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

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围挡、大门、出入口和门卫设置标准 (3)第三章施工信息牌标准 (5)第四章环保控制标准 (7)第五章安全防护标准 (12)第六章消防设施标准 (16)第七章工地临建设施标准 (17)第八章综合管理标准 (22)第九章检查考核标准 (23)第十章附则 (2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城市环境,彰显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工地建设特色,促使施工现场达到现场整洁、设施规范、标牌齐全、环保达标等的文明施工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规定,结合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标准化工地建设是将工地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定量化、系统化,把现场布置、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等转化为工作标准,实现现场“规范化”、布局“科学化”、培训“经常化”‘、生活“秩序化”。

第三条现场整洁是指施工现场场坪平整,各种材料、设备、机具等分类码放、整齐,并覆盖防雨和符合安全文明要求,观感好。

第四条设施规范是指工地、临时办公和生活区等设施设置规范,并符合安全、文明、消防等要求。

第五条标牌齐全是指工地、仓库、驻地等主要场所均设置了安全警示牌和工程信息牌等,各类标牌规范、统一。

第六条环保达标是指责任区域内噪声、扬尘、硬化、覆盖、排污、烟尘等符合环保要求。

第七条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为建设公司)负责本标准的制定,各项目部和相关处室负责本标准的实施,质安处负责本标准执行情况的督查和监管。

第八条监理单位应将本标准纳入监理范围,并对施工单位落实文明施工措施及措施费的使用等情况进行监理。

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如发现施工单位有违反本标准行为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予以整改;情节严重的,应当向建设公司报告。

第九条施工单位具体执行本标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文明施工方案。

该方案须根据国家、省、市政府及主管部门颁发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和施工场地、环境等编制,并经监理单位审查后,报建设公司审批。

其主要内容有:1、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目标、组织机构及责任人等;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包括临时设施(含临时水电)、现场交通、作业区、施工设备及机具的布置、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堆放等;3、现场围挡、工程标志牌、临时建(构)筑物、道路及堆场地面硬化设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措施、现场污水处理排放设计、粉尘、噪音等控制措施;4、施工区域内现有市政管网和周围建、构筑物的保护、现场卫生及安全、消防措施等。

第十条未达到本标准的工点不得参及省市文明工地的评选。

第十一条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参及南京轨道交通3、4、10号线工程建设的单位。

BT项目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围挡、大门、出入口和门卫设置标准第十二条施工工地周围应设置硬质、连续、牢固的围挡。

围挡应挺直、整齐划一、曲线平滑、清洁美观和无破损,外观应及周围环境相协调。

施工单位负责围挡和大门等的保洁、维护和维修。

第十三条一般区域设置高度≥2米围挡,中心城区及重点区域(主要路段、市容景观道路,以及机场、码头、物流仓储、车站广场等)设置高度≥2.5米围挡,但最高不得超过3.5米;围挡下部应设置不低于0.2米的防溢座。

占用道路施工的围挡应在道路交叉路口视距5米范围内,设置具有挺直刚度的金属网板围挡,并做到不遮挡车辆驾驶员和行人的视线,以保证交通通行安全。

5米视距的围挡范围内禁止堆放各类物品。

第十四条各种围挡的具体标准(一)固定围挡(临时性砖砌墙)墙体厚度应≥0.24米,严禁使用粘土砖砌筑(旧砖利用除外),其墙柱和基础砌筑应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

砌筑砖墙或砖砌裙基以及表面抹平粉刷等应使用预拌砂浆。

(二)可移动围挡(新型围挡)1、材质:上部夹芯板,下部混凝土预制件;2、规格:高度2米的新型围挡用于一般区域;高度2.6m的新型围挡用于中心区域;3、支撑:采用角钢。

角钢地面固定点距围挡底部约为0.7米。

(三)可移动围挡(传统围挡)1、材质:彩钢板。

2、规格:高度2.1m,并用于一般区域。

3、支撑:支撑采用钢方管,地面固定点距围挡底部约0.5米。

(四)移动围挡(水马)1、材质:灌砂或灌水工程塑料。

2、用于杆、管线迁移和交通组织的防撞隔离墩。

第十五条围挡距离住宅≤5米或施工作业点距离住宅、医院、学校等敏感建筑物≤15米的,应设置具有降噪效果的围挡。

第十六条围挡内及外侧责任范围内应保持清洁。

围挡内侧1米范围内禁止堆放料具、土石方等物料。

禁止将围挡用作挡土墙或其他设施设备的支撑。

第十七条施工现场大门、出入口标准(一)围挡大门:采用封闭式移动门,原则上每个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2个,对于临时设置的进出道口须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并在满足施工需要后及时恢复。

(二)出入门:总宽度应≥5米,总高度应小于围挡高度0.2米;采用金属板材和金属型材制作,并符合强度要求;出入门及围挡结合处应砌筑≥0.4米×0.4米的门墩,其高度应高出围挡≥0.2米,并及围挡紧密连接;门墩应使用商品预拌砂浆进行砌筑和粉刷;保持清洁、无锈痕、无破损和开启无障碍。

第十八条施工现场门卫设置标准(一)出入门内侧应设置坚固、美观的门卫室,面积不小于4㎡。

门卫室须悬挂《门卫管理制度》,设办公桌、椅一套,并应满足防雨、保温、照明、通讯等要求;门卫室材质可使用铝塑板制作的活动板房,采用整块屋面防水,地面作硬化处理。

(二)门岗设置。

门卫人员应统一着装并佩戴执勤袖标和严格人员、车辆进出管理和登记等工作。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需持有工作卡或其他有效证件,外来人员必须按照来访登记准许的时限进出工地,及工程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三)门卫室内放置10顶安全帽,以备外来人员使用。

第三章施工信息牌标准第十九条施工信息牌数量应满足公示管理要求(一)施工现场的出入口门上应标记各标段施工单位名称,并可同时绘制企业标识或标志。

(二)外墙设置醒目的施工铭牌。

1、施工铭牌底色为白色,边框颜色和字体应使用深红色,字体横向书写;其外径高1.2米×宽1.8米、边宽0.03米;横向距离门墩1米、离地0.5米;2、施工铭牌的主要内容:工程名称,项目简介,开、竣工日期,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名称,施工单位名称、项目经理及联系电话、文明施工负责人及联系电话,项目工程师姓名及联系电话,监督投诉电话。

(三)施工现场进口处的内侧设置工程标牌(不限于“二图七牌”)。

二图:即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图;七牌:即工程概况牌、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安全生产牌、安全标语牌、文明施工牌、消防保卫牌和重大危险源告示牌。

工程概况牌规格为宽1.8m,高1.5m,其他图牌规格为宽1.2m,高0.8m, 外径下沿离地高度0.8米。

工程概况牌应标明工程项目名称、工程项目简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和监督单位名称、开竣工日期等。

图牌框架及其支撑立柱均应采用防锈蚀性强的金属材料制作,并确保图牌安置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图牌规格统一,位置合理,字迹端正,线条清晰,标示明确,并连续排列。

第二十条材料标识牌、机械验收牌设置标准(一)各种材料应设置标识牌,并注明材料名称、规格、产地、检验状态等内容。

脚手架、起重机械等各种安全设施设置验收牌。

材料标识牌、验收牌等标牌标准尺寸为400mm×300mm,标识牌面为白底蓝字。

(二)临时设施按使用功能设置标识牌。

如:办公室、会议室、食堂、仓库等标识牌,规格为300mm×120mm,金属材质,镏铜底色红字。

(三)防火分区、防火责任人等采用红底白字的标识牌。

第四章环保控制标准第二十一条扬尘污染防治标准(一)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落实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二)按照规定将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向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三)开工前15日向施工项目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施工阶段的扬尘排放情况和处理措施。

(四)保证扬尘污染控制设施正常使用,确需拆除、闲置扬尘污染控制设施的,应当事先报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二条现场施工应当符合下列扬尘污染防治要求(一)施工现场主要道路、生活办公区、材料堆放场地、设备操作场地等均应硬化处理(含出大门50米处),厚度不小于200mm、强度不低于C20,并满足施工和行车需要。

排水沟、排水设施畅通,场内地坪应保持基本平整。

(二)施工现场车辆出入口内侧设冲洗台(冲洗台长≥8米,宽≥6米,坡度≥1.5%;有条件的应设置自动冲洗台),周边设排水沟和沉淀池,冲洗台旁均须设置三级沉淀池,同时配备≥5Mpa的高压水枪等冲洗设备,其应报工地辖区渣土办进行达标验收。

(三)施工场地较大时应栽种花草,较小时可设花池或摆设花篮、花盆,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

项目主体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及时平整施工工地,清除积土、堆物,采取内部绿化、覆盖等防尘措施。

(四)伴有泥浆的施工作业,施工单位须根据所在标段3日产生泥浆量或基坑日出土量建立集土坑或泥浆池,做到泥浆不外流。

废浆应当采用密封式罐车外运。

(五)施工工地应当按照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

(六)土方开挖、拆除、洗刨工程作业时,应当采取洒水压尘措施,缩短起尘操作时间;当气象预报风速达到5级以上时,但未采取防尘措施的,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

(七)道路和地下管线施工在开挖、洗刨、风钻阶段,应当采取湿法作业,使用风钻挖掘地面或者清扫施工现场时,应当采取洒水、喷雾等措施。

(八)施工、生活垃圾应集中、分类堆放,及时清运,严禁倾倒在集土坑内和焚烧各类废弃物。

办公生活区设置封闭式生活垃圾箱,日产日清。

道路、管线施工实施一体化施工,每日应做到工完场清。

垃圾清运应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单位,禁止乱装乱倒。

(九)施工单位必须安排专人负责、及时清洗围挡和清扫围挡外责任范围内的道路,并保持清洁。

(十)建筑垃圾应当在48小时内及时清运。

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当在施工场地内实施覆盖或采取其他有效防尘措施。

第二十三条渣土运输要求(一)渣土运输实行全密闭化、集中运输方式。

渣土车辆必须配备安全员、引导车(配置醒目标示)。

渣土运输时,运输车辆须由引导车、安全员引导,按规定时间、规定路线、规定速度行驶,不得单车运行。

装载物不得超过车厢挡板高度,不得沿途泄漏、散落或者飞扬,不得超载。

(二)施工单位应配合渣土承运单位的渣土外运工作,并设专人负责和及承运单位进行对接,以监督出土计划的完成执行情况、协调现场机械配置以及交叉作业对土方运输的影响。

(三)渣土外运时应设有专人负责并配备足量的保洁人员做好门前的卫生清洁工作和渣土车辆的冲洗工作,确保渣土车车身、车轮不带泥出工地上路。

第二十四条机械设备、建筑材料、构件、料具、临时设施的设置应当符合施工总平面图的要求,不得在围挡之外堆放。

确因施工需要在围挡外堆放的材料,应有序堆放,且不得超过24小时,并设专人看管和征得有关部门的同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