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资源库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资源库


工作进度及完成情况
文本230部,图像902部,视频97部,动画44部;
教材377部,试卷78部;
资源库统计功能屏幕抓图
部分资源展示
本研究所主编出版教材
分子生物学实验 研究生 内部使用
部分资源展示
本专业著名经典教材
现有基础
动画
课件
[DNA印迹]
[测序]
[PCR]
[DNA检测]
2.经费支持及利用情况
电子版素材登记卡进行
9 .取得成绩及后续工作
不断收集新的本专业资源继续充实资源库 参照专家意见及学生反馈信息修改资源库 继续开发虚拟实验室系统 利用资源库资源开设网络课程和学习主题
关于资源库的教学论文正在审稿中,1篇已经定稿 8月份出版.
保护生物学
参 考 书:
《保护生物学》,傅之屏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1; 《生物多样性科学》,陈灵芝、马克平主编,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保护生物学基础》,Richard Primack、季维智主 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保护生物学》,蒋志刚、马克平、韩兴国主编,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保护生物学概论》,Richard B. Primack著,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三、我国保护生物学研究概况
两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起步较晚,力量薄弱,大多数物种受威
胁状态不明,重点保护动植物缺乏长期的、系统 的有效监测;许多新方法和新技术还没有应用; 许多自然保护区虽然已经建立,但是其设计与管 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蒋志刚等,1997)。 另一方面,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人员积极 努力,在许多保护领域已开始取得了显著成效。
陶渊明在《归田园居》中的“方宅十余亩,草室八 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 鸣桑树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诗中描 述了田园风光,桃红、柳绿、鸡鸣、犬吠,人与自 然生物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明亮的一颗星,是诗歌 王国中的无冕之王。李白的诗歌不仅为中华文 化增添异彩,也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他 的诗歌为全世界人民所传涌。
矢其生,不绝其长也……” 老子在其《道德经》中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老子所 谓的“一”,就是平衡,天道失去了平衡,就要裂一 一天时不正、水旱交回、瘟疫流行。
2.古今诗歌(文学艺术)永恒的主题——热爱大 自然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 林修竹;又有清清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人们一提到这篇文字,往往先想到它是书法极品, 其实它的内容也很美,它把人们引人了“崇山峻 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的美境之中。
系统管理员 二级管理员
素材库
教师 学生
教材库
资料上传
5 .资源库的结构
素材库(按媒体形式分类) 文本,图形图象、视频、声音等
教材库 按学科的内容结构分类,依据内容目录树 进行浏览
内容结构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资源库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Protein)
(RNA) (DNA)
生物 物质 大代 分谢 子
保护生物学研究内容正在以下几个领域中活跃的 进行着:
小种群的生存机制 物种濒危灾绝机制 生境破碎问题 自然保护区理论 公众教育 保护法与执法
第二节 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保护生物学思想的起源
(一)中国起源
1.思想起源 孔子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荀子也认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
在英国,许多在生态上有重要意义的物种大 约同时从野生状态中消亡:鹤、鹤、硕鸨、鹗、 海鹰、野猪、狼等。其它物种的数量也迅速减 少,其中具代表性的是雕的减少。
这些惊人的变化,促使欧洲自然保护运动 形成,并导致1865年成立公用地、空地、和步 道保护协会,1899年成立鸟类保护协会。由于 英国的自然环境已被超强度的开发利用,以致 于今日英国的自然保护区只占国土总面积的不 到1%。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保护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一、保护生物学的定义
保护生物学:一门价值取向与处理危机的科学。 保护生物学与生态学的关系就像是急诊与保健, 或战争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研究生物多样保护的科学,即研究从保护生物 物种及其生存环境着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 学。
研究生物多样保护的科学,即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 及其生存环境着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在欧洲思想中,占优势的观点认为上帝将 自然供人享用,而且人类不论如何使用它都是 正确的。西方哲学占优势的信条是自然应转 化为财富,尽可能快地用于为人民谋福利 (Locke,1690)。
这种对自然以人类为中心论,导致了自16世纪以 来欧洲殖民地大量资源被开发和退化。这种自 然原始积累政策给予那些享有殖民权的居民获 得了财富和利益,而当地人民的需求则被忽视, 特别是在西方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得到迅速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 当时美洲、亚洲、非洲和澳大利亚被认为是地 大物博,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 种哲学没有顾及自然资源的长远后果,不仅在西 方,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 影响(Primack,1994)。
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和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 响,以及如何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与 保护,使之能够为人类持续利用的一门学科。
研究直接或间接受人类活动或其它因子干扰的物 种、群落、生态系统的生物学。
研究保护物种,保存生物多样性和持续利用生物 资源问题的学科。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蒋志刚、马克平认为 是: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即研
资料自检索,自查询小组
3.研发队伍结构及人员组成
专业技术总指:马文丽、吕小定、郑文岭
资源库总体设计,具体组织实施: 教材教案编写、资源收集
郭秋野、彭翼飞
教材教案编写、资源收集:
李凌、姜立、吴清华、宋艳斌、张宝、胡子有、石嵘、 冯春琼、朱丽娜、肖维威、张兴梅、何庆梅等
专家组审核、修改
4 .资源库建设平台
教材库结构
1.根据多媒体平台的特点:
可以上传网络超级链接的网页文 本,网页形式的图片库,电子教 案等等
2.教材库的平台功能更适合“生 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相关 媒体资料的特点
6.检 索
按学科的专业目录树进行浏览检索 依据关键词、文件名称、内容描述、著者等
方式查询检索 依据材料媒体类型进行查询
两个目的: 第一是研究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其次是研究防止物种灭绝的有效途径。
主要关注到四个方面:
①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是前所未有的,在生物历史 上,以前从未出现过有如此众多物种在如此短的时间 内遭受灭绝的威胁;
②由于人类人口激增和科学技术的加速进步,人类生 产力的迅猛发展,生物多样性受到的威胁也空前严重。 而世界上物种丰富的国家,却都是经济文化落后的贫 困国家,危机的症结在于世界财富分配不均;
③当今科学家已认识到,许多对生物多样性的胁迫 因素是协同性的,例如酸雨、过度采伐森林和捕猎 等因素结合起来,往往出现倍增的恶果 (Myers1987);
④人们必将逐渐认识到,危害生物多样性必然会危 害人类自身,因为人类生存所需要得到的天然物质、 粮食、药材、水、空气和其它一切物品及设施,都 来自于大自然。

因临
表 达 调

床 生 化
复转 制录



翻 译
断 治 疗
蛋 质
核 酸

糖 代 谢
脂 类 代 谢
氨 基 酸
核 苷 酸
基 因 工 程

实 验 技 术
沿 专 题 讲 座

生 物 信 息 学
生 物 芯 片
子 免 疫
涉 及 课 程 分细 子胞 病生 理物
素材库
文本素材库 图形/图像素材库 视频/音频素材库 教学动画素材库
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路易·艾黎先生在李白故里题 词说:“对全世界青年来说,李白的精神告诉我 们:‘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当今瞬息万变的 世界中,这种精神往往被泯没”。这段题词指出 了李白精神的现代价值。
读了李白的诗谁都会热爱壮美的大自然,热爱自 然界中的一草一木、一鸟一鱼,李白的诗歌就是 进行保护自然、爱护生物的生动教材。
4 . 平台功能
系统平台:多级管理机制 建立素材库、教材库 上传(经二级管理员授权) 下载(由二级管理员限定下载内容) 多种方式(作者、关键词、文件描述等)检索 资源统计及分类 在线播放视频、音频文件 电子教案,文本浏览 提供必要使用工具 可以进行虚拟教室,开设课堂
4 平台功能: 系统采用多级管理机制:
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用立法的手段来保护 动植物的国家。夏、商、周等朝代都制定了保 护和管理山林的制度与禁令,据《逸周书·大禹 篇》记载《禹禁》中规定:"春三月,山林不登 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 之长",《禹禁》可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资
源保护法。
(二)世界范围的起源
在西方耶稣一一基督圣经的传统中,荒野 被看成是罪恶之渊或鬼怪出没之处。
广东省“151”工程经费到位3万 本校配套支持3万 本科室无偿提供各种资源及配套设施 已经全部用于资源库建设中(详见结题报
告)
3.资源库开发队伍 ——开发模式
“计算机 和网络” 专业人员
资源库建设
“生物化学 与分子生 物学”专
业人员
“教学管理” 专业人员
3.研发队伍结构及人员组成 资料收集、整理小组 资料上传、注释小组 资料校对、审核小组
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着手来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人类学 社会学 教育学 心理学 经济学
哲学 法学
进生 植动分生遗生化物 物物类态传理生地 学学学学学学物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