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行冠脉造影术时,导管室的整个工作流程是什么?手术台上、台下人员如何配备?如何分工?冠脉造影治疗报告如何正确、完整的书写?答:冠脉造影术时导管室的整个工作流程主要有:1、参加手术人员参与术前讨论,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等术前准备文书工作;
2、护士了解术前方案,准备术前用药、相关器械准备,做好患者情绪疏导和必要的局部皮肤准备;
3、放射
8、术后助手拔出动脉鞘管,并予以穿刺部位加压止血包扎,并转移患者回病房及向病房医生和护士交待病情及注意事项,心电监护员撤出心电监护导线,放射技术员做好资料保存及检查设备维护,护士做好手术器械使用记录,术后器械清洗,整理,消毒等工作,术者或助手完成冠脉造影结果记录及术后记录。
整个手术过程,台上有术者、助手及手术护士,台下有心电监护员和放射技术员。
完成一次冠状动脉造影,至少需5名工作人员,即包括术者、助手各1名,护士1名,心电监护及放射技术员各1名。
其分工具体为:1、术者和助手,参加术前讨论,制定操作方案和检查所用器材,估计术中意外和制定处理方案,完成手术操作,做好术后记录、结果报告并观察病情变化;2、手术护士,参加术前讨论,了解每次术前方案,准备器械、辅料、穿刺针、导丝、导管等器械,准备术
状动脉病变中最常见、最重要和最复杂的是狭窄,它是冠状动脉造影结构记录的重点,对其特点应逐项描述记录,而对扩张、溃疡和心肌桥等可在报告或记录的附录中写明,特别是治疗所使用的器械,给予治疗的压力及植入类器械的品牌、规格大小、数量等更应具体详细说明;4、造影诊断及处理结果;5、手术人员、报告书写人员及记录时间等。
2、狭窄判断方法有几种?
答:目测直径法;2、计算机密度测定法;3、冠状动脉内超声面积测定法。
3、狭窄程度如何分级?(六级)
答:狭窄程度共分六级,分别是:一级,正常,冠状动脉无狭窄;二级,轻度狭窄,狭窄30%;三级,中度狭窄,狭窄介于30%~50%;四级,重度狭窄,狭窄介
终止于心脏的膈面。
通畅供应部分左室,右室前壁及室间隔前2/3的血液,其分支分别向三个方向发出,即对角支、右室前支及前间隔支。
(1)、对角支,是前降支以锐角形式向左侧发出的较大的动脉分支,分布于左室游离壁的前外侧,多数成人有3~5个对角支;(2)、右室前支,是前降支向右侧、右室前壁发出的数个小的动脉分支,可分为上右室前支和下右室前支,最多可达6支,第一右室前
支分布于肺动脉圆锥处,亦称为左圆锥支;(3)、前间隔支,多发自前降支,偶起源于左主干,呈直角方向进入室间隔的肌性部分,走行自前向后,多分布于室间隔的前2/3部分。
3、左回旋支,几乎呈直角起自于左主干,并沿左房室沟走行先向左,然后从前绕向后,终止于心脏的膈面,左回旋支主要供应左心房壁、左心室外侧壁、左心室前后壁的一部分。
其分支有钝缘支、左室前支、左室后支、
)、
)、
处
前壁与心脏膈面的大部分心肌。
主要分支有左室后支和后降支。
1、后降支,多起自右冠状动脉,为右冠状动脉走至后十字交叉时发出的一较大分支,沿后室间沟向下行走,是右冠状动脉的延续,多终止于后室间沟的中、下1/3段,少数终止于心尖部,甚至绕过心尖终止于前室间沟的下1/3处。
2、左室后支,右冠状动脉在后十字交叉附近分支后,继续沿房室沟走行的一支动脉,长短不一,最长
者可达心脏左缘,沿途分支分布于左心室后壁的一部分及左房的一部分,左室后支的发育情况是判断左右冠脉优势及均衡优势心脏的主要依据。
3、锐缘支,是右冠状动脉走行至右心室锐缘附近发出的沿着或平行于心下缘行走的分支,较粗大,一支多见,两支少见,有时阙如。
4、右圆锥支,为右冠状动脉向右室壁发出的第一分支,分布于右室肺动脉圆锥部前方,有时可向左侧同名动脉形成
:
4、
,左
:
右前斜位30°(RAO30°);3、正位加头位,操作:后前位(正位)加头位CRA20°(AP+CRA20°)。
7、请分别描述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穿刺的解剖定位?
答:经桡动脉穿刺解剖定位:一般取右上肢桡动脉,桡动脉表浅易触及,取腕横纹近段3cm左右为穿刺点,此处桡动脉一般搏动最强,并且走行较直;经股动
脉穿刺解剖定位:先认清股三角,由腹股沟韧带,外侧的缝匠肌和内侧的股长收肌围成,腹股沟韧带下方2cm左右为股横纹,在股横纹中点偏内侧可触及股动脉搏动,股动脉内侧是股静脉,外侧是股神经,一般取股横纹下2~3cm,股动脉搏动的正下方为穿刺点。
8、动脉穿刺的基本步骤是什么?
出穿刺针,再补充少量麻醉药浸润桡动脉,以减少因疼痛诱发的桡动脉痉挛。
用手术刀刀尖朝上轻轻划开皮肤约3mm,注意刀尖不可过深,以防伤及桡动脉,沿直导丝置入带有扩张管的动脉鞘管,送入鞘管时注意一定要使导丝尾端露出鞘管,然后保留鞘管退出导丝和扩张管。
9、穿刺部位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那些?如何进行预防?
答:穿刺部位的主要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有:1、动脉痉挛,预防措施:术前嘱患者充分放松,选用润滑剂涂层动脉鞘或长鞘,经鞘给予硝酸甘油200ug+地尔硫卓5mg+利多卡因50mg注入预防动脉痉挛,尽量做到高穿刺成功率、动作轻柔,操作时间短;2、局部出血或血肿,预防措施:应立即局部压迫至少5分钟至出血停止或血肿无进行性扩大,若局部血肿进行性扩大,应立即拔出鞘管,加压包
导管由于其头端后直形的导管易入升主动脉弓,将导管推送至右冠脉尖端,顺时针方向旋转45°至90°,头端将旋转向下滑入,其头端定位没有血管壁的支撑,因此不能提供良好的被动支持力,其支持力仅仅来源于导引导管本身的结构,因此需要更熟练的操作技巧。
11、请问与冠脉造影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包括那些?如何去预防?
答:冠脉造影相关并发真主要包括冠脉和非冠脉并发症两大类,冠脉并发症有持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急性冠脉痉挛、栓塞等;非冠脉并发症有急性左心衰、低血压、血管迷走反射、室性心动过速、室颤、血管内夹层、血肿、肱动脉及股动脉血栓、腹膜后出血、大出血、猝死等。
相应预防措施:1、死亡,术前尽量全面了解患者病史资料,识别高危患者,尤其是左主干及三支血管病变
选
及时识别迷走反应并予以处理;6、外周血管并发症,选好穿刺点,提高穿刺成功率,及时识别出血及血肿,及时予以规范止血压迫,并监测患者穿刺点渗血及穿刺点周围循环情况。
12、冠脉造影报告的书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冠脉造影报告书写的主要内容:1、一般资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种
族、职业、住院号,造影号、造影时间、造影剂名称、导管名称和型号,家庭住址和电话等;2、病情简介:术前诊断、病史特点、是否有冠心病易患因素、查体体征及重要辅助检查;3、手术经过及造影结果:冠状动脉病变中最常见、最重要和最复杂的是狭窄,它是冠状动脉造影结构记录的重点,对其特点应逐项描述记录,而对扩张、溃疡和心肌桥等可在报告或记录的附录中写明;4、造影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