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 肌肉的活动解析

1 肌肉的活动解析



肌小节:两条Z线 之间的结构。
骨骼肌超微结构示意图
肌原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粗肌丝和细肌丝的空间排列示意图
2、肌管系统
• 横小管系统:肌细胞 膜从表面横向伸入 肌纤维内部的膜小 管系统。 • 纵小管系统:肌质网 系统 。 • 终池:肌质网在接近 横小管处形成特殊 的膨大。 • 三联管结构:每一个 横小管和来自两侧 的终末池构成复合 体。
• 等张收缩:
• 肌肉在收缩时,张力相等,长度 发生改变的收缩.
(一)向心收缩 • 概念:肌肉收缩时,长 度缩短的收缩称为向心 收缩。 • 特点:收缩时肌肉长度 缩短、起止点相互靠近, 因而引起身体运动。
• 等动收缩:
• 在整个关节运动范围内肌肉以 恒定的速度,且肌肉收缩时产 生的力量始终与阻力相等的肌 肉收缩。
2.肌电
在负荷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的IEMG较向心
收缩低
3.代谢
• 在输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肌肉离心收缩时所消耗的 能量低于向心收缩,其耗氧量也低于向心收缩。肌肉 离心收缩对其他与代谢有关的生理指标的反应(如心率、 心输出量、肺通气量、肺换气效率、肌肉的血流量和 肌肉温度等)均低于向心收缩。
4.肌肉酸疼
肌浆网膜[Ca2+]↓
原肌凝蛋白复盖的 横桥结合位点பைடு நூலகம்Ca2+与肌钙蛋白解离
骨骼肌舒张
4、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 单收缩:潜伏期10ms;收缩期50ms;舒张期60ms(蛙腓肠肌) • 强直收缩:完全强直收缩不;完全强直收缩 • 临界融合频率
二、肌肉的工作形式
向心收缩 等长收缩 离心收缩
二、骨骼肌的收缩形式
等张收缩当屈肘举起一恒定负荷时肌 肉收缩产生的张力随关节角度而变化
等动收缩时在整个运动范围内肌 肉都产生最大张力
等动收缩和等张收缩区别
• 等动收缩和等张收缩区别:
等动收缩时在整个运动范 围内都能产生最大的肌张力, 等张收缩则不能。 等动收缩的速度可以根据 需要进行调节。
• 理论和实践证明,等动练习 是提高肌肉力量的有效手段。
肌管系统结构示意图
肌管系统
3、肌丝的分子组成 粗肌丝: 头部有一膨大 部——横桥:①能与细肌 丝上的结合位点发生可 逆性结合;②具有ATP酶 的作用。
细肌丝:肌动蛋白 原肌球蛋白 肌钙蛋白:
细肌丝与粗肌丝结构示意图
粗肌丝和细肌丝
• Ca++通过和肌钙蛋白结合,诱发横桥和肌动蛋白 之间的相互作用图 • 肌钙蛋白是含有三个亚单位的复合体。亚单位I、 亚单位T和亚单位C分别对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 和Ca++。
第一章 肌肉的活动
第一节 肌纤维的结构
第二节 肌肉的兴奋和收缩 第三节 肌肉的收缩形式及力学分析 第四节 肌纤维类型及运动能力
肌纤维的微细结构
1. 肌原纤维 2. 肌管系统 3. 肌丝的分子组成
1、肌原纤维和肌小节

每个肌细胞含有数 百至数千条与肌纤 维长轴平行排列的 肌原纤维。直径约 1-2微米,纵贯肌 细胞全长。
梯等也需要肌肉进行离心收缩。
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1.力量 • 同一块肌肉,在收缩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离心收缩可产 生最大的张力。离心收缩产生的力量比向心收缩大50%左 右,比等长收缩大25%左右。 • 原因:①是牵张反射,肌肉受到外力的牵张时会反射性 地引起收缩。在离心收缩时肌肉受到强烈的牵张,因此 会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强烈收缩。②是离心收缩时肌肉中 的弹性成分被拉长而产生阻力,同时肌肉中的可收缩成 分也产生最大阻力。
第二节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 一、骨骼肌的收缩 • 二、肌肉的工作形式
一、骨骼肌的收缩
(一)肌丝滑行学说
骨 骼 肌 收 缩 示 意 图
(二)肌纤维收缩的收缩过程
肌丝滑行原理示意图
1.兴奋-收缩耦联—— 三个主要步骤:
①兴奋通过横小管系 统传导到肌细胞内部 • • ②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 • ③肌浆网(纵管系统) 中Ca2+的释放:指终池膜 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 内的Ca2+ 顺浓度梯度进 入肌浆,触发肌丝滑行, 肌细胞收缩。 • ∴Ca2+是兴奋-收缩 耦联的耦联物 •
↓ ↓ ↓ ↓ ↓

原肌凝蛋白发生位移 暴露出细肌丝上与横桥结合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 激活ATP酶作用,分解ATP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 ↓ ↓ ↓

EPP引起肌膜AP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3、骨骼肌舒张机制
兴奋-收缩耦联后
肌膜电位复极化 终池膜对Ca2+通透性↓ 肌浆网膜Ca2+泵激活
N末梢对Ca2+通透性增加 Ca2+内流入N末梢内 接头前膜内囊泡 向前膜移动、融合、破裂
↓ ↓
2.兴奋-收缩(肌丝滑行)耦联
肌膜AP沿横管膜传至三联管 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 终池内Ca2+进入肌浆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引起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
↓ ↓ ↓
ACh释放入接头间隙
ACh与终板膜受体结合 受体构型改变 终板膜对Na+、K+(尤其Na+) 的通透性增加 产生终板电位(EPP)
2.肌丝滑行
终池膜上的钙通道开放 终池内的Ca2+进入肌浆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肌钙蛋白的构型改变 原肌球蛋白位移, 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 位点 横桥与结合位点结合 分解ATP释放能量 横桥摆动 牵拉细肌丝朝肌节中央滑行
肌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小结:骨骼肌收缩全过程
1.兴奋传递 运动神经冲动传至末梢
• 一、肌纤维类型的划分
• (一)按颜色
• 肌纤维红色的为红肌,象长途飞行的鸽子胸肌是红 肌,家鸡的胸肌呈白色的为白肌。这种红白肌之分, 主要和肌纤维内肌红蛋白含量的多少相关。 • (二)按肌肉收缩的速度 • 不同的肌纤维类型,按其收缩快慢不同,可划分为 慢肌和快肌两种类型。
(二)等长收缩
• 概念:肌肉在收缩对其长度不变。
(静力收缩)
• 如体操中的“十字支撑”“直角支撑”和武术
中的站桩
(三)离心收缩
• 概念:肌肉在收缩产生张力的同时被拉长的收缩
• 如下蹲时,股四头肌在收缩的同时被拉长,以控
制重力对人体的作用,使身体缓慢下蹲,起缓冲
作用。
• 如搬运重物时,将重物放下,以及下坡跑和下楼
• 很早就发现,肌肉做退 让工作时容易引起肌肉 酸疼和损伤。近来研究 表明,大负荷肌肉离心 收缩比向心收缩更容易 引起肌肉酸疼和肌纤维 超微结构以及收缩蛋白 代谢的变化 。
离心收缩、等长收缩和向心收缩后的肌 肉酸疼之比较 离心收缩导致的肌肉酸疼最明显,向 心收缩导致的肌肉酸疼最不明显
第二节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