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基本情况6. 建设内容与平■面布置项目建筑面积1000m2,建设有育肥舍、母猪舍、产房、饲料库、办公休息区、消蠹室、消蠹池、沼气池、堆肥场等设施。
平面布置详见附图3。
7. 主要生产设备8. 公用工程(1) 给水本项目总用水量为7.15m3/d (2609.75m3/a),主要为养殖用水和职工生活用水,全部由场区自备井供给。
养殖用水:根据《河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13/T1161-2009)确定养殖用水量为20 L/头d,本项目年存栏生猪350头,年运行365天,则养殖用水量为7m3/d(2555m3/a)。
生活用水:场区无给排水,无卫生设施,根据《河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13/T1161-2009)确定生活用水量为50L/人・d,场区工作定员3人,年生产365天, 则生活用水量为0.15m3/d (54.75m3/a)。
(2) 排水废水总量为5.37 m3/d, 1960.05 m3/a,包括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经沼气池处理后用丁沼气制备,无废水外排。
养殖废水:参照《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 2001)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水最高排放量的规定,确定养殖废水产生量为 1.5m3/白头天,本项目年存栏生猪350头,则养殖废水产生量为5.25m3/d (1916.25m3/a) 0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80%计为0.12m3/d合43.8 m3/a。
(2) 供热项目冬季采暖采用电暖设施,场区内不建燃煤、燃油、燃气设施。
(3) 供电项目年用电5000kW・h,接入当地电网。
(4) 固废本项目产生的猪粪经堆肥处理后外售作农肥,病死猪、母猪分娩物采取安全填埋;沼液、沼渣作为农肥外售,职工生活垃圾由专人负责,日产日活,运送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
9. 劳动定员及生产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3人,每年生产365天。
10. 建设阶段本项目目前处丁可行性研究阶段。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所用场地为租赁原陈文锁自留地,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环境质虽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2. 水环境质量状况区域内地下水质较好,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m类标准要求。
3. 声环境质量状况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2类标准要求。
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区域内无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及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目标,区域内以农业生态环境为主,主要植被为小麦和玉米,生态现状良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位丁 ##,场址东侧隔田间路为农田,西、北、南三侧为农田,四周无学校、医院、文物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其他环境敏感点,因此确定环境保护目标为:西侧500m处的##居民区,保护级别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
评价适用标准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图示):恶臭、粪便、尿液、场区冲洗水、噪声[ B ——————.— - _图1建设项目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工艺流程简述及主要污染工序(1) 配种阶段:断奶至配种发情天数21天,发情期受胎率90%。
(2) 妊娠阶段:周期为112天(16周),母猪分娩率95%以上。
(3) 分娩哺乳阶段:母猪窝均产活仔数10头,仔猪出生重1.5kg以上,35日龄哺乳仔猪断奶成活率90%以上,断奶个体重8kg以上。
(4) 仔猪保育阶段:仔猪保育至70日龄结束,仔猪成活率97%,平均个体重30kg 以上。
(5) 生长育肥阶段:生长育肥猪存活率97%,达100kg体重日龄165天,耗料指数3.0,胴体瘦肉率62%。
主要污染工序: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本项目处丁平■原地区,项目不会改变原有的生态结构与功能,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0.12m3/d (43.8m3/a),主要污染物为COD、氨氮,参照《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城镇生活源产排污系数手册》,确定各污染物产生浓度为550mg/L、70mg/L,各污染物产生量为0.024t/a 0.003t/a。
(2)废水治理设施本项目废水经沼气池发酵处理后最终用做农肥,无废水外排。
本项目年存栏量在2000头以下,因此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本项目应采用模式I处理工艺,工艺流程图见下表:图2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经采取上述方案治理后,项目废水得到综合利用,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3. 声环境影响分析(1) 噪声源强参数本项目噪声源为自动搅拌机和猪叫,自动搅拌机源强为75〜90dB (A),经设备基座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后,车间外噪声小丁50dB (A)。
猪叫为瞬时噪声。
(2) 预测内容表噪声源强与预测点的距离一览表(3)预测模式本次噪声预测计算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2009)中的无指向性几何发散衰减模式,预测模式如下:L r = L k -20lg r/k i L式中:L(r )预测点处声级,dB (A);L(r。
)一一声源处声级,dB (A);r0——声源距离测点处的距离,本次取值1m;AL——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包括声屏障、遮挡物、空气吸收、地面效应等引起的衰减量)dB (A),本次取值0;(4)预测结果分析表4 噪声源对预测点的影响噪声预测结果表明,项目厂界噪声值在13.10〜50dB (A)之间,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建设地区的声环境质量基本上仍能够维持现有水平,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养殖工序产生的猪粪、病死猪、母猪分娩物、生活垃圾、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均届一般固废。
(1) 猪粪参照《畜禽养殖业产污系数与排污系数手册》(2009),确定猪粪产生量为1.63kg/ 头d,则项目猪粪产生量为0.570t/d, 208.05t/a。
猪舍内猪粪采用人工收集活除,粪便送往堆肥场,按照《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87)要求,采取高温堆肥无害化处理,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表6中畜禽养殖业无害化环境标准后出售给当地农户用作农肥。
为防止雨季雨水冲刷堆场,本环评要求猪粪堆肥场所必须建设遮雨棚,在堆场周围修建雨水排水系统,并且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要求,该项目干粪堆场地面要设置防渗漏、防溢流等措施。
(2) 病死猪及母猪分娩物病死猪及母猪分娩物的处理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 -2001)的要求设置安全填埋井。
安全填埋井为混凝土结构,深度大丁2m,直径1m,井口加盖密封,进行填埋时,每次投入畜禽尸体后,应覆盖一层厚度大丁10cm的熟石灰,井填满后,用粘土填埋压实并封口。
(3) 生活垃圾根据《生活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手册》计算,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0.46kg计,项目劳动定员3人,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0.5t/a,全部专人收集,日产日活,运送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不外排。
(4) 沼液、沼渣沼气池产生的沼液、沼渣,全部出售给当地农户用作农肥,不外排。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建议在场区内和场区周围人工种植绿化带,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多样性, 并对景观环境起到了美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周围生态环境。
结论与建议(3) 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项目噪声主要由自动搅拌机运行时产生,其源强为75〜90dB (A)。
通过设备基座减震、厂房隔声、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结论项目产生废物主要有猪粪、病死猪、母猪分娩物、沼液、沼渣、生活垃圾,其中经堆肥后猪粪和沼液、沼渣全部外售作农肥,病死猪、母猪分娩物安全填埋,生活垃圾专人收集,日产日活,运送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
因此本项目固体废物均得到合理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5. 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本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建议值为:SO2: 0t/a,氮氧化物:0t/a, COD: 0t/a,氨氮:0t/a。
6. 可行性结论综上所述,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选址可行,所产生污染都能得到合理处置,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因此从环保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可行。
、环境保护措施二同时”验收内容(1) 严格管理,确保各项环保设备的建设和正常运行。
(2) 加强员工的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3) 重视卫生境质量,推行计划免疫,控制疫病流行,加强生猪常见病和传染病的控制。
预审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下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公章经办人:年月日公章经办人: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