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治疗病例与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治疗病例与分析


学习要点
腰椎术后的患者应尽早在康复治疗师 的帮助下进行适当的康复治疗,避免 后期并发症的出现。
互动病例
请思考……
续病例,王女士经光检查发现“腰椎左侧凸”。康复 评估:右侧髂嵴较左侧高,右腰肌紧,徒手肌力测定 腰肌和腹肌均级,脊柱测量差值。主要问题:腰腹肌 无力。你应该选择下列哪种康复治疗技术?
A. 肌肉训练技术 B. 技术 C. 高频电治疗
解析
.运动链失衡致脊柱与骨盆 结构不平衡,运动疗法
解析:腰椎术后脊柱两侧 的肌力需要重新平衡。过 早的无支撑下站立和行走, 使两侧骶髂关节的受力不 均衡,导致骶髂关节逐渐 “错位”从而引起疼痛。 运动疗法可纠正肌力的不 平衡。
解析
.建议到上一级医院就诊 解析:患者已进行了腰椎的光检查,根据康
复评定可给予针对性的康复治疗。若半月 后症状无明显改善,可再考虑转上一级医 疗机构进行相关的诊疗。
A. 腰椎光片
B. 腰椎功能评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二者都需要
答案
正确选择:
解析
.腰椎光片 解析:腰椎光检查不仅能了解内固定金
属是否有异常发生,还能观察相邻椎体 的稳定性、腰椎生理曲线有否异常等现 象。该患者检查已经排除了症状由椎间 盘突出引起,而患者术后无腰腹肌锻炼 的习惯,因此患者的症状有可能由腰肌 无力导致椎体不稳或侧弯。
.肌力训练每天次或隔日次。 .可配合适当的物理因子增强肌力和预防肌萎缩。
学习要点
在腰椎手术之后,康复的目标是恢复功能, 此时运动疗法成为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通过 合理的运动,达到脊柱最佳的稳定性和活动性, 也是预防腰痛复发的有效手段。
互动病例
请思考……
李先生,岁,腰椎间盘摘除内固定术后一个月, 左侧臀部疼痛,卧床翻身时明显,坐或走不知在什 么时候姿势不对就疼。光检查内固定无移位。查体: 左侧臀部较右侧稍高,“”字试验阳性,两侧腰肌 张力不等,请问可能的原因及主要治疗方法?
A. 骶髂关节炎,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 B. 运动链失衡致脊柱与骨盆结构不平衡,
运动疗法 C. 建议到上一级医院就诊
答案
❖正确答案:
解析
.骶髂关节炎,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 解析: “”字试验阳性一般与髋关节和
骶髂关节有关,检查时固定好骨盆可 以初步区分二者。本案患者脊柱术后 月,已下床行走,可能与肌肉失衡有 关,因此,仅口服消炎镇痛药会无效。
互动病例
请思考……
吴女士,岁,腰椎间盘摘除术后周。腰部酸痛, 翻身稍困难,食欲及大小便正常。康复功能评定:腰 椎两侧肌肉有压痛,直腿抬高左侧右侧°°,下肢肌 力级以上。你认为患者此时的康复治疗最佳方案是哪 一种?
.低频、超声、运动疗法 .磁热振、中频、运动疗法 .微波、超声、肌力训练
答案
❖正确答案:
解析
.低频、超声、运动疗法 解析:
低频中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可通过皮肤将特的 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刺激神经达到镇痛的作用。
超声波的机械振动作用于人体时引起细微的按 摩效应、温热效应以及多种理化效应从而产生治疗 作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康复治疗
病例与分析
课程目标
在该课件学习结束后,您应该掌握: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康复常用评定方法 运动疗法的作用及常用方法 常用物理疗法及禁忌症
互动病例及解析
互动病例
请思考……
王女士,岁,年前因腰椎间盘突出接受了手术。 术后恢复良好,长时间佩戴腰围,平时无锻炼 的习惯。近个月来发现腰不能负重,不能久坐 或久站,每行走小时左右会出现腰部酸胀痛, 无下肢放射性痛,平卧后可缓解,夜间无不适。 检查未发现腰椎间盘突出。首先你认为患者还 应该做何检查?
实践提示
.当这样的腰痛患者由骨科医生转介来以后, 你通过常规的康复评定发现有腰椎排列紊乱的可 能时,应选择腰椎光检查以进一步证实你的临床 判断。
.本案例患者腰椎术后一直缺乏腰腹肌锻炼, 同时又长期依赖腰围而加重了腰腹肌的废用。因 此,对脊柱术后无明显功能障碍的患者而言,应 及时给予术后的康复治疗和宣教。
实践提示
你应该建议李先生以卧 床休息加腰腹肌肌力训练为 主,暂时减少下床行走的时 间。周后在支具的保护下行 走。
肌力训练中无论是等长 还是等张训练均要保持脊柱 的中立位。
学习要点
1. 腰椎术后应穿戴胸腰支具下床行走。根据 2. 手术的方式决定下床行走的时间。 3. . 人体运动链的平衡对脊柱稳定性的作用。
答案
❖正确答案:
解析
.肌肉训练技术
解析:肌肉在脊柱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而肌力训练是不可替代 的重要治疗手段。首先进行脊柱的静 态肌力训练,包括保持脊柱的中立位 而进行盆底肌、腹横肌的收缩练习, 腰椎屈肌和伸肌的等长练习;然后进 行动态肌力训练,包括在各种姿势的 变换中维持脊柱的中立位,在四肢的 抗阻中维持脊柱的中立位,腰椎屈肌
解析
技术
解析:此技术常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后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一般不用 于治疗骨科疾病的康复患者。
解析
.高频电治疗 解析:因患者腰椎有金属内固定物,禁
做高频电治疗。一般选用中低频电刺 激(避开金属区),不仅能增强肌力 而且可预防肌肉萎缩,消除纤维粘连。
实践提示
.在进行脊柱的肌力训练时,保持脊柱的中立位姿势非常重 要,尤其是在脊柱术后的早期肌力训练中。
解析
.腰椎功能评定 解析:腰椎功能评定包括腰椎的生理曲
线、腰及腹肌张力和肌力、腰椎压痛 点、坐骨神经走向压痛点、腰椎关节 活动范围、站立的姿势、行走步态及 平衡等。通过评定发现患者腰痛的原 因所在。
学习点 一
腰椎关节活动范围()测定 测量患者直立和弯腰后的第七颈椎至第一骶
椎的脊柱长度。 此方法可能是该运动最精确的测量方法。一
个正常成年人脊柱前屈后所增加的平均长 度为,但是如果患者直背弯腰的话,在长 度方面将不会有任何变化。
学习点 二
❖姿势与肌肉的运动链
肌肉无力 运动链失衡 姿势异常
胸腔向右侧移 骨盆向左侧移
解析
.二者都需要 解析:康复功能评定决定康复治疗的手段,
同时可判断康复治疗的效果;光摄片作为 腰椎康复功能评定的客观指标必不可少。 该患者有腰椎手术史,同时长期佩戴腰围, 应考虑为腰肌的废用导致腰椎不稳或腰椎 侧弯,光正位片可判断侧弯,斜位片和矢 状面的可用来诊断腰椎滑脱。患者有金属 内固定物,禁做,因此只能做光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