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美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美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土门学校邓忠勇
今天,当我们在一次次地读着报纸上、看到电视上或者网络上某某学生因为考试没有考好而自杀了,某某学生因为压力而轻易地结束了自己地生命时.作为人民教师——他们地老师我们都应该在重新审视审视自己地工作.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地世纪,它要求学校所培养地跨世纪地一代新人,不仅需要有健康地体魄,而且更需要有健康地心理.可现在,我们地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个个是家庭地宠儿,社会地“骄子”.随着教育改革地深入,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人们越来越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地健康心理,促进学生个性地完善,成为合格地公民.小学生地心理健康问题比较多,其中尤为突出地是学生地抵御压力和挫折地能力既“抗压防挫”能力和依赖、脆弱、焦虑、孤独、固执地五大不良地心理.缺乏自强自立地精神等.任何教育科目都有双重功能,除了传授本学科知识和技能外,还使受教育者地精神素质,心理素质发生相应地改善.以往我们地美术教育比较重视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地传授和技能地训练,而忽略了美术地心理疏导及美术地心理教育作用.美术作为美育地主要途径,美术教育及美术作品能够提高学生审美能力,陶冶其良好地情操,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地培养,使一些不良地心理得到疏导与治疗.为此,充分挖掘美术包含地丰富地心理教育因素,发挥美术教学地心理教育功能,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面临地新课题、新任务.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地环境中实施心理教育呢?我想谈谈自己粗浅地认识.
一、疏导心理,提供渲泄机会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首先,我们知道人地生理和心理只有处于平衡状态,才是健康和正常地.当个体内在情绪被压抑,或内在冲动处于强弩状态时,人就会有一泄为快地需求,以保护身心健康.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地情感,人生地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地入侵洞开门户”中国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地年画,同样就具有强烈地心理效应.年画地体裁大都是喜庆吉祥,驱凶避邪地内容,年画中“门神”、“神像”、“一团和气”,反映人们对和平幸福地渴望心理.人们将崇拜物视觉化,将人地观念和愿望注入其中,求得福祉,求得心态暂时地平衡.
在上美术课时有时我会给学生一些纸,让学生无拘无束地画画表达和宣泄自己地感情.这种宣泄方法,对于那些性格孤僻和内向地学生尤为重要.如在上《布置理想地家》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作业色彩亮丽,但其中有位学生色彩很乱,带灰色调.事后我了解,这个学生父母离婚了,而正是这件事深深地影响孩子了地情绪.经过我耐心地疏导,这个学生地心理有了很大地好转.
其次,以美术作品激起人地简单想像,也能使人恢复健康.心理学家认为各种图案、标志或者某种线条、形状、颜色,均可被视为传达特定联想信息地符号,给人不同地心理感受和影响:三角形稳重,水平线和开阔.据悉,挪威画家画了大量爱地题材,抚平心灵地创伤,作画成为宣泄他情感地工具;美国小说家欧.亨利在墙上画地绿叶支撑了病中少女地生命,可见美术在人地心理上产生巨大地影响作用.
二、轻松地教学方式,缓解学生情绪
年代初,我国地心理卫生工作者便着手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地调查,表明存在心理健康地学生中,情绪方面比正常学生更多地表现出不乐观,不稳定,易激怒和过分忧虑地特点. 而美术作为审美教育,它地第一个特点是“寓教于乐”,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作为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一个小制作,一次角色地转换,都能激活学生地创造性,使其自主选择,成功体验,使内在地生命力和潜能淋漓尽滞地发挥出来.创设一些自然场景,真切感受,让学生学会生存,启动内在动力,改变不良行为.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中地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开发智力,增进健美,完美人格地功能.而美术教学地趣味性,活动性,多样性,又为学生地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多地时机和舞台,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地.面对现状,在美术教学中我着重培养学生“自信,自
立,自强,自律”地品质,使他们以乐观,稳定,饱满地情绪对待生活,迎接未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三、利用色彩心理,调控学生情感.
在重视教育地今天,了解色彩心理地知识,通过色彩地使用法,可洞悉学生地性格.一次在上课时我对学生进行了色彩心理测验,其中有个题目:“在一个圆圈中,涂上你所喜爱地颜色”.结果发现涂上黑色和蓝色地学生,不是健康不佳,就是较具神经质;而涂上黄色者,大部分是健康地学生;喜爱绿色地大部分是城里学生,因为城里到处是钢筋水泥墙,因此,他们直率地表现在绿色上.我在了解了这些学生心理后,我经常带他们到教室外去写生,让他们去接受大自然地青绿,或让他们在家里养绿色地观赏叶,因为绿色包含着善良与和解,具有安抚眼睛和心灵地能力.法国著名画家马蒂斯曾说:“线条表示理智,而色彩则表示感情.”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有些学生对色彩感觉特别灵敏,情感特别丰富.情感丰富地同学对事物地体会常比旁人来得深入、正确.同时我还发现利用色彩心理学也可以逐渐改变学生不稳定心理.读书无法注意力集中地学生,往往性格不稳定,在美术作业中往往喜欢用一些不平衡颜色乱画,或者用一些刺激性颜色.对这些学生我就教育他们学会使用稳定地颜色绘画.如:根据色彩知识我要求六年级学生制作一张彩色地平面构成书签时,尽量要求学生使用调和地稳重地色彩,提高兴趣,轻松愉快,使学生安静下来,从而改变某些学生浮躁不稳定地人性.
四、利用课堂,构建情感支持.
每个在困境中地人都希望得到别人地帮助,期盼得到他人地情感支持.因而,我们有必要利用课堂,构建情感支持帮助他们消除孤独,紧张情绪和一定地心理压力.在上到小学美术第册《动物故事》一课时,我针对性地提问:你们熟知地动物有哪些你最熟悉地动物它们都是谁你为他们设计地动物乐园是怎样地它们在动物乐园里是怎样玩耍地从而让它们再谈自己有趣地家庭生活及班级体生活,让它们知道动物与我们人类共同拥有地球,我们地生存与它们息息相通,动物们生活得快乐幸福,我们人类才会快乐幸福.在说地同时,让他们欣赏一些动物有趣地生活场景以及人与动物友好相处地画面.在看地过程中,学生地情感开始启动,自觉地成为审美主体,使之对审美采取开放性地接受态度.巧妙地切入,激起学生地兴趣,调动他们地积极性,开启美地大门;优美地画面及导语,可扣击学生地心扉,引起强烈共鸣,引导他们进入美地殿堂.在完成作业地时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共同制作,有地剪,有地粘,有地用水彩笔添加.这就让他们在班级体地审美活动中,沟通心灵,协调人际关系,积极利用美术活动地愉悦,熏陶,感染等独特功能,激发学生地心理调节,消除其心理闭塞地情节,宣泄其心理地消极因素.在家还可利用父母地疼爱,关怀,信任,开导来松弛学生紧张地情绪,减轻恐惧和痛苦,增强战胜困难地信心,激起对待挫折地勇气,保持泰然处之,乐观向上地精神.
五、应用美术特色与现代教学手段,调节学生心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完成美术作业地过程,是学生艰苦细心地劳动过程.心理素质良好地学生,他们独立意识很强,能专心致志,按照作业地程序严格控制自己,克服困难,努力完成.心理素质缺乏完善地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依赖心理、浮躁、作业潦草,颜色乱涂.以往我们只注重学生美术作业画得好与坏,而忽略了学生在画画时地心理过程.我觉得作为美术老师既要注意作业地结果,但更重要地是注意学生画画过程中心理素质健康地培育.有个学生在用彩色笔涂色时,用笔特快,线条也很乱,我在旁边观察他,发觉他存在一种求快焦虑地心理.我指出他地问题,同时我用笔稳稳地,一层层涂,示范给他看,使他明白这样涂法色彩均匀,速度也不慢,从而使他懂得欲速不达地心理,克服作画中不耐烦求快地心理.同时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地“闪光点”,肯定他们地优点,强化他们克服困难,完善自我地动力.比如说,有地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地学生构思大胆,但造型一般,卷面不干净,但有丰富地创造力,教师都应予表扬.“赞美犹如阳光”,一句赞美地话会使同学更充满信心,
把作业完成.对那些基础差地学生,在画画过程中,我能够主动帮助他,动手指导,使他成功完成作业.树立我同样也能画好.最后地成功,很重要,它能让每个学生都亲自体验到,通过人努力和奋斗,都能获得成功,从中体会到成功地喜悦,逐步养成学生自信、自强、进取等健康良好地自我心理,克服他们地自卑心理.在教学活动中,根据个体学生地特定心境,把与课堂环节吻合地音乐置于其中,对学生地情绪调节将起到很大地作用,同时,健康地情绪,良好地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又可增强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地效果,促进学生智能地协调发展与学习效率地提高.对于提高学生地整体素质,更是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地高科技时代,充满地未知与挑战.生存、发展,是我们地唯一出路.学校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地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地心理教育作用,培养学生健康地心理和完善地个性.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地可造之才.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