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练习题(一)
一、名词解释(5×4=20分)
JIT ,并行工程,“浴盆”曲线,非独立性需求,生产系统二、分析计算题(40分)
1、某企业决定在武汉设立一生产基地,数据如下表。
利用重心法确定该基地的最佳位置。
假设运输量与运输成本存在线性关系(无保险费)。
(5分)。
工
厂坐
标
年需求量/件
D1 (2,2)800 D2 (3,5)900 D3 (5,4)200 D4
(8,5)
100
2、Piddling 公司组装监视器,每年以65美元的价格购买3600个单色阴极管,订货成本为13美元,单个年持有成本为价格的20%。
计算最优订货批量及在最优订货条件下的定购及库存成本之和并说明经济订货批量的原理。
(5分)
3、某生产线计划每天产量为240单位,日工作时间为
8小时,各作业的时间及作业的先后顺序如左表,试
对生产线进行平衡。
要求:(1)绘制流程图;(2)所需最少的工作站数量的理论值?(3)使用最长作业时间原则以最少的工作地数量来平衡装配线,(10分)
作业时间/分紧后作业
A 0.2
B B 0.4
C C 0.2 F
D 0.4
E E 1.2 G
F 1.2
G G
1.0
结束
4、某产品包括两个构件,A 和B 。
每制造一件产品需要2个A 和4个B 。
第6周开始时必须发送100单位该产品。
目前持有量为50个A 和100个B 。
另外还有两份应接收的B ,每份为100单位,其中第一份在第4周初,第二份在第5周初收到。
该产品的生产提前期为2周,A 、B 各为1周。
用直接批量法为该产品作MRP 。
(10分)
5.某项工程的作业及有关数据如左表。
已知间接成本为每天1000元。
请确定工期缩短3周的方案。
(10)
四、简答题(20分)
1.服务系统有何特点?
2.生产过程的组织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3.有哪些针对需求变动变动的生产计划方法?
4.质量管理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五、论述题(20分)
请利用运作管理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提高企业的运作管理水平。
综合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5×4=20分)
JIT :Just In Time 的缩写,译为准时化生产。
JIT 是由日本丰田公司首创的一种全新的管理体制,其目的是在原材料、在制品及产成品保持最小库存的情况下实现大批量生产,零件准时到达下道工序,并被下道工序迅速加工和转移。
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核心:追求库存或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最终彻底消除无效劳动和浪费。
并行工程:在信息化社会,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将并行设计的概念应用到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称为并行工程技术。
行工程技术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集成化处理的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被称为是21世纪制造企业运作的主
要模式。
“浴盆”曲线:就是设备故障率曲线。
设备在不同的阶段故障发生率是不同的,由其故障发生情况所绘制的曲线,因形似浴盆,故称为浴盆曲线,如下图所示。
非独立性需求:对产品的需求而产生的对构成该产品的物料(原料、零部件等)的需求,就属于非独立性需求。
生产系统:是与实现规定的生产目标有关的生产单位的集合。
它是生产过程与管理过程有机结合的整体。
二、分析计算题(40分)
1、解:X=(800*2+900*3+200*5+100*8)/(800+900+200+100)=3.05
Y=(800*2+900*5+200*4+100*5)/(800+900+200+100)=3.7. 所以最佳位置为( 3.05,3.7)。
2、
3.(1)节拍=8*60/240=2分钟/个
活动
紧后作业
正常时间赶工时间成本斜率(元/天)a b 6 6 -b f 10 8 500 c d 5 4 300 d e 4 1 700 e
f
9
7
600
f - 2 1 800
(2)所需工作地数=[作业时间和/节拍]=[(0.2+0.4+0.2+0.4+1.2+1.2+1.0)/2]=3 (3)各作业的关系图如下。
(4)进行作业分配
工作地剩余时间够资格分配
的作业分配作业工作地空闲
时间
1 2 3 2
1.6
0.4
2
1.6
1.4
2.0
A,D
A,E
A
B
C
F
G
D
E
A
B
C
F
G
0.2
0.2
1.0
4、
5.(1)绘制网络计划图,求关键路线。
关键路线为c,d,e,f.
四、简答题(20分)
1.服务系统有何特点?
答:服务业的特点:
(1)服务是无形的产出;
(2)服务的提供与消费的同时性,无法储藏;
(3)服务一般是劳动密集型——需求的差异性,以手工的柔性来满足。
(4)提供服务时顾客的参与;
(5)服务的生产要求高度的用户化;
(6)市场覆盖面小——尽可能多店作业与规模经济
(7)与最终用户保持直接接触。
2.生产过程的组织有哪几种基本形式?
答:产品(对象)原则,工艺运则,综合(混合)原则。
3.有哪些针对需求变动变动的生产计划方法` ?
答:基本措施:
(1)变化计划周期的产量。
在现有生产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增减产量的方法是:变
化工作的时间;外包。
(2)变化劳动力数量,包括增聘和解聘。
要考虑可能发生的失业保险费、培训费、
工资、工作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
一般而言,服务企业一般采用变动劳动力的方法来调整需求变动。
(3)利用库存平滑产量
(4)转移需求。
通过销售策略来影响需求,如调价,销售促进、推迟交货。
基本策略
(1)均匀策略;
(2)跟踪策略;
(3)混合策略。
4.质量管理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答:.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新时期质量管理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