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酒茅台案例分析
茅台集团的做法
20世纪90年代后期,迫于现实的压力,茅台酒主动放低姿 态,调整定位.
市场地位:由“国酒”变为“能够起到 保健作用的国酒” 领导花时间在市场调研,为自己洗脑, 寻求市场决策的突破口。 充实销售队伍,开展促销活动。
调整定位
推出“年份酒”。 推出不同层次的酱香型系列酒。 开发其他香型白酒。 投产啤酒,红酒,保健酒等新品种。
——江山多娇,英雄不倒,茅台集团!
价格策略的调整
涨价风潮: 涨价原因:
2006年春节过后,茅 台宣布其产品价格上调15% 粮食原料及其他原材 。 料价格上涨。 不同年份的酒涨价在 税收政策调整。 40~20元不等。 品牌提升的需要 利润的需要。
涨价策略对茅台集团的重要意义:
增加了茅台酒的利润。 增强茅台的竞争实力。
茅台集团是怎样突围的?
只有变,才是市场中永不变的真理!
这或许最能说明茅台集团成功的原因。如果把1999年前的茅台做 一次比较,大家会发现其实茅台主要有“两变”:一是变理念,二)
酱香型为主,开发多品种各档次老百姓的茅台酒
策略:
涨价策略,树立品牌,增强竞争力。 构筑“国酒茅台专卖店+区域总经销商+特约经销商的复合 渠道营销”方式
我 们 不 坑 人 , 您 误会了!
——茅台啤酒,啤酒中的茅台
新茅台的整合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策略: 变理念
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出,茅台一直以“国酒”自 居,处处流露出“国酒”的尊贵气息,让人感到一种严 肃和距离,而不能与之亲近。在那段时间里,茅台显得 特别自信,可能在茅台人的眼里只有醇香的“国酒”, 而没有悄然变化的市场和顾客。茅台人认识到,消费群 体才应该是自己最关注的目标。
酒香不怕巷子深?
第八组组员:
汇报人:
学号:
问题的引入:
茅台集团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茅台集团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 什么?
——够交情,就喝够年头的酒,茅台!
茅台集团的发展历史:
1989年贵州茅台酒厂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 1998年6月提出了“难中求进,改 中求进,改中求进 ”战略. 1999年12月建立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8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2004年“启动新万吨茅台酒工程,打造百亿茅台酒集团”战略。 2005年,茅台酒产量达到1.24万千升,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
变策略
定位,就是使品牌实现区隔。消费者面对如此众多 的品牌,根据什么标准作出选择,是白酒企业必须深入 研究的问题。其实,人们在市场中如何认识一个品牌, 主要在于品牌的个性驱动。品牌个性首先来自品牌定位 。区隔就是从众多产品中,找出自己的差异,从而与其 他产品区别开来。这是品牌定位的关键所在。
——江山多娇,国酒名品,茅台集团.
茅台酒根据 自身的优势,灵 活运用价格策略 ,获得了显著的 经济效益。
谢 谢 欣
赏
The end!
茅台集团是怎样赢得市场的?
长期稳定的质量是茅台贵为“ 国酒”的根本,对传统工艺的坚守 是茅台品质的保证。
提价,成为捍卫自己 “国酒”地位的重要手段 。
——茅台的这次提价被业界称 为是“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的”的神来 之笔.
茅台集团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坚持以下几点:
内在性诚信理念
主动性市场理念
能动性创新理念 多层次性品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