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

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


微生物在生物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图:
二、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研究对象: 不具细胞结构的病毒; 单细胞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蓝 细菌、蛭弧菌; 属于真菌的酵母菌与霉菌; 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2、微生物学的任务 理论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和形成 新的分支学科。 微生物学可分为:普通微生物学、微 生物分类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生 态学、微生物遗传学等;细菌学、真菌 学、病毒学等;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学 科。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 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 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的一门学科。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 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 理代谢、遗传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 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 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
病毒与立克次氏体
支原体 细菌与放线菌 蓝细菌 藻类 真菌 原生动物
1,217
42 >1,000 1,227 15,051 37,175 24,068
1,217
42 1,500 1,500 23,100 47,300 24,068
1,217
42 1,500 1,500 23,100 68,939 30,000
酵工业的短周期、高效率生产。例如 生产鲜酵母时,几乎12小时就可以收 获一次,每年可以收获数百次。
4、易培养 任何有其它生物生存的环境中,都能找 到微生物。而在其它生物不可能生存的极 端环境中也有微生物存在。 微生物繁殖快、价值低,没有种族上的 异议,是很好的的实验材料 5、代谢能力强
6、易变异、适应性强 利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 突变频率一般为10-5 ~ 10-10,但因繁 殖快,数量多,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因而在短时间内可出现大量变异的后代。 如感冒病毒
三、微生物学的发展
1、微生物学的朦胧阶段
2、微生物学的启蒙时期---形态学时期 1590年荷兰人詹森兄弟制作了第一台显微镜。 1664年英国人罗伯特.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并 描述了霉菌的子实体结构。 1680年显微镜放大270倍。
1676年荷兰商人列文.虎克观察到“微动体”。
3、微生物学的奠基时期---生理生化时期 19世纪出现改良的显微镜:现代光学显微镜 1748年 英国传教士尼达姆 “微生物自生说” 法国巴斯德· 路易斯; 德国科学家罗伯特· 柯赫; 1865年 李斯特外科消毒术。 1909年 Ehrilich用化学制剂控制梅毒。 1929年 弗来明发现青霉素。 1944年 Wakesman土壤放线菌中找到了链霉 素。
(三)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分类
1、二界系统 动物界、植物界。 2、三界系统 动物界、植物界、低等生物界(原生 生物界)。
3、四界系统 植物界、动物界(除原生动物)、原始 生物界(原生动物、真菌、部分藻类、) 和菌类(细菌、蓝细菌)。 4、五界系统 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原生动 物、单细胞藻类、黏菌等)、真菌和原核 生物界(细菌、蓝细菌等)。
例如,青霉素生产菌 (产黄青霉)的产 量1943年为每毫升发酵液中含20单位青霉 素,多年来,经过世界各国微生物遗传育 种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使该菌产量变异逐渐 积累,加上发酵条件的改进,目前世界上 先进国家的发酵水平每毫升已超过5万单位, 甚至10万单位。微生物的数量性状变异和 育种使产量提高的幅度之大,是动植物育 种工作中绝对不可能达到的。正因为如此, 几乎所有微生物发酵工厂都十分重视菌种 选育工作。
(二)微生物的特点
1、种类多 微生物的作用:有利于物质循环;可以 防治公害;生产各种发酵产品;
更重要的是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多、 代谢产物种类多。
微生物的总类数大约为50万~600万种 之间,原核生物3500种,病毒4000种,真 菌9万种,原生生物和藻类10万种;
微生物的种数,据1972年:
类型 低限 倾向种数 高限
微生物形态学:认识主要微生物类群的个 体形态、群体特征,包括繁殖方式。 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的营养机制、能量 代谢,在自然界元素特别是植物营养元素在 生物循环中的作用。 微生物遗传学:了解微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 程的特殊性以及细菌基因重组的不同方式。 微生物生态学: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 布,与植物、动物的相互关系。
总数
79,780
98,727
127,298
2、分布广 土壤中;水中;空气中; 如: 万米深海、85公里高空、 地层下 128米和427米沉积岩中都发现有微生物 存在。
Hale Waihona Puke 3、繁殖快例如:大肠杆菌在最适的生长条件下, 每12.5~20分钟细胞就能分裂一次。 在液体培养基中,细菌细胞的浓度一般 为108 ~ 109个/ml。 谷氨酸短杆菌:摇瓶种子→50吨发酵罐, 52小时内细胞数目可增加32亿倍。 利用微生物的这一特性就可以:实现发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分类 之微生物概论
一、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
(一)微生物的概念 微生物通常是描述一切不借助显微镜 用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物,包括病毒、细 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1、个体微小(细胞以微米、纳米来计 算) ,比表面积大; 2、构造简单(单细胞,简单的多细胞, 有的不具有细胞结构)
5、六界系统 后生动物界、后生植物界、真菌界、原 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 6、三总界五界系统 非细胞总界;原核总界(细菌界、蓝 细菌界)、真核总界(植物界、真菌界、 动物界)
7、三域学说 细菌域、古生菌界和真核生物域。 域是一个比界更高的界级分类单元。 微生物是所有界级中领域最宽的一界, 对微生物的认识水平是生物界级分类的 核心。
微生物学分科: 按基本问题分:普通微生物学、微生物 分类学、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遗传学等。 按研究对象分:细菌学、真菌学、病毒 学、噬菌体学等。 按应用领域分:工业微生物学、农业微 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 石油微生物学、土壤微生物学、海洋微生 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发酵微生物学等等。
4、分子微生物学时期 1953年--至今 Watson 和 Crick发 现DNA的双螺旋结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