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 第二期为硬核期,果实增长变得缓慢或不 明显,果核逐渐木质化,胚乳逐渐消失, 胚迅速发育。
• 这一时期持续的长短品种间差异不大,一 般早、中熟品种4月下旬果核开始发育,5 月中旬形成,5月下旬木质化。
• 硬核期持续10d左右,晚熟品种持续15d左 右。
• 第三期为果实第二次迅速生长期,果肉厚 度迅速增加,果面逐渐变得丰满,果面底 色明显发生变化并最终显示出各品种所固 有的色泽。
• 成龄树光照不足时:内膛光秃,结果部位 外移
• 生产上应:合理密植,重视整形修剪,改 善树体结构,保证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树 体正常发育。
4、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 杏树对土壤条件适应性较强,除通气过差 的黏重土壤外,在黏土壤、壤土、沙瓤或 者沙砾土上都能正常生长,但在疏松的土 壤上生长表现得好。
• 杏树也耐盐碱,在有害的盐类如氯化钠、 碳酸钠、碳酸氢钠、硫酸钠等总量在 0.1%~0.2%时,就会发生伤害。
• 花期阴雨天气对授粉受精极为不利,并减 少落果。
• 果实发育后期雨水过多,不仅容易造成新 梢旺长,争夺养分,而且会使着色差、风 味淡,有些品种甚至会造成裂果。
• 如土壤积水,会引起早期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生 长良好,光照不足则枝条发育不充实,败 育花增加。
• 杏比苹果、桃树耐盐力强。
• 不适用黏重土壤的原因:
• 土壤质地黏重、透气不好,不仅影响根系 生长、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而且容易发 生流胶病,使树体早衰或死亡。
• 杏树耐旱,但年周期中也有几个需水临界 期。
• 1、开花期缺水 • 缩短花期,降低花粉生命力,授粉受精不
良,造成大量落花落果。
• 2、新梢生长期 • 气温较高,枝叶生长旺盛,需要大量水分,
土壤中水分不足,容易造成过早停止生长。
• 3、果实发育期 • 果实个小,成熟提前,甚至还引起落果。
• 杏树抗旱但不耐涝。
• 此期果实增重占总果重的40%~70%。这一时 期持续长短品种间差异较大,早熟品种18d 左右,中熟品种28d左右,晚熟品种40d左 右。
• 落花和落果
• 多数杏树存在着“满树花、半树果”或 “只见花、不见果”的现象,落花落果较 为严重,杏树落花落果分为三次,即落花、 生理落果和采前落果。
• 生理性落果Physiologicalfruitdrop指因植物体内生理上的原因使花柄形成 离层而引起果实脱落。
• 杏树比较耐高温,对酷热的气温有一定的适应 能力。
• 在北纬28度~23度,我国杏树分布的最南边, 在浙江乐(yue)清、湖南通道、广西南丹、云 南蒙自,年均温14.7~19.5度、一月平均气温 4.3~15度、7月平均气温在24度以下、≥10度 的年积温为5500~6500度、年降水量为 1200~1700mm的地区都能正常生长,这说明杏 树在高温多雨的地区有一定的适应性。
• 温度对杏果的品质、色泽及成熟有直接影 响。温度较高则果实含量高,色泽鲜艳, 品质好;相反,含酸量高、品质差。
2、对水分的要求
• 杏树对干旱少雨的气候条件有很强的适应 能力。
• 原因:杏树根系深广,可以深入土壤深层 吸取水分,而且杏树具有旱生化的叶片结 构,有小而密的气孔,叶肉细胞小而且紧 密,又有较高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比。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1、对温度的要求 • 温度是直接影响杏树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
因子,温度的季节性变化直接影响着杏树 的物候期的变化。 • 土壤温度达到4~5度时才能生长新根,开始 生长的温度为11度,盛花期的平均气温为 7.5~13度,花芽分化为20度左右,落叶温 度为1.9~3.2度。
杏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果实的生长发育
• 杏果实生长发育曲线呈双S形,可分为三个 时期:
• 第一期为果实迅速生长期,果实的重量和 体积迅速增加,果核也迅速生长到相应的 大小,这一时期幼果的大小为采收时果实 大小的30%~60%。
• 果肉细胞分裂主要集中于这一时期,这一 时期果肉细胞数量的多少,决定着成熟时 果实的大小。
• 杏树对低温有一定的抗性,冬季休眠期能 耐零下30度以下的低温,如新疆霍城最低 气温达零下36.6度,陕西榆林达零下32.7 度,杏树仍能安全越冬。
• 但是在花芽萌动以后,由于解除了休眠, 耐低温能力立即大降,在花蕾期低温超过 零下3.9度、开花期超过零下2.2度、开花 后的幼果超过零下0.6度,持续时间超过半 小时以上,就有霜冻危险。
• 杏树对高温干燥以及季节性的温度剧烈变 化也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 杏树栽培比较多的甘肃敦煌、安西、新疆 的和田等,年平均温在11度以下,1月平均 气温在零下8度以下、7月温度在24度以上、 年降水量仅有29~35mm而蒸发量高达3300mm, 特别是一年中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温差竟达 32~34.7度,绝对最高气温达40度以上,杏 树也能正常生长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