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工作底稿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工作底稿准则制定简介⏹第二部分:工作底稿准则内容介绍⏹第三部分:参考格式案例介绍资产评估准则框架体系图基本准则中有关程序的要求⏹第三章操作准则⏹第十二条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评估业务,应当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履行适当的评估程序。
⏹第十三条评估程序包括八项内容准则项目开展情况人员;时间;资料的收集;调研;起草;修改、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下发后反馈意见的收集;再修改相关问题分析⏹我国评估行业缺乏对评估程序的研究与规范⏹评估实践发展对规范程序提出更高要求⏹评估准则有利于法律责任的界定(行业进入高法律风险阶段)⏹评估程序准则是评估质量的基础保证⏹资产评估基本准则的制定基础⏹国内外评估程序准则的发展指导思想⏹准确定位⏹明确底稿准则与其他程序性准则的关系⏹评估准则应解决的问题⏹作为准则应达到的程度,⏹准则制定过程中超前性与稳健性⏹与基本准则的协调一致工作底稿准则制定的作用及依据第一条为规范工作底稿的编制、管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资产评估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工作底稿准则框架⏹准则⏹准则讲解⏹底稿推荐格式⏹管理类工作底稿、操作类工作底稿⏹收益法底稿、成本法底稿、市场法底稿定义⏹所称工作底稿,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评估业务形成的,反映评估程序实施情况、支持评估结论的工作记录和相关资料。
程序准则介绍⏹总则⏹基本要求⏹明确评估业务基本事项⏹签订业务约定书⏹编制评估计划⏹现场调查⏹收集评估资料⏹评定估算⏹编制和提交评估报告⏹工作底稿归档基本要求⏹工作底稿应当真实地反映评估业务过程,支持评估结论。
⏹工作底稿应当真实完整、重点突出、记录清晰、结论明确。
注册资产评估师可以根据评估业务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工作底稿的繁简(详略)程度。
⏹工作底稿可以是纸质文档、电子文档或其它介质形式的文档,注册资产评估师可以根据评估业务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工作底稿的形式。
电子文档或其它介质形式的重要工作底稿,应当同时形成纸质文档。
基本内容要求⏹工作底稿通常分为管理类工作底稿和操作类工作底稿。
⏹管理类工作底稿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行评估业务过程中,为计划、安排(同义反复,改为承接、计划为好)、控制和管理评估业务所形成的工作记录及相关资料。
⏹操作类工作底稿是指注册资产评估师在履行现场调查、收集评估资料和评定估算程序时所形成的工作记录及相关资料。
管理类底稿内容⏹管理类工作底稿通常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一)评估业务基本事项的记录;⏹(二)业务约定书;⏹(三)评估计划;⏹(四)评估过程中重大问题处理记录;⏹(五)评估报告的审核记录。
操作类工作底稿内容⏹操作类工作底稿内容因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和评估方法等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包括以下内容:⏹(一)现场调查记录与相关资料;1.委托方提供的资产评估申报资料; 2.现场勘查记录;3.函证记录; 4.主要或重要资产的权属证明材料;5.与评估相关的财务、审计等资料。
⏹(二)收集的评估资料;1.市场调查及数据分析资料; 2.相关的历史和预测资料;3.询价记录; 4.其他专家鉴定及专业人士报告;5.委托方及相关当事方提供的说明、证明和承诺。
⏹(三)评定估算过程记录。
1.重要参数的选取和形成过程记录;2.价值分析、计算、判断过程记录;3.评估结论形成过程记录。
工作底稿的编制和管理⏹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执行评估业务过程中,应当形成反映评估程序、支持评估结论的工作记录,并在评估业务完成后,整理工作底稿并归档。
⏹注册资产评估师收集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提供的与评估业务相关的资料作为工作底稿,应当由提供方签字或盖章并承诺对其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工作底稿应当反映复核过程。
复核人在复核工作底稿时,应当书面表示复核意见并签字。
工作底稿的编制和管理⏹注册资产评估师应当在评估业务完成后,将工作底稿与评估报告等(编制目录,)一起归入评估业务档案,并由所在评估机构按照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本准则的规定妥善管理。
⏹评估业务档案保存期为:评估目的涉及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和财产诉讼的评估业务档案保管时间为十年;其他评估目的评估业务档案保管时间为五年,保管日从评估报告日起算。
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评估机构不得在规定的保存期内对已完成归档的评估业务档案删改或销毁。
管理类底稿⏹目录⏹情况调查表⏹风险评价表⏹业务约定书⏹计划表、资料清单⏹处理记录⏹审核表业务约定书基本要素⏹签约双方名称⏹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及范围⏹评估基准日⏹价值类型⏹费用及支付时间方式⏹报告使用者和方式⏹当事人的权力义务⏹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签约时间编制评估计划⏹-现场调查前⏹制订评估综合计划⏹内容:具体评估程序、时间进度、人员安排、费用预算⏹与委托方沟通-要点、重点环节⏹计划调整⏹计划等审核与批准现场调查-(相关情况调查)⏹1、基础资料-财务会计制度、报表核对--⏹2、资产勘察-了解评价企业有关资产管理制度,并对资产进行抽查⏹3、评估抽样⏹4、法律权属资料与资料的来源的查验 ⏹5、补充、调整现场工作 注意:收集评估资料 ⏹估值资料⏹来源:市场、委托方、资产占有方、政府、中介等⏹判断:来源等判断、可用性等判断、合理性、相关性、时效性、完整性 ⏹及时补充编制和提交评估报告⏹对评估报告及评估程序执行情况的审核1、 项目负责人应在评估现场就以下内容进行复核和自查: ⏹(1)是否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了了解,对评估风险是否有了正确的评价;⏹(2)评估的程序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如未执行,是否有充分理由;⏹(3)评估过程是否记录在工作底稿中(现场勘察记录等); ⏹(4)是否取得充分的评估依据(询价记录、市场调查记录); ⏹(5)评估表格勾稽关系是否正确;⏹(6)对存货是否进行过抽查核对,是否对往来款进行过函证; ⏹(7)审查评估说明与表格是否符合规定要求;⏹(8)是否已就评估结果与委托单位交换过意见,结论如何; ⏹(9)原始资料(报表、明细表、承诺函)是否充分,客户是否盖章。
⏹经过以上审核后项目负责人即可起草评估报告书⏹2、各部门经理的审核⏹部门经理应对项目负责人复核过的底稿进行重点审核。
审核内容如下:⏹(1)评估计划是否经过核准,并按要求执行; ⏹(2)对该评估报告进行详细复核,具体包括:⏹⏹①涉及该专业部门的评估方法是否正确;⏹②重大事项是否进行过披露;⏹③表格与报告数字是否正确。
⏹(3)各项内容是否完整,有无遗漏、缺陷事项;⏹(4)对企业的期后事项或或有负债等重大事项,是否加以披露;⏹(5)整体报告的内容、格式,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3、法人(或总经理)的复核⏹对项目负责人、部门经理审核过的工作底稿,进行重点复核。
⏹(1)复审评估计划是否已经过核准,重大问题请示报告是否完备,并经逐级审批;⏹(2)重大问题的处理结果是否恰当;⏹(3)分析判断评估结果是否恰当;⏹(4)是否有工作小结;⏹(5)以应有的职业谨慎,考虑对重大事项的处理、评估结论与评估说明文字表达是否符合国家的现行规定,并最终签署报告。
⏹资产评估工作底稿的三级审核的复核纪录一般通过“资产评估复核记录表”(表4-1)进行。
该表参考格式:复核中应注意的问题:⏹1、各类资产的评估方法选择是否适当⏹2、是否存在漏项或重复评估现象⏹3、检查评估明细表及进行增减值分析⏹4、同类资产多人介入的评估取值的一致性⏹5、关注敏感问题、风险的控制成本法(参考格式介绍)⏹流动资产⏹长期投资⏹房屋评估表⏹构筑物评估表⏹机器设备⏹土地使用权⏹其他资产⏹负债收益法(参考格式)分析测算类主要包括收益法适用性分析表、财务指标分析表、折现率测算表,这三张表由注册资产评估师根据被评估企业的财务报告、财务状况及所搜集的资料等分析填列。
分析调查类包括主要资产状况调查表、企业综合能力调查表和行业状况调查表等,这些表格作为分析预测类的支持资料分析预测类包括汇总与明细两个层次和分析和预测两个部分的表市场法(参考格式)⏹可比公司股权⏹参考企业因素分析⏹并购案例法资产评估工作底稿的档案管理⏹一、评估机构要有明确的档案建设和档案管理意识资产评估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二、资产评估业务档案目录:资产评估业务档案分类编排。
⏹三、资产评估工作底稿的所有权重点问题1、程序定位、定义、基本程序与具体程序2、强化责任界定、风险判断的程序要求3、重要性判断4、评估程序中对价值类型分析程序的要求5、资产评估师对评估对象法律权属资料和来源核实的工作职责文章参考的写作人员:张梅,女,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资产评估师,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首批资深会员;北京中锋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兼任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副会长、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矿业权估价师协会常务理事、北京非公经济中介组织理事会付会长、中国资产评估协会注册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