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行为反思教师教育行为反思教师的教育反思,是指教师能够以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学生做人成才的引导者的角色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审视与思考,也就是教师的自我反思。
其实质就是要求教师要经常性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回顾、观察、诊断、思考、修正,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理论素养。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是高素质的、还应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
一个教师,应当怎样在新课程改革中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做课改的主人呢?只有学会反思,才能在课改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不断矫正错误,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我,发展自我。
一、学会自我审视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正视挑战,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
由于新课程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一个娴熟的教育教学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决策者、创造者,如果不是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是很难做到的,因此,教师应学会自我审视,应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静心审视一下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
想想:教学方式是否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是否真的还学生时间与空间,切切实实让学生自主了吗?为什么有的学生不喜欢我上课?为什么有的学生明明很聪明,可成绩总是不好?为什么自己费了很多时间教学效果却不是很好呢?教师有了这些理性的思考,就会主动去学习新知识,认识新课程,走进新课程,重塑自我。
二、在理论学习中反思实施新课程,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自觉学习新课程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思想,把自己置身于学习化的环境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多读书,尤其是教育理论方面的书,只有多读书才能知道当今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发展形势,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素养,才能自我发现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不足。
在读的过程中要深刻反思、认真消化,自觉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
在实践运用中研究、总结、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在教学实践中反思1、课前反思。
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不是已定稿的剧本,而应是永远不能划句号的手稿,是充满悬念、充满变化的,不同的学情,不同的时段应有不同的方法。
同一本教材,虽然今年用了明年还用,同一内容,这节课这个班上,下一节课那个班上,但应该有变化,有创新,不能如“时钟”般机械重复。
授课前应对事先设计好了的教案进行认真思考,想想上节课或以前是怎样上的,哪些地方不如意,适合现在吗?适合这个班吗?该怎样修改?不能“拿来”就用!备课时对某一环节的设计如不如意,可做上标记,以便授课前进一步思考,教案的每一页可预留一定位置日后补充用。
如果节节课都能不满足事先的教学设计,积极审视,不断修正完善,就能超越自我。
2、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
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
每一堂课结束后我们都应进行认真的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教学手段运用的是否充分恰当,重难点是否突出,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等。
认真进行反思同时还应做好反思记载,主要记录以下三点:(1)、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失败的原因。
(2)、寻求对策,修正方案。
(3)、记录学生情况。
四、在相互借鉴中反思1、在交流学习中反思,提高自我。
(1)利用各种机会观摩名师、优秀教师上课,多看多听多想,并细心听取专家点评,并做好记录。
(2)抓住机会,听取教育专题讲座、学术报告。
(3)多与同行交流,尤其是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积极参加校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如专题研究、公开课、研究课、示范课,说课等活动,在活动中细心体会,积极思考,比照自己,寻找差距。
2、利用各种媒体提供的教育教学信息进行反思。
我们不仅要向身边的同行学习,还要利用网络、电视、教学刊物等传媒信息进行反思。
(1)认真研究教育台展播的和教育部提供的远程教育资源中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从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板书设计、学生情况、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客观、公正评价其得失。
比照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扬弃、集优、储存。
(2)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优秀的教学资源,可下载一些优质的、典型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可比照自己的设计找出优劣。
前不久我在网上读到一则教学案例——《重组现行教材,让数学生活化——〈三步应用题〉》(九义教材第八册第一单元的三步应用题),作者在文章写道:“教材范例虽然取材于生活,但不是学生常经历的事儿,因为不同地域不同班级的学生生活背景不尽相同。
而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应该多样化、丰富多彩,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内容应该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
基于此,我在教学中借助生活中学生熟知的购物活动虚拟了“数学商店”的生活情景。
”读了此段话忽觉自己此内容的教学设计不过是教教材罢了,但却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就要有勇气、有信心和决心迎接新课程的挑战,做新课程改革的主人。
要做课改的主人,就要做到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娴熟的教育教学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创造者。
新课程下教育教学行为反思龚校志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新课程,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理解新的教学理念,研究新教材,落实新的教育教学目标,还要求教师不断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和失,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反思,不断总结出成功的教学经验,从而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的创新研究.教学反思,一般是指对过去经历的再认识.由于新课改是在不断实践、大胆的创新中进行的,每个教师都处在探索试验阶段,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教学后的反思尤为重要,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实际上是一种研究活动,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研究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有意识的分析与总结,认识和找到自身教学的不足,适时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反思内容应包括,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每个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教学内容,哪个环节还有问题,课堂上随机出现了什么新情况,是否有遗留问题等.研究记录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梳理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对课堂上随机出现的灵感,学生好的思维方式及时回忆、整理、归纳,不断积累教学体会和经验.还要注意了解和分析自己在同行中同一领域里处于什么水平,有哪些不足.通过观摩课向别人学习,对比反思,取长补短;通过看资料,看案例等,充实提高自己.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经过这种分析,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会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更优化.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它是紧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反思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要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学习,使他们在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性很强,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那么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学、反思、行为纠正、科研等手段进行.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 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总之,反思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有助研究教学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形成适合于自己、有益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应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金士蓉教师不能只把教案写得详细周全,满足于“今天我上完课了,改完作业了,完成教学任务了。
”而应该常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记录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得、所失、所感,为不断创新,不断地完善自己,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要反思的内容很多,但以下几个方面经常反思是非常重要的。
一、总结精彩片断,思考失败之处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往往给人以自然,和谐,舒服的享受。
每一位教师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等诸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设计,在教学过程会出现闪光点。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精彩导课语,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重难点创新的突破点,激发学生参与学习过渡语,对学生做出的合理赞赏的评价语等诸方面都应该进行详细记录,供日后参考。
在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总会有这有那的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候是语言说话不当,有时候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候是教学方法处理不当,有时候练习习题层次不够,难易不当。
等等对于这些情况,教师课后要冷静思考,仔细分析学生冷场、不能很好掌握知识这方面的原因。
对情况分析之后,要做出日后的改进措施,以利于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精心备好课,上课时先提问题:小红今年12岁,奶奶今年60岁,小红和奶奶今年过生日,小红已经过了12个生日,可奶奶只过了15个生日,这是为什么?我刚说完,聪明的学生甲立马站起来说:“因为奶奶的生日是在闰年的2月29日,每四年才过一个生日。