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模糊性及翻译
译文 A: Xishi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译文 B: 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在这两个例子中, 为了避免误解, 译文 B 用了 一种更生动的词 beauty, 这个词在英语中更通俗和 容易接受, 从而确保更好的理解, 同时使文化差异 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1 模糊的语义特征
模糊性是什么? 尽管各国语言学家对此争论不 休, 但简单来说模糊性就是词语的所指范围的边界 是不确定的这种属性。
首先是对象资格程度的渐变性和亦此亦彼性, 如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有:“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 将息。”莎士比亚的《罗米欧与朱丽叶》中有:
My only love sprung from my only hate! Too early seen unknown, and known too late. 其次是不确定性。不确定可以表现在语义、句 法和语用等 方 面 。“a little bit, almost, entirely, kind of, more or less, quite, really, some, somewhat, sort of, to some extent” 就具有语义的不确定性 。 杜 甫 的 《古柏行》“苍皮溜雨四十围, 黛色参天二千尺。” 这个例中的数词并非指确切的数目, 而是脱离了具 体内容的模糊性概念。因作者巧妙地运用这些语义 模糊的数词进行修辞, 故收到了诗意盎然, 气势磅 储, 充满奇趣的艺术效果。 最后是相对性。严格地讲, 实际事物都有某种
词组语义模糊。如: the girls with the flowers 这 个 词 组 能 表 示 某 种“ 固 有 的 ”或 某 种“ 偶 然 的 ”关 系 。 我 们 可 以 把 它 理 解 为 : the girl that is decorated with flowers, the girl that is trying to sell flowers 或 the girl that carries flowers in her hand 等。句子意思的模 糊。如: 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次会 议。此句中词语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造成意义模糊。 “其他”是同“学校”产生联系呢, 还是同“学校领 导”产生联系? 2.4 语用模糊性
4 结论
语言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 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两者有机的结合将会极大
的促进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只要我们科学地运 用模糊理论对翻译科学进行观察和分析, 就必然能 促进翻译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这篇论文只是对 讨论模糊性语言的特征和实际翻译中翻译策略的 一种尝试。由于模糊性语言的复杂性, 必须对翻译 中的模糊性语言多作研究, 从而找出更可行的策略 并发展对翻译的研究。
词的模糊性主要有四种类型:( 1) 指称模糊 ( referential vagueness) 。词本身意义清楚, 但 是 难 以确定这个能否用于某些客体。如英语中的 city 和 town、house 和 cottage、box 和 case 这 类 词 的 界 限 不 是十分明显, 对它们不能一刀切地划分。(2)词义多 项化(indeterminacy of meaning)。词本身的意义并非 一成不变。“John’s book”,( 约翰的书) 可指“约 翰 写 的 书 ”,“ 约 翰 拥 有 的 书 ”, “ 别 人 要 求 约 翰 读 的书”等等。( 3) 词义缺乏确指( lack of specifica- tion) 。词本身意义清楚, 但属于泛指。如 neighbor ( 邻居) 一词, 它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就没有
77
指, 因此可以指代截 然 不 同 的 多 种 人 。 (4)词 所 确 指意义的析取( disjunction) , 如虚词词组 either…or 的界限模糊性。 2.3 语法模糊性
任何一种语言的语法都是灵活多变的, 如果脱 离了语言环境和上下文的引导, 就会造成语义模糊 现象。它大致包括两种类型:
78
池州学院学报
第 22 卷
词语或表述用目标语言中的一个相对应的词替代, 这个词对目标语言读者的影响与原文中的表述一 致。用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使读者更通俗生 动的确定原作中的一些说法。原作和译文之间有越 大的文化差异, 也就越有必要作出调整。如: 情人眼 里出西施。( 《红楼梦》第七十九回)
3 模糊语言的译法
3.1 对应法 又称对等译法, 即以模糊语言来翻译原文的模
糊语言。例如: If a sentence of imprisonment is imposed, there
are limits on the term of imprisonment—not more than six months or less than three years.
如对之作出徒刑判决, 其刑期也有限制—或不 超过六个月或不少于三年。
英语中的“nomore than”和汉语中的“不超过”, “less than”和“不少于”可谓是模糊对模糊。又如:
Never trouble trouble till trouble troubles you. 人 无远虑, 必有近忧。
在很多文学作品中, 作者往往利用模糊语言来 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 从而产生凝练、生动、形象的 语言魅力, 达到良好的修辞功能。如顾城的诗《远 和近》中, 你, / 一会看我, / 一会看云。/ 我觉得 / 你 看我时很远, / 你看云时很近。
“ 远 ”和“ 近 ”本 身 便 是 表 示 空 间 距 离 的 模 糊 语, 在这首诗歌中, 作者运用物理距离概念来表达 在情感作用下产生的心理距离,“远”可以变“近”, “ 近 ” 可 以 变 “ 远 ”。 而 在 具 体 的 诗 歌 意 境 中 , “你”、“我”、“云”的所指也变得模糊起来, 不是 确指, 而是虚指了。表现的是心理距离的变换, 曲折 地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诗人对和 谐、融洽的理想人际关系的向往、追求。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模糊性语言语义特征( 1 ) 渐变性和亦此亦彼性; ( 2 ) 不确定性; ( 3 ) 相对性及在翻译中常见的现象: ( 1 ) 语音、语 调模糊性, ( 2 ) 词义模糊性, ( 3 ) 语法模糊性, ( 4 ) 语用模糊性, 探讨对模糊语言的一些翻译方法: 对应法、变异法, 省略及补充等。
Journal of Chizhou College
2008 年 8 月 第 22 卷 第 4 期 Aug. 2008 Vol.22 No.4
语言模糊性及翻译
张 静 ,1, 2 金仁旻 2, 孙翠萍 3
( 1.安徽大学 外语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9; 2.安徽省经济管理学院 国际合作中心, 安徽 合肥 230039; 3.池州学院 外语系,安徽 池州 247000)
收稿日期: 2007- 11- 19 基金项目: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2007SK344) 。 作者简介: 张静 (1980—), 女, 安徽肥东人, 安徽省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合作中心讲师,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 为 外 国 语 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第4期
张静, 金仁旻, 孙翠萍: 语言模糊性及翻译
模糊性, 只是模糊程度或表现形式不同而己。同一 语词从某一方面可能是清晰的, 从另一方面看又可 能是模糊的。而模糊的相对性可因地而异, 因时而 异, 因文化习俗而异。
2 翻译中常见的模糊现象
2.1 语音、语调模糊性 语音、语调模糊性也称跨语音、跨语调歧义, 多
半出现在口语中。它利用谐音( 同音或近音) 或听 力错觉获得模糊效果。一般出现在双关语中, 以收 到“言此意彼”的效果。
[关键词] 模糊语; 对应法; 变异法; 省略补充; 文化替代
[中图4- 1102( 2008) 04- 0076- 03
模糊( fuzzy) 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所谓模 糊语言, 并不是指含混不清, 模棱两可, 只能使人产 生误解的语言。恰恰相反, 利用语义的模糊性, 准确 地反映出生活中的模糊概念。在翻译过程中, 原文 包含的各种模糊因素往往会导致译者误解或无法 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表达, 而译文语言中的模糊 因素往往导致对原作本意的歪曲或表达不够 “确 切”。因此, 对模糊语句的理解在翻译实践中显得 十分重要。
East or west, home is the best.金窝银窝, 不如自 家的草窝。
Hunger breeds discontentment.民以食为天。 以上三句都为彦言, 只可用汉语模糊语言译之。 3.2 变异法 变异法主要有两种: (1) 以模糊语言来翻译原文中的准确语言。如: Everybody knows that John lost his shirt when that business he had invested in field. 人人都知道约翰的资产, 在他投资的事业失败 时, 全都赔光了。 此 句 中 的“shirt”起 指 代 作 用 , 形 式 上 是 准 确 语言, 须虚译为“资产”。 It is two and two makes four that the corporal punishment administered by the defendant was mini- mal, and not excessive. 很明显, 被告所施加的体罚属最低限度而未过当。 “to and two makes four”是确切语言, 这里译作 模糊语言“很明显”。 (2) 以精确语言来译原文的模糊语言。如: It’s been apparent to me that not only in an evo- lutionary but in almost a revolutionary change in the way our military thinking has been driven for the past 40 years. 过去的 4 年中, 军事思想迅速变化, 只不过是 逐步发展的演变, 而几乎是十分剧烈的变革。这一 点对我来说一直是显而易见的。 这 里 的“evolutionary”和“revolutionary”是 相 对立的两个词, 是这句的点睛之笔, 非用准确语言 翻译不可。 3.3 省略和补充 部分无实际意义的模糊信息, 在不影响传达原 文信息的前提下, 可省略不译。而胃方便译文读者 理解, 有时候又需要添加适量的信息。如: We as the Seller reserve the right to lodge a claim for direct losses sustained, if any.作为卖方, 我们有权 对所遭受的直接损失提出索赔。 The available period shall commence from the ef- fective date of this Loan Contract and shall end on the earlier date of the following dates. 从本借款合同生效 日起, 至下列日期中最 早 日 期 止 , 为 本 借 款 的“ 有 效提款期”。 英语词义与思维表述方式比较灵活、抽象、含 糊; 汉语词义与思维表述方式比较执着、具体, 有时 过于明确、凝滞。这要求译者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 灵活处理。 3.4 文化替代翻译 文化替代翻译是将原作中有特殊文化含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