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撰写技巧
峨眉十景
金顶祥光
金顶祥光即佛光,古称“光相”,是日光成一定角 度照射在云层上产生的衍射现象。每当雨雪初歇,午后 晴明之时,阳光朗照,光映云海,游人立于睹光台上, 可见自己身影被云面一轮七色光环笼罩,举手投足,影 随身动,即是两人并肩而立,也各自只能看到自己的影 子,绝无双影,故又名:“摄身光”。 佛光大小、色彩、形状不同,也有不同的名称。白 色无红晕的,称“水光”,大如簸箕的,称“辟支光”, 小如铙钹形的,称“童子光”,光稍上映,直东斜移的, 称“仙人首”或“仙人掌光”,光环如虹的,称“金 桥”,佛光出现往往依云而出,若无云出现,称为“清 现”,最难得。还有一种称作“反现”的,即早上,光 环出现在金顶西面,此 种现象极难见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多年观察的结果,认为佛光这种自然现象,是日 光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的边缘或空隙间产 生展衍现象,即展衍作用而出现的。当云层较深, 日光透射云层,会受到云层深部的水滴或冰晶的 反射;这种反射再穿过云雾表面时,有部份光偏 离原来的放射方向,其偏离的角度与冰晶点的直 径成反比,与各种色光波长成正比。于是,不同 波长的单色光分别逐渐扩散开去,形成一个彩色 光环。为什么会形成环形的光反应呢?因为只有 位于某一人光锥面的单色光,才能为人们的肉眼 所见。这种光锥的夹视角,据粗略的计算约为9 度左右,不像“虹”的夹视角大达84度左右。同 时光线在衍射时,光波愈短其偏离角度就愈小, 所以色彩的层次分布,一般呈紫色在外,红色在 内,愈接近环形的中心部位,色彩逐渐淡化,到 了光环中心,就像一面发光的乳色玻璃镜。
双桥清音
在清音阁黑白二水的汇合处,有双飞 亭、左右各有一桥,名曰双飞桥,其桥下 在二水的交汇处有一中心石,惊涛拍石, 响声轰轰,昼夜四季不绝,满峡都回荡这 水声,加上两桥,故人们誉为“双桥清 音”,成为一处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 一体的胜景。
大坪霁雪
大坪地形坡象一个半岛,三面环峡,上下 25华里。东南坡势陡峭,四面稍缓。站在坪上视 野开阔,冬季观赏雪景特别壮美:蓝天,白地, 银装素裹,环顾四周,山势延绵,若蹲、若伏、 若立、若奔。近处玉树琼枝,冰花朵朵,地面堆 绵积玉,形态万千。 到大坪主要是观赏雪后的景色。大坪观雪 和登上金顶观雪大不一样。金顶观雪是站在高峰 之巅,凭栏无瞩,遥望“岷山千里雪”;而大 坪 观雪则在站在群峰环合的孤峰平顶之上,环 顾四壁峰林的“红妆素裹”,光 朗空明的大千 世界。
白水秋风
万年寺海拔1020米,山势雄峙,寺庙雄伟。 前有钵孟山平地突起,后有连绵起伏的峰峦,左 后可见插入云天的石笋峰。峰下白龙江绕万年寺 飞流而下。石笋烟岚,时隐时现,宛若淡墨涂抹。 寺后全是阔叶大树,秋季景色格外迷人。层林尽 染,黄橙相间。天高云淡,林涛阵阵,一片片黄 叶飘落,尤如彩蝶纷飞。 “白水秋风”的风,不是自然的风:而是风 姿的风,风韵的风,风格的风,风情的风。四 “风”字包容着这一景观丰富的内涵,也是欣赏 这一景观的逐步深入的层次理念。
灵岩叠翠
灵岩,是山中一大古寺。位于金顶睹光台下 的高桥河边。此地与金顶相对高差2400多米, 峨眉三峰干佛顶、金顶、万佛顶俨如一道锦屏伯 仲于寺前,层峦叠翠,形成了山中一大恢宏遍地 开花丽的景观。 寺群建筑于山环水抱丘陵起伏之中,山掩古 寺,寺出群峦;山中有寺,寺外有山,景色格外 幽静。明代有名的“喜州七贤”常信寺中,唱和 不断,佳作累累。
导游词撰写技巧
一、应该重视的问题
1、事先准备游客想急于知道的内容 2、因人而异选好“热点”
3、言辞要有时代感
二、写作主题的确立
1、景点主题要正确、明确 2、写作内容要有特色和新颖 3、写作内容要深刻
三、导游词写作的基本要求
1、准确 2、鲜明 3、具体
4、生动
四、注意掌握的几个方面
萝峰晴云
萝峰,在伏虎寺后大约1公里处。迤逦而下的伏虎岭, 在这里却又小峰隆起,海拔不过七百来米。峰顶坦平如 台,长宽二、三十丈。古松成林,树龄足有五百多年, 数以百计,以龙爪松居多。古松老干如鳞,虬枝偃蹇, 势如盘龙。枝柯交互穿插,松针蔽日遮天,常是露滴松 梢,云雾空蒙。古有千鹤群居,白羽绿松俨如一幅“松 鹤遐龄”的天然画卷。离峰头不远,又是一层层桢楠、 香樟、斑竹、小叶桉混交而成的林带将峰头缠绕着 。每 当日照松林,雾散天阔,放眼纵横百里的峨乐平原,形 如半岛,西边连接着眉山起起伏伏的丘陵地带,北面、 南面、东面、有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像章条条白练, 镶嵌在一片红泣泣的活土边缘。一到阳春三月,茵绿色 的秧苗,玫红色的紫云英,金黄色的油菜花……田畴似 锦。这充满春意的原野,安详地袒卧于蓝天白云之下, 随着浩荡的春风奔来眼底。故诗人谭钟岳先生名之为 “萝峰晴云”。
圣积晚钟
到了报国寺,千万别忘了去看看寺前凤凰 堡上的“圣积晚钟”。“圣积晚钟”亭,是这一 景观的主要樗。这亭的平面布局呈依群而立的 ‘人’字,告诉人人闪是历史活动的中心。亭系 木构重檐阁楼,它以古老而又新颖的建筑形象展 示在人们的眼前,青瓦、红檐深隐在苍楠古柏的 林丛之中,高高的刹竿标出林丛之上。亭的周边 施以朱红色的“醉杨妃”椅靠,汉白玉的横额 “圣积晚钟”四字,为原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 院院长魏传统书。 苍楠、翠柏、香樟、古榕混 交而成林丛,和秦篆、汉隶、唐楷等一百多通碑 刻组成的碑林,虽然有着自然和人文不同的概念, 但在这里却和美地将钟亭紧紧地拥抱着。
象池夜月
洗象池原名初喜亭。洗象池海拔2070米,地处山脊, 遥望东方,开阔无遮。每当晴日,夜幕降临,雾霭升起, 群峰朦胧入睡之时,可见月从东升。若是圆月当空,就 向玉盘,特别明亮,进在咫尺,仿佛伸手即可抱下;当 她挂在那枯老的虬树上,就象老龙戏珠,似吐似吞;当 她坠落在池水中,如镜的池水便映出其羞涩的笑脸;当 她钻进白云里,又象一只高悬苍穹的大雾灯,散出淡淡 的辉光,给灵山抹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池畔的游人都 会沉浸在这宁静的月色之中。象池月是一轮圣洁的月, 把人们带进了一个进化了的世界;她又是一轮多情的月, 勾起游人多少爱的情愫。 “象池夜月”,确确实实有着许多不同凡俗之处。在 海拔两知多米以上的高冈赏月,云雾常在月光之下。这 云雾不但遮掩不了月光,反而成了鲜明的衬托。月色更 显得清丽皎洁。无论你望着天上的月,还是腑瞰着池中 的月,似乎看得见嫦娥婀娜的舞姿,闻得见吴刚的酒香, 牵动着你“婵娟与共”、“天涯此时”的眷恋和遥想。
洪椿晓雨
洪椿坪,位于天池峰下海拔1120米处 的山腰里。坪上建有干佛禅院,一 进寺门, “洪椿晓雨”四个耀眼的大字,横陈在银 灰色的照之上,使你心目了然:这儿景色 之妙,就是清晨观赏似雨非雨的“雨”, 玩味着“翠湿人衣”的情趣。正如唐代山 水诗人王维在《阙题二首》中咏唱的那样: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九老仙府
九老仙府缘于仙峰右侧悬岩之上,古 来就有个“九老洞”。传说轩辕黄帝方道 于峨眉山,在此遇一老人须眉皆白,惊诧 的问道:就你老一人么?老人问答:九老 居此。林藜著《萍踪识小》一书中说:九 老的名字分别叫做天英、天任、天柱、天 心、天禽、天辅、天冲、天满、天蓬。由 此看来,他们都是天字号的道家老前辈了。
1、写作素材要紧扣中心思想 2、写作内容需要“渐入佳境” 3、导游词要有描绘和抒情
四、特色讲解
1、身临其“景”,借景抒情 要给游客实实在在的知识 不可忽视的小节 讲解要“色香味形“俱全 2、特色讲解的关键 正确、清楚是特色讲解的基本原则 生动、鲜明是讲解成功的标志 含蓄、幽默是讲解艺术高超的体现
3、重在开头 带有介绍性质的开头方式 针对性较强的开头方式 采用朗诵的开头方式 采用猜谜的开头方式 采用小故事的开头方式 4、妙在结尾 一般常用的结束方法 运用诚恳谦虚的方法作结尾 运用祝愿与希望的方法作结尾
5、关键在中间 旅游点的概况 旅游点的地理位置 旅游点的气候特征 相传旅游点在远古时代的状况 旅游点的历史沿革 旅游点的近况 旅游点土特产品 美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