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掌握用斜率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方法,感受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思想;
2、通过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辩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
难点:把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问题, 转化为研究两条直线的斜率的关系问题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回顾什么是倾斜角、斜率?斜率的公式?
2、平面上两直线位置关系有哪几种?
(二)两条直线的平行
1、当两条直线都有斜率且不重合
思考: 如果L 1∥L 2,则α1 α2,k 1 k 2.
若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 即k 1=k 2,则α1 α2,它 们的位置关系 是 .
结论: 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 ;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 ,
即
前提: .
2、当不重合的两直线L 1和L 2的斜率都不存在,那么它们的倾斜角都是 ,它们的位置关系是 .
例题解析
形。
四点所得的四边形是梯,,),,(),,(、求证:顺次连接例)44(),32(27-53-21 D C B A
例2、求过点A(2,-3)且与直线2x+y-5=0平行的直线的方程.
(三)两条直线垂直.-
思考:当两条直线的斜率都存在
1、如果L 1⊥L 2,这时α1与α2满足什么关系?斜率满足什么关系?
2、若k 1·k 2 = -1,则α1与α2满足什么关系?两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结论: 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 ; 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 ,
即⇔⊥21l l (前提: )
3、思考:如果两直线L 1,L 2中的一条斜率不存在,那么这两条直线什么时候互相垂直?
.,),1,0(),2,3(,4
3)2(;
),116(4-36,103,5)1(3212211的值求实数且经过点直线的斜率已知直线求证:,),,(),(),(已知四点、例a l l a B a A l k l CD AB D C B A ⊥+-=⊥-
例4、如图,已知三角形的顶点为A(2,4),B(1,-2),C(-2,3),
求BC 边上的高AD 所在直线方程.
思考题:已知A(5,-1), B(1,1), C(2,3), 试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
小结与思考
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的斜率、直线方程后学习的,主要研究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因此,在本节课的开始,我设计了温故知新这一板块,复习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及公式,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过度到新知识,有所铺垫。
在讲解两直线平行与斜率的关系前,我设计了一个问题: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通过这样的思考,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去探索两直线平行与垂直和斜率之间的关系。
在讲解新知时,我尽量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得到结论。
由于学生目前还没学习逻辑关系等内容,因此等价于这个关系对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困难。
要让学生明白,等价于这个关系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去说明,因此两方面的证明是需要花比较多的精力和时间。
特别是垂直,我让学生在学习了平行的关系后,自己试着去证明出这个结论。
因为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第一课时,因此例题的选取我选择了两方面:一方面是对平行与垂直的条件的直接应用,起到巩固作用。
另外一方面,我设计了两个求直线方程的例题,将平行与垂直与直线方程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