生与发展。

看这些产品都用到了芯片。

(课件出示)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1.指导学生自学44页资料卡“人类信息传递发展的五个阶段”。

生交流讨论。

生汇报。

师:这是根据各个时期信息传递的特点划分的五个阶段,也体现了我国信息传递演变历程。

2.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自主交流。

师总结(出示计算机应用图片):纵观我国从古到今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在不断地发展,变得越来越便捷,这表明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神速,中国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信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还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依靠技术发展技术;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工作环境,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等。

但是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危害。

比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的数量正在逐年增加,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工业技术的高度发展导致了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

同学们,凡事有利就有弊,我们要科学的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利与弊,还要树立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五、回归生活,拓展提高1.50年后的今天会有哪些新的信息传递方式?大胆想象,课下与同位交流。

2.调查自己家中的哪些物品内有电子芯片,并设计表格,把调查结果有条理地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19.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古代:烽火、骑马……现代:手摇电话、无线电报现代:打电话、发微信……五个阶段:语言文字书籍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与互联网【使用说明】1.教学反思:《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一课我在在教学中,我力争通过40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全面了解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1)创设问题情境,增强趣味性。

教学伊始,我以学生上QQ号入手,抓住六年级学生喜欢上网的心理,使孩子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以问题创设情境,从而明确了这节课研究主题。

(2)搜集与整理信息,提升梳理知识技能。

这节课是按照“搜集资料——交流、讨论——展示、小结——实践、应用”的科学认识程序,首先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内整理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然后小组内选优进行班级展示,教师小结,最后运用到生活中,从而得出飞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的结论,环环紧扣,课堂效果非常好。

(3)多方位参与,注重多元智能的发展。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关键。

教师的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己主动探究,获取新知识,得出新成果的一种教育手段,教育创新要有具体的实施目标,实施措施,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改革课堂教学。

2.使用建议。

(1)教学要顺应历史发展的管理,这节课学生的活动主要是资料的查阅与整理、小组交流与互动,我认为课前大量的资料搜集工作是上好这节课的前提。

另外,课堂上孩子关于资料搜集的示范性环节,可以给其他孩子起一个榜样作用,可以避免以后的资料搜集流于形式,少做无用功。

(2)建议在微机室上这节课效果更好,并且能链接网络。

3.需破解的问题。

学生的资料搜集的是全面的,可以说是比较杂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去繁求真,如何让这一节课都能紧紧围绕“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来开展,就需要教师的一双慧眼,以及小组长的全力配合来完成,毕竟六年级的孩子,就算你给他指定了搜集主题,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情况出现。

【相关链接】1.科学教师教学用书。

2.小学科学资源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