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2020年高三历史高考世界现代史总复习课件 (共29张PPT)
人教版2020年高三历史高考世界现代史总复习课件 (共29张PPT)
变 1815
过
巩固:1815
程 崩
动摇:19C初
瓦解:11884488年
调整:1924、1925 瓦解:31、33、35、 36
崩溃法:西19斯39势力的
1946 冲击:20世纪
60、70年代
瓦解东:1欧9剧91变
溃
欧洲革命
崛起和扩张
苏联解体
原
因
内 ①阶级矛盾:
①战胜国与战败国: ①资本主义
部 ②民族矛盾:
③国民经济已明显好转 ④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已被粉碎
A.①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①②③
6、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不同在于
A.加强了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对经济的领导
B.为战胜苏维埃的敌人
C.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7、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是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的发展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据此回答:
1、对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A
B.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增长
C.是国家直接参与了再生产过程,干预经济生活
A.是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社会革命
B.推翻了旧的社会制度和统治阶级
C.建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D.标志着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
4、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
B.恢复工业生产
C.巩固苏维埃政权
D.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背景条件的是
①有巩固的工农联盟 ②国家掌握了一切经济命脉
直接目的
背景 间接目的
罗 目的
斯 福 新
特点 内容
政 实质 直接影响
影响 间接影响
深远影响
根本原因
原因
直接原因
德国法西斯 建立 专制的建立
政治
经济
内外政策 文化
军事 外交
根本原因
日本法西斯 专政的建立
原因 建立
直接原因 内政
内外政策
外交
反法 法西 西斯 斯国 斗家 争的 的扩 开张 始和
背景
(1)苏维埃政权得到进一步巩固 结果
(2)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 年成立联邦制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经济
(1)1925年联共“十四大”通过了
政策
(2)1927年联供“十五大”通过开展 被逐渐取消。
(3) 年,开始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方针 方针
苏 建设
(1)1937年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 位,世界第 位
成就 (2)形成比较齐全的
A.科技革命的推动
B.对第三世界的掠夺
C.国家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 D.国际经济联系加强
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C
A.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应运而生
B.是公有制和私有制相结合的产物
C.同时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经济体制
D.是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体现
5、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反映了
A.以行政命令来管理经济
B.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
C.忽视民主和法制
D.缺乏科学管理和有效的内部协调
10、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A.缓和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矛盾
B.消除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C.缓和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D.确立了战后新的国际秩序
1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同之处有
世界现代史
➢一战后的东西方世界 (1919---1929)
➢法西斯的扩张和二战 (1929---1945)
➢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1945---20世纪80年代)
➢世界格局的变化 (1989---今)
必记知识
(1)参加
,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2)
推翻沙皇统治,形成
的特殊局面
十月革命
前的俄国 (3)列宁发表
A.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
B.工人阶级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C.目的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D.以暴力革命为主要形式
2、辛亥革命和二月革命的相同点不包括
①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②都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
③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④革命后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A.③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3、俄国十月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B
①资本主义初兴之时经济中心在地中海沿岸,意大利最发达
②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③19世纪中期英国
取得“世界工厂”地位 ④19世纪晚期美国确立世界经济霸权⑤二战
后初期美苏两国成为经济上的两个超级大国⑥20世纪70年代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
A. ①② B. ④⑤ C. ③⑥ D. ①②④⑤
评价:曾是苏联取得巨大成就,为反侵
政治
略起过积极作用;但后来阻碍苏联国民 经济和其他各个领域的发展。
形成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名称 第一国际
第二国际 共产国际
条件
成立
19 世 纪 中 期工人运动 高涨;马克 思、恩格斯 理论研究
1864年 伦敦
工人运动 的发展;马克 思主义进一步 传播;无产阶 级政党和组织 建立;恩格斯 对工人政党的 指导
影响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利益冲突,为 20 年代资本主义稳定发展奠
定了基础。它建立在牺牲弱小民族和宰割战败国基础上,因而包含诸多
矛盾,极不稳固。
近现代史上的世界格局简表 (表一)
维也纳体系 凡——华体系 雅尔塔体系 多极化
趋势
时
1814、1815
1919、1922—1939
1943、1946
1991—
德黑兰、 雅尔塔会议
①西方:5个条约 ②东方:3个条约
国联
①处置战败国; ②重绘欧亚版图 ③建立联合国;
联合国
近现代史上的世界格局简表 (表二)
维也纳体系
凡——华体系
雅尔塔体系 多极化 趋势
实
维护欧洲封建
质
统治秩序
帝国主义以实力 重分世界的体系
划分了美苏 势力范围
演 确立:1814、
确立:1919——1922 形成:1943—
四国条约:埋葬英日同盟 五国条约:英国失去海上霸权 中日协定:归还山东 九国公约:共同支配中国
体系 内部 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等,
评价
实质
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
重新确立了欧洲和中东
调整帝国主义在亚太特别是在中国
的政治格局
的利益冲突
一统天下的局面,社会主义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
(4)鼓舞和推动了国际
革命运动和配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5)是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开辟了人类历史的
背景
经济:七年战争是苏联经济濒于崩溃;1921年天灾造成饥荒, 人民生活困苦。
政治
(1)许多工人被迫改行,产业工人大减 (2)农民对余粮收集制不满,发生暴动
D.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二战后,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反映了 A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3、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①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②有少数帝国主义
大国操纵 ③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④侵犯中国主权,
损害中华民族利益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 ①③④
12、结合相关社会背景,概述十月革命后到二战前苏联(俄) 农业政策的重大变化及其影响。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思路:十月革命胜利,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 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1921 年国内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斯大林领导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4)
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无可能
俄
国
(5)布尔什维克党确定武装起义的方针
十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1917年11月7日
月
(1)1918年3月,苏俄与德国签订
,退出大战
社 会 主
(2)实行征兵制,组建
,抗击敌人
措施 (3)实行
:把大中企业
收归国有,对中小
义
政权巩固
企业实行监督;实行 ;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强制劳动
A.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B.都从当时的国情出发
C.都为粉碎帝国主义进攻创造了物质条件
D.都体现了共产主义分配原则
8、决定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最根本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C.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D.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9、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根本失误在于
1889年 巴黎
俄国十月革 命的胜利 战后革命形 势高涨
1919年 莫斯科
性质
国际 无产阶级 联合组织
意义
马克思主 义与工人运 动相结合的 产物
国际 无产阶级 政党的 联合组织
各国共产党 联合组织, 统一性的世 界共产党
早期推动 了欧美工人 运动发展,
后期修正 主义思想泛 滥,政治上 分裂而破产
前期帮助 各国建立共 产党,推动 了国际共运 的发展
A.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