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大事记
作者:整理张樱赢徐昊
来源:《计算机世界》2013年第11期
2008
1月1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信息产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该政策明确指出要支持数字电视相关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上市公司配股和增发新股等方式筹集资金,增加对数字电视产业的投入。
1月
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五项“十一五”专项规划,回顾了“十五”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十一五”期间所面临的的机遇、挑战和技术发展趋势,并提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思路与目标、重点任务以及政策措施等。
3月4日
信息产业部正式发布《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认定管理办法》。
6月29日
在原信息产业部所在地北京西长安街和万寿路两个办公地点,历经10年的信息产业部牌匾撤下,同时更换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匾。
6月30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全面启动全国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计划在2010年底前完成“十一五”“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解决边远地区“村村通”广播电视问题。
10月8日
清华大学和维信诺公司在江苏省昆山高新区举行“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大规模生产线”投产仪式。
这是中国在显示产业领域第一次依靠自主掌握的技术实现大规模生产。
12月31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启动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发放工作,明确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程序做好相关工作。
12月3日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阶段总结和成果汇报大会”在北京市召开。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研究与产业化获得重大突破:建成包括6个核心网络、22个城市59个节点,以及北京市和上海市两个国际交换中心网络、273个驻地网的IPv6示范网络。
2009
1月15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批复了商务部会同有关部委共同制定的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措施,批准北京市等20个城市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快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1月20日
中国首条双面蓝光光盘复制生产线在上海市松江工业开发区建成并投产,成为世界上单线产能最高、技术最先进的蓝光光盘复制生产线,可月产50万片BD25/BD50蓝光光盘,占全球蓝光光盘复制生产量70%以上。
依靠蓝光技术,可在一张CD大小的光碟上承载50G的音影数据,是DVD的6倍。
1月13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
1月20~21日
“国家两化融合试验区工作会议”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2月1日
“家电下乡”工作开始在全国推广。
此次不仅扩大到全国的31个省、市、自治区,而且补贴的产品也从过去的彩电、冰箱、手机和洗衣机4类扩大至8类。
农民购买特定的家电产品,可以享受13%的“家电下乡”政府补贴。
2月3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领导小组会议,会议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专项领导小组组长李毅中主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主任苗圩向大会做了工作汇报。
2月18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会议确定了今后3年电子信息产业的三大重点任务。
4月15日
国务院正式发布《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该《规划》期限为2009~2011年。
8月20日
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项目——青海省格尔木200兆瓦大型荒漠并网光伏电站一期20兆瓦工程在格尔木市市郊荒漠戈壁上开工。
这一项目由中国国电集团旗下的龙源电力集团公司投资建设,一期工程投资约4亿元,整体项目投资额约40亿元。
10月29日
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出的峰值性能为每秒1,206万亿次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在湖南省长沙市亮相。
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研制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的国家。
2010
2月24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5月15日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世博会执委会、国际电信联盟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信息化与城市发展”主题论坛在浙江省宁波市开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国际电信联盟秘书长哈玛德·图埃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6月30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印发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的通知》。
在省(区、市)人民政府自愿申报的基础上,按照试点地区(城市)应具备的条件,经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审议批准,确定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
这标志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7月20日
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向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所在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2010
9月3日
中国内地首条第6代TFT-LCD生产线产品点亮仪式在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举行。
这标志着京东方合肥6代线正式进入试生产。
京东方合肥6代线是中国内地自主建设的首条高世代线,彻底结束了32英寸以上液晶电视无国产屏的历史。
11月17日
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在美国正式发布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
由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制、安装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的“天河一号”以实测运算速度每秒2570万亿次位居世界第一。
由曙光公司研制的“星云”高性能计算机以实测运算速度每秒1270万亿次位居世界第三。
2011
11月1~5日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工博会”)在上海市举行。
本届工博会的主题是“创新转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共设置了信息与通信技术应用展等8个专业展。
1月12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确定了6项政策措施。
4月6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若干意见》。
5月4日
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就设立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出通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钱小芊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兼职副主任。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不另设新的机构,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加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牌子。
12月26~27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市召开“2012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会议并讲话。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作了题为“稳增长、促转型,努力实现工业通信业平稳较快发展”的工作报告。
2012
1月23日
2012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12)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来自国际电联150多个成员国、700 个部门成员以及国际组织的共35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率我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4月10日
改革开放以来电子信息行业最大外商投资项目——韩国三星电子的存储芯片项目正式落户西安。
该项目投资额达70亿美元,生产中使用10纳米的先进芯片技术。
2月14日
工信部发布《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表明目标是到2015年,我国要初步完成物联网产业体系构建。
“规划”提出了重点发展的物联网九大应用,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和智能家居。
3月30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了“宽带普及提速工程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全面部署推进宽带普及提速工程。
会议确定了增强宽带接入能力,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超过3500万户;使用4M及以上宽带接入产品的用户超过50%的全年目标。
6月27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鼓励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八个重点领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5月4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在“十二五”期间,将实施“宽带中国”战略;统筹云计算基础设施布局,共享共建云计算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促进形成云计算公共服务体系;推动三网融合工作全面展开;启动TD-LTE扩大规模试验;提升农村信息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