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0课《天上的街市》课时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缥缈..(____)陈列.(____)不甚.(____)闲.游(____)灯笼.(____)2.解释下列词语(1)缥缈:(2)闲游:(3)定然:二、诗歌鉴赏3.文学常识填空:《天上的街市》取材于我国古代关于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课文借助于丰富新奇的联想和_________,描绘了美丽的天街景象。
这首诗重在表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的创作特色。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4.这首诗的作者是,原名郭开贞,诗人、学者。
代表诗集有《星空》等。
5.这首诗有些事,但更多的是想象。
请指出诗中想象的部分。
6.想象部分使用哪个字来统领的?7.对于想象的东西,诗人却说得很肯定,说的似乎确有其事,请说说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8.诗中牛郎织女的故事跟传说的大不一样,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课外类文阅读新月沙鸥新月弯弯,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
(选自《中国当代名诗100首》)9.“新月”与“小船”,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面,诗人是如何将这两个相距遥远的物体联系在一起的?这两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10.诗歌第二节选取了哪几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怎样的情感(联系第三节作答)?三、综合性学习11.用“/”给下列诗句划分停顿节奏:(1)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2)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12.古代有许多描写牛郎织女的诗歌,请你写出一首。
13.请从下面给出的四个语句中,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
只填序号即可。
①银花火树开元夜②避恶遍插茱萸枝③几处笙歌留朗月④角粽投江祭诗魂(1)元宵节上联:________下联:紫气丹光拥玉台(2)端午节上联:龙舟竞技怀屈子下联:________(3)中秋节上联:________下联:万家萧管乐中秋(4)重阳节上联:延年常饮菊花酒下联:________四、选择题14.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联想艺术手法的是()A.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B.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C.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D.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
15.不属于这首诗的特色的一项是()A.联想自然B.想象丰富C.意境美妙D.语言铿锵五、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父亲的长笛赵文静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
那是,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歌。
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
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那样的时光里,她是红人儿,孩子们羡慕极了她有一个这样将笛子吹得声声悦耳的父亲,哄着她,把好吃的分给她一份,只为了听她父亲吹笛子时可以靠近一点儿。
她亦是非常的骄傲的,那时,父亲是天,是地,是她心目中的大英雄。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
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
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
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
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
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
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
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
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
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
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哇,扫大街还不忘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
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
“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了长笛,扔在了城边的小河里。
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
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
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
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
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
”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
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
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你那长笛。
”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
”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懂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
“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你爸大雪天骑车给人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
转脸看她。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
将长笛横放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16.请以长笛为线索,从女儿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17.请简要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
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18.请品读文中的画横线语句,联系上下文揣摩“她”和父亲的心理。
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
将长笛横放嘴边。
19.试简要分析母亲这一形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1.Piāo miǎo;chén;shèn;xián;lónɡ【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字音的考查。
注意易错字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书写拼音,不要把拼音写成英语字母。
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这些容易混淆读错。
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等,在学习和识记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类整理。
本题注意“缥”“笼”的读音。
2.(1)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2)清闲安逸地游逛。
(3)必定。
【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在平时,学生要通过查字典积累语言词汇,在没有词(字)典的特殊情况下理解词语,如果是独立的词语,最好的办法是用分解法,把词先拆分理解,再把意思合起来理解。
本题中的“缥缈”的意思是形容事物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闲游”根据语境,其意义是清闲安逸地游逛。
“定然”这里表示一定必定的意思。
3.牛郎织女;想象;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苦难的人民的同情;浪漫主义【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如文学常识、写作背景、主要的故事情节、精彩片断、人物的性格特点、书中的名言警句等,在平时就要对名著常识知识做好积累。
在这首诗中,诗人把繁星满天的夜空,想象为是点着无数街灯的天上街市,又改造了牛郎织女的传说,把空中的流星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街上闲游,用以象征他们的生活的幸福美好,使全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诗歌运用反衬手法写出了当时社会的不安稳和人民的痛苦,表达了作者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
同时,这首诗还隐含着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愤怒,寄托着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
据此理解填写作答。
4.郭沫若、女神。
5.诗中后三节。
6.想。
7.这是由这首诗的主题决定的,用肯定无疑的说法,就是表达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坚定追求和赞美。
8.因为诗人要表达的是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没有自由和幸福的,当然不能照搬。
既要引用传说,又不能拘泥于传说,一切应视主题的需要而定。
【解析】4.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
这首诗的作者是郭沫若。
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
5.此题考查的是对想象的理解。
想象,是一种有目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仓库中所存储的已有的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第一节主要是联想,从地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明星。
后三节是想象天空中的情景。
点睛:联想,比较实在;想象,比较虚幻。
联想,想到就可以;想象,就比较具体。
联想和想象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是交织在一起,共同使用的。
在《天上的街市》这首诗里,作者是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上的明灯,又由街上的明灯想象到天上必定有美丽繁华的街市和街市上闲游的平民、农民,于是又联想到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想象到他们提着灯笼、骑着牛涉过天河,在街上自由地行走,从而创造出一幅真切清新的画面和一个美丽动人、寓意深邃的形象来。
6.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
诗的第2段至第4段描绘了诗人想象中“天上的街市”的奇景。
后几小节的诗都围绕着“想”展开。
所以“我想那缥缈的空中”的“想”字统领以下的想象部分。
7.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