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

儿童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

理的要领 ①方法科学。家长可采用心理学常用的 简单易行的方法,如观察法、谈话 法、儿童作品分析法、家教经验总结 法、比较法立最佳亲子关系,达到 家长可与子女敞开心扉地交流沟通。
③去掉一切主观臆向。即家长一定注意摘 掉各种有色眼镜,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儿 童,尤其防止将自己的个性、性别、用
24
●教育儿童学习(并学会)与他人和睦相

①珍惜和强化儿童的乐群性喜群性心理
②教儿童客观积极地认识他人
③教儿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
④引导儿童参与集体,在集体中成长
⑤教儿童交友和善待友谊
⑥教给儿童交往技能
⑦防止和及时消除儿行为习惯
①为儿行为问题发生率越来越
高,且年龄下移。
①中国疾控中心2005年对9015名中小学
生(10-14岁)研究显示:17.4%孩子
曾认真想过自杀;8.2%孩子曾做过自
杀计划
②儿童自杀、病态网络使用、违法犯罪
等问题已十分明显
③较严重和严重心理疾病(神经症、精
神病等)发生率也有明显增加趋势。健康刻不 容缓;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的 影响最直接、最全面、最持久
一、儿童•心理•心理健康•儿童心理健康
教育
1.儿童指处于儿童时期的 社会群体
2.心理指人良好的心理适应状态 (即个体保有基本持续的、积极的、和 谐的及与环境协调的心态)。一切心理 不健康的现象与倾向称之为心理障碍。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生理因 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制约心理健康的内部机制:心育的缺失或偏差 ①观念缺失或偏差 ②任务缺失或偏差 ③方式缺失或偏差 ④管理缺失或偏差 ⑤方法缺失或偏差 ⑥适宜的标准与心理健康 教育的任务
1.儿童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
儿童年龄不同其心理健康的 标准也有所不同,此处的标准为 共同的、一般的标准基本要求
①选择规范的专业机构和合格的咨询治
疗人员
②坦然求助
③合理期望
④及时、充分并客观地向咨询人员提供
资料
⑤完成咨询人员要求的任务
⑥鼓励孩子树立认识改和增强家长自身的心理健

●家长心理健康怎样影响儿童
康关系到儿童的成长和 人生 ●未成年前儿童各阶段的发展需健康心 理的保证 ●心理健康是儿理健康状况令人忧虑 ●儿童普通存在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不 匹配,出现了明显反差,或陷入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易发生的问题不 同。当前青少年儿童面临的心理问题主 要有5个方面,即:行为问题、情绪问题、 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精神疾病 ②能将儿童心理和行为表现与儿童全部
生活和发展联系起来进行初步分析判 断(包括儿童心理与行为对其学习、 人际关系、环境适应、自我观念、成 长水平、身体健康等是否带来严重的 负面影响)
⑤防止和消除家庭环境中各种污染专用385.做好生理保健,保证儿童正常发育成长
●明确生理是心理的基础,脑是心理的
器官
●切实做好儿童生理保健的几件事
①平衡而充分的营养(防止营养过
度、不良或食物污染)
②符合年龄特点的运动
③预防和治法帮儿童成长,并为儿童
排忧解难
①家长要采用心理学方法教育帮助儿童
认识、超越和改变自己
②教给儿童简易的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从而认识、超越和改变自己
③特别关注青春期儿童成长中和某些特
殊群体儿童面临的烦恼和困惑专业心理干预 ●寻求专业心理干预的前提: ①家长采用一般的心理教育疏导或儿 童自我调适无效之时 ②家长初步判断儿童的心理问题已经 较严重或疑是精神障碍时 ③儿童自愿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
①社会转型中的种种矛盾
②媒体的误导
③病态社会心理的蔓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完全落实
①心理健康教育未受到应有重视
②文实库专用施措施不到位
16
●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①应试教育严重冲击 了心理健康教育 ②片面追求升学率带 来了过度压力 ③极易导致“师源性”心理障碍、“同 源性心理承受力 ①增加儿童的阅历 ②帮儿童反思各类自我经验 ③创造一定情境,训练儿童心理耐受力 ④帮儿童分析自己心理承受力状况 ⑤帮儿童处理各类生活事件,从中增长 其适应能力教育应遵循的基本 原则
●发展性教育与保健性教育相结合 ●全面教育与以人格教育为核心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全人教育相结合 ●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技能 ●学习心理学常识 ●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 ●学习儿童健康心理品质与健全行为培养 的知识技能 ●学习矫正儿发展与心理健康的真实状 况 ●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判断其发展 水平与结构 ●了解和评价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确定 其是否存在问题,是那一类问题及严 重程度 ①知道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易发生的问 题
②自幼不断养成儿童良好
行为习惯
③预防和消除境的能力
①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活动
②引导儿童正确认识环境
③教儿童了解并实现环境期待
④教儿童学会寻找、利用环境中积极因
素,和儿童一起分析环境中的负面事
件和因素
⑤防止负面环境对儿童健康心理的污染
或伤害
⑥增强儿童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专用145.儿童心理和行为异常的原因简析
●心理压力大而承受力不足
①儿童心理压力来源:共性压力与特
殊压力;成长压力、学习压力、人
际关系压力;外在压力,自我引导
压力等
②儿童心理压力特点:强度大、持续
性强、矛盾冲突等
③儿童心理承受力不足:相影响突出
特别指出: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专用202.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培养儿童健全的智力
(1)培养儿童学习兴趣,珍惜儿童好
奇心
(2)引导儿童学习和参与,开发儿童
智力潜能,全面提高儿童各类能力
(3)预防和消除儿童智情感 ①教儿童学习认识自己的情感 ②教儿童发展积极性情感,并进行自我 激励 ③教儿童学习管理自己的情感 ④教儿童理解他人的情感 意志 ①教儿童做事有明确目标 ②鼓励和教儿童面对困难、挫折、干 扰、诱惑及个人某些不合理欲望 ③预防人格(核心任务)
①培养儿童健全的性格
②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意识
③帮助儿童树立理想和修养利他主
义价值观
④预防和消除儿童易发生的问题人
间推移愈演愈烈趋势。如:
①杭州市调查初中生约占14%,高中生
约占19%,大学生超过25%
②长春调查小学低年级学生问题约占
10%,高年级则升至20%
③南京市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调查,
近年来儿童心理发展偏异及情绪与行
为问题增加明显(约50%)
④北京市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1984年为
8.3%;1993年为12.9%;2003年为
响源,可直接感染儿童
②家长心理健康是儿童观察学习的模

③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常决定着家长教
育儿童的方式方法
④家长心理健维护和增强自身心理健康 ①重视自身心理健康,为了自身的发展 和孩子的成长必须从心理上不断认识 和改变自己 ②及时检测和分析自己的心理健康状 况,包括压力状况 ③有效处理好来自工作、生活 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
9
●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均有相当比
例的人出现异常心理和行为问题
如北京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2009年 《中小学生心理素质构建与培养研究》, 对北京、河南、浙江、重庆、新疆5省市 16472名中小学生的研究显示,有20.6% 的存在一定比例心理健康 问题,如有关研究表明: ①城市贫困青少年自尊心、自我评价水 平比一般青少年低。 ②安徽省程少贵调查两所农村学校341 名留守儿童,其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 于非留守儿童,有一种或几种心理症 状者留守儿童占32.育 ●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指由教育者对被教 育者的心理进行培养教育的一种社会 活动。这种教育要通过家庭教指教育者根据教育 的要求及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与 规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 开发儿童的心理潜能,帮助儿童主动 积极发展,全面培养儿童优良心理品 质和行为习惯,并预防和消除查4所中小学,显示单亲 家庭子女迷思和情绪问题比较严重。
④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调查显示,近期约 11%青少年沉迷网络。
⑤哈尔滨医科大学2007年对城乡中小学生 调查,其抑郁的检出率明显不同, 城市为1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1.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体 现,更是社会发展的呼唤 ●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是中国社会文明发 展的体现 ●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是科学发展观体现 ●儿童心理健康关系我国和谐社康教育是建设和谐家庭 需要 ●和谐家庭之核心是人自身的和谐及由 此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成员与 家庭环境的和谐 ●儿童心理健康既关系儿童自身和谐, 也关系到家庭人际关系及成员与家庭 环境的和谐
④动态跟踪。即和(构建和谐家庭) ①能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 重大影响作用 ②优化家庭的物质环境,做到整洁、美 观、宜人 ③优化家庭精神环境,境,创造良好教育氛 围、实行最佳教育方式、使用科学教育 方法、做合格的教育者,并做到父母平 等出场
●智力正常,喜欢并能胜任学习
●情绪积极、稳定,反应适度专用19●做事有目标,并能坚持
●性格乐观、开朗,有责任心,能自律
●能较客观评价自己,有自信心,并保持 独立性
●面向未来,有理想,并经常关心自身以 外的事
●与他人和睦相处,富于爱心和同情心
●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社会规范
●与环境有较好的接触
●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
性教育相结合 ●范本与有效强化相结合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一般性教育与儿童
个性化教育相结合 ●早期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 ●教育儿童与教育家长相结合 ●家庭教育与教育的主要对策
1.全员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 ●健康指整体健康 WHO: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 疾病,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 和社会适应良好。 ●心理健康是整体健康的构成、 基础和中介 ●走出家庭健康教育的误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