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外建史复习提纲名词解释部分1.金字塔Pyramid金字塔是埃及国王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是古埃及王权和神权的一种稳固的象征。
金字塔底座是方形,越上越窄,聚上塔顶而形成方锥形,其四面都形似汉字的“金”字,因此中文称为金字塔。
古埃及文称为“庇里穆斯”,是“高”的意思。
2. 美加仑Megaron这是个希腊字,它原本是指有内部四根柱子,中间还有一个炉位的房间。
(对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们来说,炉火是房屋的重要空间,炉火的燃烧也象征了家庭运势的兴旺)广而推之,也同样可以用来称呼任何长方形,而在短的一侧开有出入口,里面有一串房间的建筑物,而其中位居最内部的房间设有立柱和炉位,有的还有半圆形的屋顶。
像这样的建筑物皆可称之。
3. 古典柱式古希腊、罗马建筑中对柱子、额枋和檐部的艺术处理是建筑形象最直观的表现。
公元前6世纪对其形式、比例和相互组合形成了稳定、成套的做法,罗马人称之为“柱式”。
有希腊三式和罗马五式。
4.古典建筑古典建筑即古希腊与罗马之建筑,古典主义崇尚古代的希腊罗马建筑,以古典的柱廊、庙宇、凯旋门和记功柱作为效法的榜样,主张建筑是理性,井井有条,和谐均匀协调,广泛使用古典柱式和装饰纹样。
古典主义在英国比比皆是,代表作有琼斯设计的柏林威治女王行宫,雷思设计的圣保罗大教堂,以及大英博物馆和英格兰银行等。
5. 巴西利卡Basilica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
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边。
6. 罗马风建筑Romanesque在古罗马的废墟上,利用古罗马废墟的建筑材料,摹仿古罗马建筑的风格进行建造起来,但是工艺比较粗糙,也称罗曼式或者罗马式。
建筑特点: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门宙洞口用同心多层小圆券,以减少沉重感。
西面有一、二座钟楼,有时拉丁十字交点和横厅上也有钟楼。
中厅大小柱有韵律地交替布置。
窗口窄小,在较大的内部空间造成阴暗神秘气氛。
朴素的中厅与华丽的圣坛形成对比,中厅与侧廊较大的空间变化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均衡感。
Romanesque 被译作“罗马风”,它是用来指定建筑风格的术语,该风格建筑源于早期木质建筑,11~12 世纪流行于欧洲。
人们之所以称其为罗马风建筑,是由于它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厚重的墙体和巴西利卡式长方形平面等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大多来自古罗马废墟,建筑类型主要是修道院、教堂等宗教建筑。
早期的罗马风建筑敦厚朴实、凝重神秘。
后期出现的城市教堂建筑,装饰精致、统一和谐。
罗马风建筑中出现的扶壁、肋拱与壁柱在结构与形式上都对后来的建筑影响很大。
7. 都铎式建筑都铎王朝式建筑风格的,典型特征是外露的横梁。
这一风格因流行于都铎王朝而得名。
这个时期的大型的宗教建筑活动停止了,新贵族们开始建造舒适的府邸,在这种情况下,混合着传统的哥特式和文艺复兴风格的都铎式就应运而生。
它是一种过渡时期的风格,主要表现在府邸宅居上。
8. 巴洛克建筑Baroque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
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
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
9. 洛可可建筑Rococo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在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具有繁琐、妖媚、柔糜的贵族气味和浓厚的脂粉气,多用卷草与贝壳装饰,色彩淡雅。
这种建筑潮流主要可描述为新奇的、动态的。
10. “银匠式”风格15世纪下半叶到16世纪,西班牙文艺复兴建筑的显著特点是把文艺复兴的建筑细部用在哥特式建筑上,同时还带有中世纪统治西班牙的摩尔人的艺术印记,建筑造型变化很多,装饰丰富细腻,几乎可同银饰比美,因而称为“银匠式”风格,代表作:贝壳大厦。
11.超级巴洛克Super Baroque繁琐堆砌,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的巴洛克风格12. 帝国风格拿破仑帝国的纪念性建筑物上形成的风格,如马德兰教堂(军功庙)、雄师凯旋门(法国古典复兴建筑的代表,古罗马风格)。
他们体量大,外形简单,喜用巨柱,尺度超常,外墙少线脚及细部装饰,生出肃杀之气。
13. 古典复兴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史上是指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盛行的模仿古典的建筑形式。
这种思潮形式曾受到启蒙运动的影响。
法国以罗马样式为主,如巴黎的万神庙、雄师凯旋门、巴黎歌剧院(折中主义)。
美国以罗马样式为主,如美国国会大厦、弗吉尼亚洲议会大厦。
德国以希腊样式为主,如布兰登堡门、柏林宫廷剧院英国以希腊样式为主,如不列颠博物馆、爱丁堡中学、英国国会大厦(浪漫主义最著名的作品)。
14. 浪漫主义建筑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发展的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
出现了中世纪城堡式的府邸,甚至东方式的建筑小品。
19世纪30~70年代是浪漫主义建筑的第二阶段,它已发展成为一种建筑创作潮流。
由于追求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又称为哥特复兴建筑。
带有反抗资本主义制度与工业化大生产的情绪,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抗衡。
15. 折衷主义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16. 工艺美术运动Art & Crafts Movement19世纪50年代,英国出现的小资产阶级浪漫主义的社会与文艺思想在建筑与日用品设计上的反映。
从传统中借取手工艺精神,热衷于手工艺的效果与自然材料的美,反对机器,因为机器粗制滥造。
17. 新艺术运动Arts Nouveau19世纪80年代开始于布鲁塞尔,主张创造一种前所未有的、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简化装饰,反对历史式样,目的在于解决建筑和工艺品的艺术风格问题。
其建筑风格主要表现在室内,外形一般简洁。
这种改革没能解决建筑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以及与新技术的结合问题,只是在形式上反对传统形式。
创始人凡·德·费尔德。
代表作品有魏玛艺术学校(凡·德·费尔德),巴塞罗那米拉公寓。
18. 维也纳分离派主张造型简洁与集中装饰,装饰主题用直线和大片光墙面以及简单的立方体,使建筑走向简洁的道路。
代表人物:奥尔布里希,霍夫曼。
19. 德意志制造联盟Werkbund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
在建筑设计上创新,使功能技术与艺术有机结合。
贝伦斯将钢——玻璃结构,作为“工业建筑”力图寻求艺术表现手法,代表作“透平机车间”——建筑史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
1914年科隆展览会展览会办公楼(格罗皮乌斯)”——表现了钢和玻璃的有机结合。
20. 风格派 De Stijl在建筑体型构成中强调规整而冷静的方块形,垂直和水平线的线条形成十分整洁的外观。
由荷兰的青年艺术家组成,又称“新造型派”和“要素派”。
21.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产生于俄国,将建筑物的物质性与意识形态上的政治问题结合起来,强调体积构成的简洁与宏大,以体现无产阶级的审美要求,在技巧上与风格派有共同之处。
把抽象的几何形体组合成的空间当作绘画和雕刻内容,像工程结构物。
代表作:塔特林——第三国际纪念碑(充分利用了钢材的抗拉性能)思想:用构成来表现,用造型自身的规律将建筑分解成一些要素来进行构成。
22.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1)提出探索一种新的建筑类型,高层建筑从功能出发,在有限的地区里建造。
(2)以沙里文为代表提出了“形式随从功能”。
(3)总结了高层办公建筑原则、思路和方法。
(4)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建筑艺术反映了新技术特点。
(5)培养了赖特等一批人才,密斯是传人之一,发展了高层建筑。
(Chicago School)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是现代建筑在美国的奠基者。
芝加哥学派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提出形式从功能的观点,力求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探讨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时代工业化的精神。
23. 草原住宅(Prairie Houses)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869~1959)在美国西部地方建筑自由布局的基础上,融合了浪漫主义精神而创造的富有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
草原式住宅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初,特点是在造型上力求新颖、摆脱折衷主义的常套,在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使建筑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个整体。
“草原”就是表示住宅设计与美国西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结合之意。
平面作十字形,以壁炉为中心,层高一般较低,出檐大。
24. 有机建筑赖特提出一种建筑理论,认为建筑就如树木一样,扎根于当地而且能够生长。
(流水别墅)思想的核心就是“道法自然”,依照大自然所启示的道理行事,而不是模仿自然。
认为每一座建筑都应当是特定的地点、特定的目的、特定的自然和物质条件以及特定的文化的产物。
25. 新建筑五点自由平面,自由立面,底层架空,屋顶花园,条形长窗。
26. CIAM (Congres Internationaux d’Architecture Moderne)现代建筑国际会议(1928-1956),创始人和组织者是勒·柯布西耶、密斯和格罗皮乌斯(w.gropius)等人。
1928年在瑞士创办。
它的第一个宣言提出抛弃学院派陈腐公式,给予新建筑予经济性、合理性和实用性等重要主张。
他们对城市也同样理解,因为城市是建筑的自然延伸。
它最重要的会议于1933年在雅典召开,其中提出城市规划的重要原理《雅典宪章》。
(1956年被后现代主义的T eam X所摧毁)交流与研究:1.建筑工业化,2.低收入家庭住宅,3.有效使用土地与生活区的规划4.城市建设的问题5.27. 现代主义Modernism产生于20世纪,注重功能和效率,发挥材料和结构的特性,注重经济性,突破旧的建筑物形式而提倡新的形式,认为建筑的主角是空间,废除表面外加装饰的建筑思潮28. 粗野主义Brutalism在五十年代下半期到六十年代中喧噪一时的建筑设计倾向。
粗野主义经常采用混凝土,把它最毛糙的方面暴露出来,极其夸大那些沉重的构件,并把它们冷酷地碰撞在一起。
代表人物:柯布西耶、史密森夫妇、丹下健三(国际粗野主义)29. 典雅主义(Fornalism)致力于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庄严感。
主要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