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一养猪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项目
厂区东面
厂区南面
厂区西面
厂区北面
结果
41
40
35
37.5
噪声限值
昼间
65
夜间
55
噪声本底值昼间和夜间均符合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准,表明建设项目周围声环境质量较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本项目所在地及附近没有需要特殊保护的重要文物,主要环保目标是保护好当地的大气和水环境。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建设项目位于禾云镇沙河片井建管理区,所在区域功能属性及周围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如下:
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属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修改单)的二级标准。2004年度**环境监测站在该区的监测数据见下表:
评价适用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执行二级标准;
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执行3类标准(参照);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执行Ⅲ类标准;







1、大气污染物:执行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第二时段最高排放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环保投资20万元(开挖鱼塘200000m2,投资60万;兴建化粪池600m2,投资30万;管道铺设3000米,投资10万元)。
项目占地面积600亩(约400000m2),鱼塘面积200000m2,建筑面积15000m2,其中猪舍12000m2,仓库800m2,办公楼150m2,食堂250m2,杂物房1800m2,其余的为空地、化粪池及一部分后期发展预留用地。
2、生产原材料及年消耗量:
该项目主要生产原材料为场内猪的饲料,其用料及年耗量分别是:麦皮,48.5吨;玉米,670吨;豆粕,232.8吨;添加剂,39吨。饲料及添加剂主要从清远的源潭镇购买而来。
3、人员:
本项目拟设员工12人,8小时工作制,工人年工作时间约为300天。所有员工均在厂内食宿。
4、主要生产设备:
/
饲养过程
病死猪只
60只/年
/


猪只的叫声
噪声
80-90dB(A)
/
饲料搅拌机、干湿分离机、水泵等机械
噪声
75-85dB(A)
/
其他
主要生态影响:
本项目造成生态影响的外排污染物主要有猪只的粪便、尿液和粪便产生的恶臭,若不经处理而直接排放,将对周围环境质量产生影响。本项目所产生的废水、废气、如都能经过相应严格到位的处理设施和手段进行处理的,相信能够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项目所在地为山地,附近无环境敏感点,因而本项目的建设不会对区域的生态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1、该区域主要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是该区域的大气环境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2000年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
2、该区域主要声环境保护目标是该区域的声环境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中的3类标准;
3、该区域主要水环境保护目标是附近水体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2、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3、水污染物:执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排放标准;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果树肥料
流入鱼塘
干池发酵
化粪池
粪水
粪便
粪便收集
项目
PH
COD
BOD5
溶解氧
结果
7.09
2.5
0.6
7.0
浓度限值
6.5-8.5
20
4
5.0
结果显示,多项指标基本上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表明该区水体质量较好。
3、声环境质量现状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参照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准,即昼间≤65dB(A)、夜间≤55dB(A)。以下是2004年度**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单位:dB(A)):
1.2施工期水土流失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过程因降雨、地表的开挖和弃土填埋,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厂区、厂房、道路的土建施工是引起水土流失的主要工程原因。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土方填挖、泥土转运装卸作业过程中的堆放时,都可能出现散落和水土流失,使土壤暴露情况加剧。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不但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还作为一种废物或污染物往外排放,会对厂区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径流以“黄泥水”形式排入水沟,“黄泥水”沉积后将堵塞排水沟,;泥浆水还会污染附近水体,增加接受水体的污染负荷。故施工期的水土流失问题值得注意,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控制。
(3)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15天内向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提出申报,并说明拟采用的防治措施。
4、施工期环境管理
工程承建商应将施工期的污染控制列入承包范围内容,并在工程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工程计划。按规定,建设单位应向当地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各项工作,并保证施工期的环保措施的落实,使项目建设施工范围的环境质量得到充分的保证。拟建设项目在建设期间,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将施工期间对周围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主要污染工序:
1、水
A.猪只的粪便水及猪舍的冲洗废水;
2、气
A.猪只粪尿产生的恶臭;
B.猪只的饲料发酵时产生的恶臭;
3、固废
A.猪只排泄的粪便;
B.饲养过程中产生的病死猪只;
4、噪声
A.饲料组合机运转时的噪声;
B.猪只的叫声;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4)施工车辆必须定期检修,破损的车厢应及时修补,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洒落;
(5)车辆出工地时,应将车身和车轮上的泥土洗净;
(6)注意车辆保养,减少汽车尾气。
3、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建议如下:
(1)采用较低噪声的设备;
(2)施工现场合理布局:将固定噪声源相对集中起来,置于远离敏感性受纳体的位置;
总投资(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00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12.5%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县**畜牧场由孙投资兴建,主要从事良种猪的饲养繁殖。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分两期实施,第一期投入400万元。用于猪场基础设施建设、鱼塘及30投产。注册资本逐期递增。
6、能源用量
用电,年耗量10万度,由市政电网供给。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位于**镇,其距墟镇约10公里。猪场拟建于山地中间,四周均为山地,距项目最近的村庄为西南方约500米的三村,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生活污染物。附近无工业污染源,各方面的环境质量都较好,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抽取地下水的潜水泵一台,饲料组合机一套(用于将几种饲料混合调配);
栏舍设备一览表:
项目
数量
备注
怀孕舍夹栏
640套
全镀锌管
分娩栏
192床
以铸铁型估算
保育舍高床
300m2
以铸铁板估算
育成舍铁门料箱水器
78栏
自制水泥料箱,国际PVC水管、铜质水器
后备离奶母猪舍铁门水器
14栏
国际PVC水管、铜质水器
分娩舍、保育舍(抽)风机
I.化粪池,60m2,三级化粪池一个、尸井一口;
本项目可年产种猪800头(饲养周期为100天),肉猪2000头(饲养周期为180天),猪苗3000头(饲养周期为60天),按该项目负责人提供资料,第一期投资的猪只常年存栏量通常在2800只左右。
与本项目有关的技术指标如下:
1、生产内容:
该项目主要从事良种猪(种猪、肉猪和猪苗)的繁殖饲养。经营范围包括养猪、果树和蔬菜的种植、饲料有机肥等产销经营。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施工期废水排放和水土流失环境影响分析
1.1施工期废水排放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过程的废水主要来自于建筑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建筑施工废水包括地基道路开挖和铺设厂房过程中长生的泥浆水、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洗涤水;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的冲洗水、临时食堂和厕所冲洗水。施工期间不可避免受到雨水的冲刷,雨水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不但会携带有水泥及少量的油类等各类污染物,因此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废水和污水处理不当,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尤其是暴雨径流更应引起重视。
猪舍分类及其面积:
A.怀孕母猪定位栏,1600m2,2栋双列式;
B.后备及离奶母猪栏,496m2,2栋双列式;
C.分娩栏,1512m2,2栋双列式;
D.保育舍,696m2,2栋双列式;
E.育成舍,1576m2,1栋双列式;
F.公猪舍,200m2,1栋双列式;
G.销售舍,90m2,1栋单列式;
H.隔离舍,120m2,1栋双列式;
30-55
0.38-0.69
BOD5
2500-62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