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
”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
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A.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B.国民议会中有多数议员希望恢复君主制
C.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D.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缔结条约和特赦权力
2.由于拿破仑三世的横征暴敛,又强迫农民缴纳血税,把他们的子弟送到战场上当炮灰,大批农民开始抛弃对自己小块土地和波拿巴主义的迷恋,走上了反对拿破仑三世的道路。
这反映出()A.拿破仑战争摧毁了法国的小农经济
B.小农经济导致法国社会经济长期落后
C.共和制在法国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D.巴黎公社起义及其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3.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
”这种“政体形式”最有可能是()
A.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B.英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联邦共和政体 D.法国共和政体
4.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当时的法国()
A.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B.实行民主共和制
C.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D.奉行分权制衡原则
5.有学者说,历史上德国一旦形成了市民和农民的大联合,就会成为很强大的政治力量,并且能够自下而上地推动德国现代化。
这主要是因为()
A.德意志长期分裂赋予人民自我发展空间
B.人民在1871年德意志统一中发挥主导性
C.《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主权原则
D.历史上德国市民和农民即是天然的同盟军
6.1878年俾斯麦先后颁布了四项社会保险法(疾病、意外工伤、老年及残疾保险法),由政府和雇主承担主要资金,以改善工人处境,消除社会民主运动的基础。
这一措施()
①推动了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②意在维持专制保守的政治统治局面
③适应了当时工业社会的发展需要④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拿破仑法典》记载:“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时,不在此限……物之所有权,不问其为动产或不动产,可扩大到该物由于天然或人工所产生或附加之物。
这种权利称为添附权。
”该《法典》体现拿破仑( )
A.重商主义思想 B.肯定法国革命后的财产关系
C.契约自由原则 D.维护其军事独裁统治的需要
8.(2017·江苏南师附中)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在德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下列对该宪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①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是德国历史的一大进步②宪法赋予皇帝立法权
③联邦议会制定的法案必须得到帝国国会和皇帝的批准
④在世界上最早开创了联邦制的国家体制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9.1878年,德国首相俾斯麦提交的一项议案遭到帝国议会的否决。
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
新一届帝国议会投票通过了该议案,经皇帝批准后生效。
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
A.成为名副其实的君主立宪制国家B.首相有权力解散议会
C.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D.联邦议会没有立法权
10.1848年12月,路易·波拿巴用公民投票把自己推上了总统宝座。
1851年12月他发动政变,次年他打着议会的旗号破坏民主,私改宪法,在保证恢复全体人民的选举权的旗号下建立了第二帝国,这说明当时的法国()
A.民主化进程充满曲折性B.民众的素质普遍不高
C.公民投票权得到了扩大D.议会政治已形同虚
11.《从法国大革命看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特性》一文的作者说:“法国革命者在谈人权的‘人’字时是非常抽象的,不带任何种族、肤色、宗教、国家乃至阶级的差异。
不长时间就给了包括新教徒、犹太人在内的几乎所有法国人公民权……在不太长一段时间里实现了普选制和人民大众的政治参与权,并且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大地产而让广大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小块土地。
”据此判断,该文作者认为法国人在革命的价值取向上更侧重于追求()
A.自由B.平等C.共和D.法制
12.2007年5月6日,法国人民运动联盟总统侯选人尼古拉·萨科齐击败竞争者,当选为法兰西共和国总统。
你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是如何产生的()
A.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由选民间接选出
C.由议会两院组成的国民议会选出D.由众议院选举产生
13.德意志统一后继承了普鲁士许多旧制度和旧传统,此后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是()
A.封建制度 B.君主专制制度 C.共和制度 D.军国主义传统
14.某部宪法规定:内阁起初由总统任命组成,后来改由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成,它对议会(参议院)负责。
这部宪法是()
A.《权利法案》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D.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1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 B.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C.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 D.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
16.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帝国在凡尔赛宫宣告成立。
当时,帝国议会代表团赶到凡尔赛,请求授予威廉一世“德意志帝国皇帝”的头衔,威廉一世竟然问俾斯麦“这些家伙是来干什么的?”这说明()
A.威廉一世孤陋寡闻 B.威廉一世不愿当皇帝
C.帝国议会是德意志最高权力机关 D.帝国议会形同虚设
17.近代法国政局变动频繁,1789﹣1875年间,先后出现过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军事帝国、复辟王朝。
这反映了()
A.法国人民固守常规 B.启蒙思想毫无作用
C.民主进程历经艰难 D.拿破仑反复无常
18.(天津市河西区2018届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二)历史试题)法国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是()
A.反对君主专制制度B.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
C.追求民主、平等D.确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19.下列法律文献颁布的先后顺序是()
①《德意志帝国宪法》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
20.美国历史学家K.S.平森认为1870年至1900年的德国正在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族转
变为以工艺技巧、金融和工业组织及物质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
与这一转变无关的因素是()
A.启蒙运动 B.第二次工业革命C.德国统一 D.德意志帝国成立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规定:(1)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
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妇女、军人无投票权)。
(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共和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
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
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
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材料二规定:(1)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
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都由皇帝任命。
(2)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3)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
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但它不能组成代议制的政府,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
请回答:
(1)上述两则材料分别出自哪一文献?
(2)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3)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德意志帝国议会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议会在职权上有何异同?
答案
1.A2.C3.A4.A5.A6.A7.B 8.C9.C10.A11.B12.C13.D14.B15.B16.D17.C 18.C19.B20.A
21.(1)材料一出自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材料二出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2)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行政权由总统与内阁掌握。
(3)皇帝拥有官吏任免权、立法权、军权等;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立法权。
(4)相同点:①二者都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
②二者均由选举产生。
不同点:①法国的议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德国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之一,与联邦议会共同行使立法权,帝国议会由选举产生,但不能组成代议制政府。
②法国议会有权对政府的行为作出监督;德国帝国议会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审批预算的权力,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