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管切开ppt参考课件

气管切开ppt参考课件

30
支气管结构与气管相似.由软骨环、结缔组 织和平滑肌组成,随着分支愈细,软骨环数目逐 渐减少,软骨环也更不完整,或呈不规则块状。 从气管分叉开始分为左、右主支气管,进入肺门 后、继续分支如树枝状。其分支顺序为:①主支 气管入左、右肺,称一级支气管;②肺叶支气管, 右侧分3支,左侧分2支,分别入各肺叶,称二级 支气管;③肺段支气管入各肺叶段,称三级支气 管。左、右肺各有10个肺段,再继续分支,最终 以呼吸性细支气管通入肺泡管及肺泡
28
第1、2气管环常连在一起,其后 部分叉,最下一个气管环呈三角形突 起,位于左、右两侧主支气管交角处, 组成气管杈。其内形成一边缘光滑锐 利矢状嵴突,称气管隆嵴,为支气管 镜检查的重要标志
29
气管血供主要来自甲状腺下动脉。分 布在颈部气管前面。静脉血回流到甲状腺 下静脉。在胸骨上窝平面,气管前面与无 名动脉及左无名静脉邻近,因此如气管切 开位置过低,套管弯度不合适,或伤口严 重感染累及上述血管时,可并发严重出血
5、取出呼吸道异物时,有时可经气管切开 途径取出异物,偶亦可从气管切开处插入支 气管镜进行检查
8
术前准备
1、术前用药及术前谈话 2、手术器械及气管套管的选择
9
(图255)
10
3、其他 备氧气、气管插管、麻醉喉镜及
抢救药品
11
2、麻醉
12
3、切口
13
4、分离颈前舌骨下诸肌
14
(F10~36
5
4、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阻力减小,减轻了患者
呼吸时的体力消耗,并减少了耗氧量。 5、应用有充气套囊的气管套管,可施行间歇正压 辅助呼吸,进行抢救。
不足之处:如①发声时漏气,需堵住气管套管开 口后才能发声说话。②吸入之空气未经加温和湿化, 使呼吸道粘膜干燥,纤毛活动发生障碍,痰液易积 留于下呼吸道内。③失去声门关闭作用,不能作屏 气动作。④可引起各种并发症
15
5、分离甲状腺峡部,暴露气管前壁
16
17
6、切开气管,插入气管套管
18
19
7、止血固定套管,缝合伤口
20
术后处理
1、体位:半卧位或平卧位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保持适宜的室温及湿度 4、注意伤口清洁,防止感染 5、防止堵管及脱管 6、备急救设备
7、拔管
21
术后并发症
发生率约为10~45%,以创口感染, 皮下气肿,纵隔气肿,气胸,出血,拔 管困难,肺部感染较常见,此外,较少 见的有气管食管瘘,气管狭窄,颈部瘘 管等
颈前安全三角区:以胸骨上窝为顶,两侧胸锁乳 突肌前缘为边的三角形区域。
两侧肺尖之胸膜顶有时高出第一肋骨,随呼吸向 颈根部膨出,小儿尤为常见
3
(图3)(手术示291)
4
气,有利于吸除下呼吸道内积存的 分泌物和滴入药液,湿化下呼吸道,使粘稠的痰 液容易咳出。 3、气管切开术后,空气直接由切口进入气管, 减少呼吸道死腔,有利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使在呼吸潮气量相同情况下,便有效地进行气体 交换。Ballenger称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死腔可减少 10~50%
气管切开术
(tracheotomy)
1
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是一 种切开颈段气管前壁并插入气管 套管,使病人直接经套管呼吸的 急救手术
2
应用解剖
成人气管长约10~12 cm,左右径约2.0~2.5 cm, 前后径约1.5~2.0 cm,气管含16~20个“C”型软骨环, 气管后壁无软骨,与食管前壁相接。颈段气管上接环 状软骨下缘,下至胸骨上窝,约有7~8个气管环,甲 状腺峡部一段位于第2~4气管环,无名动、静脉横过 气管第7~8环之前壁。
35
左侧主支气管细而长,长约5 cm,与气 管纵轴延长线约成45º角,向下分出上、下 两肺叶支气管。左肺上叶支气管于隆嵴向下 约5 cm处自左支气管前外侧壁分出,其内侧 即为左肺下叶支气管。上叶支气管再分为尖 后、尖下、前、上舌、下舌段支气管。下叶 支气管向下公出上、内侧底、前底、外侧底、 后底段支气管
31
32
33
34
右侧主支气管较粗短,自气管末端分出后右行, 长约2.5 cm,与气管纵轴约成20~25º角,故异物易 进入右侧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向下分出上、中、 下3肺叶支气管,右肺上叶支气管于隆嵴下约1 cm 自右主支气管前外方分出,其开口与右主支气管 几乎成90º角,继而再分成尖、前、后3段支气管 进入各肺段。从右肺上叶支气管口向下约1~ 1.5 cm,自支气管前壁分出中叶支气管,再向下分成 内、外侧段支气管。右肺下叶支气管为右主支气 管的延续。开口在中叶开口小嵴的下方,再向下 分成上、内侧底、前底、外侧底、后底5个段支气 管
6
手术适应症
1、各种原因引起的喉阻塞 2、各种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阻
塞:多发性神经炎,昏迷,胸部外伤 后,胸腹部手术后等 3、维持手术前后的呼吸道通畅
7
4、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功能减退,如慢性 支气管炎,肺心病,慢性肺气肿等致呼吸功 能不全时(SaO2<75%,PaO2<60 mmHg, PaCO2>55 mmHg),有时可考虑行气管切 开术,以改善气体交换或行辅助呼吸。
22
23
24
25
气管、支气管的应用解剖学
26
气管是由透明软骨、结缔组织、平滑肌
及粘膜构成的扁圆形管腔。始于第6颈椎平面, 上借环状韧带与喉的环状软骨相连,下达第5 胸椎上缘平面分成左右两主支气管。软骨环 呈马蹄形,约12~20个,相邻的软骨环彼此借 韧带相连接形成气管前、侧壁,约占气管周 径的2/3,软骨坏缺口向后,有平滑肌及横行 和纵行纤维组织封闭形成膜性后壁,约占气 管周径的1/3,并与食管前壁紧密附着
27
胸骨上窝以上有7~8个气管环位于颈前正中部, 称为颈部气管。胸骨上窝以下诸环位于胸部中纵隔, 称为胸部气管。颈部气管位置较浅,前面覆有皮肤、 皮下脂肪、筋膜、胸舌舌骨肌、胸舌甲状肌等,第 2~4气管环之前面有甲状腺峡越过,是气管切开的 重要解剖标志。幼儿在第5~6气管环前可见胸腺。 颈部气管长度及位置深浅与头位有关,头颈仰时颈 部有较多气管环,位置较浅;头前倾时颈部气管环 部分进入胸腔,位置变深。气管的长度和管径依年 龄、性别而异。成人气管长度约为10~20 cm,左右 径约为2~2.5 cm,前后径约为1.5~2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