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翻译策略和方法

第十二章 翻译策略和方法

交际翻译”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第一,交际翻译(或交际
途径)指的是视翻译为“发生在某个社会情境中的交际过 程” 的任何一种翻译方法或途径。虽然所有的翻译途径都 在某种程度上视翻译为交际,而这里所说的交际翻译却完 完全全地以目的语读者或接受者为导向。
交际翻译并不是一种极端的翻译策略,它和语义
翻译一样是翻译中的“中庸之道”,既不像编译 那么自由,也没有逐行译那么拘谨。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省译名词)
转换法

转译法指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的表述方式、方法和习惯 而对原句中的词类、句型和语态等进行转换。具体的说,就是在词性 方面,把名词转换为代词、形容词、动词;把动词转换成名词、形容 词、副词、介词;把形容词转换成副词和短语。在句子成分方面,把 主语变成状语、定语、宾语、表语;把谓语变成主语、定语、表语; 把定语变成状语、主语;把宾语变成主语。在句型方面,把并列句变 成复合句,把复合句变成并列句,把状语从句变成定语从句。在语态 方面,可以把主动语态变为被动语态。如: 1. 我们学院受教委和市政府的双重领导。 Our institute is co-administrated by the States Education Commission and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名词转动词)
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 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 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 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 重组法和综合法等。
增译法

增译法是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 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 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 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 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 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 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 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 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 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 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 介词和冠词。另外,在翻译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 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 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 明确。

直译与意译

英文literal translation 和中文“直译”的定义都不是十分确定,既可 指逐词译 (Word-for-word translation),也包括逐句译(Sentence-forsentence)。直译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常见用于以下领域的翻译:(1) 用于翻译科技资料;(2)用于外语教学,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结构 的差异;(3)也用于文学翻译,Nabokov 是文学翻译中直译的高手, 在他看来,“只有直译才是真正的翻译”。 意译法有以下特点:(1)以目的语为导向;(2)用规范的目的语 语言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3)注重译文的自然流畅,不一定保 留原文的结构及修辞手段。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直译和意译各有优缺点,意译与直译不会形成二 元对立,因为翻译策略不是一成不变的。最恰当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 语篇类型、翻译目的和读者对象来制定不同的翻译策略。直译、意译 是翻译过程中表达阶段所采用的两种最基本的方法。正如张培基等学 者所说,“不同的语言各有其特点和形式,在词汇、语法、惯用法、 表达方式等方 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所以翻译时就必须采取 不同的手段,或意译或直译,量体裁衣,灵活处理” 。
第十二章
翻译策略和方法
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统编翻译教程(即张培
基等编著的教程),主要是讲述常用的翻译方法 与技巧,其中包括:词义的选择、引伸和褒贬; 词类转译法;增词法;重复法;省略法;正反、 反正表达法,分句、合句法;被动语态的译法; 名词从句的译法;定语从句的译法;状语从句的 译法;长句的译法,和习语、拟声词、外来词语 等特别语词的译法等。
1. Increased cooperation with China i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同中国加强合作,符合美国的利益。 (在主谓连接处拆译)

2. I wish to thank you for the incomparable hospitality for which the Chinese people are justly famous throughout the world. 我要感谢你们无与伦比的盛情款待。中国人民正是以这种热情好客而 闻明世界的。(在定语从句前拆译)
1. 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 (增译主语和谓语) 2. 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3. 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那么,交际翻译的关注点是目的语读者,尽量为
这些读者排除阅读或交际上的困难与障碍,使交 际顺利进行。在语义翻译中,译者仍然以原文基 础,坚守在源语文化的阵地之中,只是解释原文 的涵义,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文本的意思。
归化与异化
异化翻译法(或异化法)(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or Minoritizing Translation)和归化翻 译法(或归化法)(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or Domestication)是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 Venuti创造的、用来描写翻译策略的两个术语。 异化翻译法是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 原文中的异国情调。Venuti把异化翻译法归因于 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Schleiermacher的翻译论说 “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 Schleiermacher本人是赞同采用异化法的。Venuti 指出,在盲目自大地使用单语、并把归化翻译法 作为标准的文化社会(例如英美社会)中,应提 倡异化翻译法。
符合目标语思维习惯、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词,以避免 译文累赘。增译法的例句反之即可。
1. You will be staying in this hotel during your visit in Beijing. 你在北京访问期间就住在这家饭店里。(省译物主代词) 2. 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 希望您在这儿过得愉快。(省译物主代词) 3.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正译法和反译法

这两种方法通常用于汉译英,偶尔也用于英译汉。所谓正译,是指把 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同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所谓反译则是指把 句子按照与汉语相反的语序或表达方式译成英语。正译与反译常常具 有同义的效果,但反译往往更符合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因此 比较地道。如: 1.在美国,人人都能买到枪。 In the United States, everyone can buy a gun. (正译) In the United States, guns are available to everyone. (反译) 2.你可以从因特网上获得这一信息。 You can obtain this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正译) This information is accessible/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反译) 3.他突然想到了一个新主意。 Suddenly he had a new idea. (正译) He suddenly thought out a new idea. (正译) A new idea suddenly occurred to/struck him. (反译)

异化翻译法包括以下特点:(1)不完全遵循目的语语言与语篇规范; (2)在适当的时候选择不通顺、艰涩难懂的文体;(3)有意保留源 语中的实观材料或采用目的语中的古词语;(4)目的是为目的语读 者提供一次“前所未有的阅读经验”。 归化翻译法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的语读者提供一种 自然流畅的译文。Venuti 认为,归化法源于这一著名翻译论说,“尽 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然而,对Venuti来说,归化法 带有贬义,因为归化法实际上体现了主导文化社会中常见的政策,即 “盲目自大地使用单语,把外来文化拒于门外”。
翻译二分法

直译与意译之争,在我国自有翻译之时起就已存在,此争论至少从公 元前就已经开始。 直译、意译在传统译论里讨论得最多。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 西方又出现了其它的提法,例如: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与“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在本质上和意译与 直译是一致的。还有其他学者提出的二分法,例如:霍斯的“显性翻 译”(overt translation)与“隐性翻译”(covert translation);格特的“直 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与“间接翻译”(indirect translation);图瑞 的“适当性”(adequacy) 与“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纽马克提出 的语义翻译 (semantic translation) 与交际翻译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以及韦努蒂的异化翻译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与归化翻 译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