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政策的不足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
在过去100多年里,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这给目前正在发展的发展中国家留下了极大的能源压力。
因此,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政策显得尤为重要。
能源的供应是工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
中国目前在世界能源市场中占有不可获取的地位。
中国政府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我国目前的能源发展状况是能源总量比较丰富, 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 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 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源工业迅速发展,供给能力明显提高,能源节约效果显著,消费结构有所优化,科技水平迅速提高,环境保护取得进展,市场环境逐步完善,但仍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资源约束突出,能源效率偏低,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环境压力加大,市场体系不完善,应急能力有待加强等。
目前我国的能源战略是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依靠科技、保护环境、加强国际互利合作,努力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
全的能源供应体系,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显而易见的,尽管目标是好的,政策却没有制定到细处。
譬如全面推进能源节约,采取的措施是推进结构调整,加强工业节能,实施节能工程,加强管理节能,倡导社会节能。
但是明显缺少有力的认真执行了的强制、惩罚与鼓励措施。
工业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对能源节约太过要求,势必会影响发展的速度,政府应该对此做过认真调研后划出能源需要的额度。
尽管这需要能源部门耗费大量精力,但惟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推进能源节约。
再譬如提高能源供给能力,措施是有序发展煤炭,积极发展电力,加快发展油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然而煤炭,电力,油气,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成本是不相同的,政府并没有出台相关措施能够使相关企业弃煤炭而取电力,这使得这一项目标的实现充满难度。
至于加快推进能源技术进步,大力推广节能技术,推进关键技术创新,提升装备制造水平,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开展基础科学研究,这即是与教育政策相关联。
政府是否做到了在能源研究领域舍得投资,善于投资,在能源研究的教育领域舍得挖掘,善于挖掘,我们是不得而知的。
技术的革新关键在于人,本国研究固然重要,聘请外籍专家也是不可少的。
从目前技术发展的速度来看,在这一项上的政策还存在缺陷。
关于深化能源体制改革,目的是好的,但施行起来需要时间,而在此期间中小企业明显比大企业承担了更大的压力。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与帮助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能源立法方面,在修订法案的同时,对于法案施行的监管也应同步进行,而现在明显是施行慢于立法。
体制改革的重点并不在于书面计划,而在于具体施行。
在缺少强有力的监管的情况下,体制改革的步伐似乎还无法快起来。
而关于加强能源领域的国际间合作,促进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等方面,主要还是确保各地方政府不要因为一味地贪图业绩而忽略了环境问题,这是来日方长的持久性问题,需要长时间的监管与监控,需要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
总而言之,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尽管中国的能源政策或许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但是只要所有人都秉承着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持续发展的初衷,只要政府挂心于每一项政策的实施与落实,相信中国的能源发展前景是美好的,势必能推动中国经济稳定的持续的发展。
社科1107 邢迪辰
学号31101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