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信息检索工具的工作原理
课型:新授课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的英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类型;能描述信息检索工具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特点。
2.体验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优缺点。
3. 掌握常用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熟练使用信息检索工具获取所需信息。
内容分析:
本节为“因特网信息资源检索”中的重点部分,介绍了全文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这是学习的重点。
教材中通过搜索奥运信息的例子来说明在网上检索信息的过程,
以达到简化原理、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
教学中应尽量选取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说明复杂的工
作原理,降低难度,以提高学生的检索能力为最终目的。
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已搜索一首歌曲为基础,提出问题:同学们想像一下信息检索工具该如何工作呢?有几种方法能达到,让学生们互相讨论,并展开对比讨论,选出最恰当的方法。
2.教学过程
方法一: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1)提出问题
①去超市购买一枝钢笔的过程。
购物→描述商品特征→取货→交给顾客
②利用全文搜索引擎查找夏季奥运会的由来,并观察操作的一般过程。
如图 1-1 ~ 1-3
所示。
图 1-1 百度检索首页
图 1-2 百度检索结果页面
图 1-3 百度检索答案举例页面
总结
全文搜索引擎检索信息的过程:
搜索关键字或词→数据库中检索→搜索结果。
(2)通过上述范例引申
从专业的角度拓展给学生讲解搜索引擎的组成。
①搜索器:负责定期地自动到各个网站上,把网页抓下来,并顺着上面的链接,持
续不断地抓取网页。
②索引器:把搜索器抓来的网页进行分析,按照关键词句进行索引,并存入服务器
的数据库中。
③检索器:面向用户,接收用户提交的查询字串,在索引数据库中查询,并将结果
反馈给用户。
巩固练习:搜索江苏省2012年高考方案
进一步总结,得出全文搜索引擎的工作包括三个过程。
①搜索器在因特网中发现、搜集网页信息。
②索引器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提取和组织,并建立索引库。
③由检索器根据用户输入的查询关键词,在索引库中快速检出相关文档,进行文档与查询内容的相关比较,对检出的结果进行排序,并将查询结果返回给用户。
方法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基本工作原理
(1)提出问题
①如果去学校图书馆借阅“短篇小说集”,该怎么去做,描述一般过程。
借阅图书→找书目→找相应书籍→从书架拿出
②利用目录类搜索引擎查找“北京大学”的信息,如图 1-4 ~ 1-7所示。
图 1-4 检索过程页面一
图 1-5 检索过程页面二
图 1-6 检索过程页面三
图 1-7 检索过程页面四
查找北京大学内容→总目录→专题目录→链接→网站
(2)引申
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网络目录资源从采集、索引分类、建库到建立用户界面的过程,与全文搜索引擎有相似之处。
不同的是,网络目录通常是按照网络资源的主题性质进行分类,以某种分类体系为依据,将信息资源分为若干领域的主题范畴,然后再细分为各科专题目录,最后列出具体的相关网站(资源),形成一个由信息链组成的树状结构,即总目录→专题目录→链接→网站。
过程三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的比较
提问:通过上述学习,比较一下两种搜索引擎的优点和缺点。
(1)全文搜索引擎可以通过“关键词”比较迅速的找到所需信息,但是有时学术性较差。
(2)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可以没有特定的信息检索目标(关键词),其网页由人工精选,学术性较强,但是更新速度慢,有时不易找到所需信息资源。
比较两种搜索引擎的优点和缺点,得出一般搜索策略。
总结
利用因特网进行资源检索时的一般策略:如果大致了解某一个领域的信息资源,可以使用目录索引类搜索引擎,如果对需要检索的信息资源目标比较明确,则可以根据信息资源的类型选择搜索工具。
过程四
拓展讲解
刚才我们重点讲解了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那么我们除了这两种方法,同学们再想一想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方法?
同学们回答:元搜索引擎和特色搜索引擎。
元搜索引擎的定义:搜索多个数据库,扩大搜索范围!
特色搜索引擎的举例:多媒体,音乐库等
课后实践操作:学生尝试使用特色搜索引擎完成相关信息的检索。
过程五总结评价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讲内容,列出知识的结构框架,强调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形象地认知并能实践操作,并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